•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成語的重要來源:古代典籍與文學作品

    2019-01-27 11:47:59四川南充廣播電視大學637000
    大眾文藝 2019年12期
    關鍵詞:典籍成語詞語

    (四川南充廣播電視大學 637000)

    張 瑜 (四川省南充市招生委員會辦公室 637000)

    彭光源 (四川南充廣播電視大學 637000)

    一、提煉古代典籍所載史實而產(chǎn)生

    存在決定意識。包括成語在內的任何一種語言,都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都離不開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很多成語就是對古代典籍所記載的歷史事件的概括和總結。其中,有的成語帶有人的名字或姓氏,有些歷史和文學常識的人很容易懂得它的意思,比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毛遂自薦、蕭規(guī)曹隨、江郎才盡、東施效顰、項莊舞劍、助紂為虐、孟母三遷、班門弄斧、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等等。而更多的成語只是對某一歷史事件進行概括和總結,并不言及所涉人物姓甚名誰。比如戰(zhàn)國時期,秦、趙兩國之間發(fā)生了一件大事:趙惠文王得到了楚國的和氏璧,秦昭王得知消息后便派人給趙王送了一封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的地盤與趙國交換和氏璧。趙王于是派藺相如到秦國去銜接此事。交涉之后,藺相如覺得秦王并無誠意,于是暗中派人把和氏璧完好的送回了趙國。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對這個故事做了詳細的記載。后人便據(jù)此將其概括為成語“完璧歸趙”。還有一個成語“負荊請罪”,是對《史記》所載上述故事后來發(fā)展情況的概括。概括、總結某一歷史事件而并不說和某人有關,而是擴大詞語的使用范圍,用來形容或者比喻某種共性的社會現(xiàn)象,這樣的成語很多:聞雞起舞(祖逖、劉琨)、破釜沉舟(項羽)、樂不思蜀(劉禪)、退避三舍(重耳)、圖窮匕見(荊軻)、濫竽充數(shù)(南郭先生)、臥薪嘗膽(勾踐)、紙上談兵(趙括)、七步之才(曹植)、望梅止渴(曹操)、諱疾忌醫(yī)(蔡桓侯、扁鵲)、馬革裹尸(馬援)等。這些成語都源自古代典籍所記載的史事,因此只能用于與人事有關的方面。

    其他民族的歷史上不可能有同祥的事情發(fā)生,因而其他民族的古代典籍上就不可能記載著同樣的史事,自然也就不會被后人概括為同樣的成語,翻譯成漢語時只能意譯而不能直譯。

    二、概括古代典籍的語句而產(chǎn)生

    《論語》是我國第一部語錄體著作,是孔門弟子對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進行整理后形成的?!墩撜Z》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四書”,是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

    《論語》中有很多富于哲理或生動形象的句子、詞語,后來直接成了成語,或者經(jīng)過改造、概括、轉化為了成語,比如:溫故知新、不恥下問、不亦樂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因材施教、有教無類、敏而好學、見義勇為、成人之美、犯上作亂、安貧樂道、巧言令色、言而有信等。

    《孟子》也是一部儒家經(jīng)典著作,主要記錄了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孟軻的思想和政治言論。出自該書的成語不少:舍身取義、不言而喻、左右逢源、一曝十寒、為富不仁、自暴自棄、明察秋毫、緣木求魚、杯水車薪等。

    《莊子》又叫《南華經(jīng)》,是戰(zhàn)國時期莊周和他的門人以及后學者所編撰的著作,繼承并發(fā)展了春秋時老子創(chuàng)立的道家學說?!肚f子》往往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復雜的事理和深奧的哲理變得淺顯易懂,語言的表現(xiàn)力很強,因此很多源自該書的故事被人們概括為成語流傳了下來,比如:庖丁解牛、禍福相依、呆若木雞、東施效顰、扶搖直上、白駒過隙、朝三暮四、躊躇滿志、沉魚落雁、碧血丹心、大而無當、大同小異、得心應手、得魚忘筌、盜亦有道、姑妄言之、邯鄲學步等。

    《荀子》是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荀況所著的一部儒家經(jīng)典,可謂集先秦唯物主義思想之大成。直接截取該書的現(xiàn)成語言或略加整合、熔鑄而產(chǎn)生的成語也不少,常見的有:鍥而不舍、安如磐石、欺世盜名、罰不當罪等。

    產(chǎn)生于西周初年的《周易》,又名《易經(jīng)》,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集大成者,內容十分廣博,思想極為精深,對中國幾千年的政治、文化、社會產(chǎn)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影響。出自該書或由其中的詞語句子洐生、變化而產(chǎn)生的成語很多,比如,各得其所、自強不息、否極泰來、厚德載物、觸類旁通、安不忘危、不速之客、從一而終、革故鼎新等。

    限于篇幅,源于墨子、韓非、孫子等先秦諸子的著作以及《詩經(jīng)》《史記》《左傳》《禮記》《戰(zhàn)國策》《呂氏春秋》《淮南子》《資治通鑒》《漢書》《三國志》等典籍中的成語,在此不再贅述。

