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圣鑫
摘要:銜接與連貫是學生在英語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功能語言學的主位推進模式為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銜接與連貫問題提供了新的啟發(fā)。因此,本文將在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主位推進模式理論的指導下,對大