    三、提煉古代神話、寓言故事而產(chǎn)生

    《戰(zhàn)國策》《漢書》《史記》《資治通鑒》《三國志》等歷史典籍和《論語》《孟子》等儒家著作,它們所記載的史事都是確實的,而《山海經(jīng)》《韓非子》等記載的故事則是虛構的,要么神話要么寓言。比如《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載:炎帝之女在東海被淹死后,化為一只神鳥,名叫“精衛(wèi)”,常銜西山的小石子和樹枝去填東海,希望填平東海不再有人被淹死。這個神話故事后來便被人們提煉為成語“精衛(wèi)填?!保脕肀扔鳛榱藢崿F(xiàn)自己的奮斗目標而矢志不移、努力不懈。該書《海外北紀》又載:“夸父與日逐走,入日??视蔑嫞嬘诤?、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边@個神話故事后來也被人們提煉成了成語“夸父逐日”,用來比喻人們征服自然的堅強決心。

    《韓非子》是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中法家的代表人物韓非的著作,里面的很多寓言故事由于富于哲理而被人們概括為成語廣泛使用至今。比如該書《難一》講了一個故事:一個人在市場上賣矛和盾。他先夸自己的矛無堅不摧,接著又說自己的盾堅不可摧。旁人于是反問他:“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他無言以對。成語“自相矛盾”即由此而來。韓非在《五蠧》篇里還講了一則寓言:“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惫适嘛@然是杜撰的,但卻很有啟發(fā)作用,后人于是將其濃縮為成語“守株待兔”,形容拘守狹隘經(jīng)驗、不知靈活變通的人,或者用來告誡人們不要心存僥幸、坐待成功。

    其他民族雖然也有神話和寓言,但內容肯定與漢民族的有所不同,所以“嫦娥奔月、天衣無縫、女媧補天、削足適履、愚公移山、葉公好龍、刻舟求劍、揠苗助長、杞人憂天、掩耳盜鈴、狐假虎威、買櫝還珠、畫蛇添足、牛郎織女、火眼金睛、后羿射日、八仙過海、邯鄲學步”這些由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演變、提煉來的成語,和我們漢民族獨特的歷史文化密不可分。

    四、擷取文學作品中現(xiàn)成的詞語而產(chǎn)生

    一些成語是直接擷取古人詩詞文賦作品中的現(xiàn)成詞語而產(chǎn)生的。比如:

    悲歡離合——蘇軾《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人面桃花——崔護《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p>

    心有靈犀——李商隱《無題》:“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p>

    柳暗花明——陸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枊暗花明又一村。”

    春風得意——孟郊《登科后》:“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春花秋月——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p>

    萬紫千紅——朱熹《春日》:“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p>

    驚天動地——白居易《李白墓》:“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無可奈何——晏殊《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p>

    慘淡經(jīng)營——杜甫《丹青引》:“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淡經(jīng)營中?!?/p>

    五、組合改變文學作品中的詞語而產(chǎn)生

    有些成語是將古人詩詞文賦作品中的一些關鍵詞語加以擷取整合、改動熔鑄而產(chǎn)生的。比如:撲朔迷離——古樂府《木蘭詩》:“雄兔腳撲朔,雌兔腳迷離?!?/p>

    青梅竹馬——李白《長干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p>

    晨鐘暮鼓——李咸用《山中》:“朝鐘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長掛情?!?/p>

    濃妝淡抹——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p>

    春色滿園——葉紹翁《游園不值》:“滿園春色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弱不禁風——杜甫《江雨有懷鄭典設》:“亂波分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風?!?/p>

    盛氣凌人——韓愈《祭河南張員外文》:“乘氣加人,無挾自恃?!?/p>

    污泥濁水——曹植《七哀詩》:“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p>

    一擲千金、鳥語花香、無窮無盡、恩斷義絕、如膠似漆、秉燭夜游、霧里看花、名垂千古、魂牽夢縈……這些成語都是對古人詩詞文斌作品中的一些詞語加以改動、變化和組合而產(chǎn)生的,其具體出處不必贅述。

    包括成語在內的語言好像一面鏡子,都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客現(xiàn)反映??疾槌烧Z的產(chǎn)生,我們可以分明地看到成語的背后所蘊藏著的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又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

    猜你喜歡
    典籍成語詞語
    容易混淆的詞語
    《典籍里的中國》為什么火?
    金橋(2021年4期)2021-05-21 08:19:24
    找詞語
    在詩詞典籍中賞春日盛景
    學生天地(2017年8期)2017-05-17 05:49:53
    詞語欣賞
    拼成語
    意林(2016年21期)2016-11-30 17:32:21
    典籍翻譯模式的構建與啟發(fā)
    猜成語
    先秦典籍中的男嬖形象探微
    一枚詞語一門靜
    延川县| 石门县| 毕节市| 祁连县| 繁昌县| 政和县| 仙桃市| 乐业县| 栾川县| 霍山县| 宜宾县| 波密县| 郸城县| 武隆县| 马龙县| 永泰县| 保定市| 土默特左旗| 荥经县| 南乐县| 莱西市| 当阳市| 大田县| 永和县| 柳林县| 瑞安市| 淄博市| 龙口市| 始兴县| 化德县| 蒙山县| 抚宁县| 博罗县| 高州市| 稻城县| 临澧县| 浦县| 神农架林区| 西城区| 哈尔滨市| 丹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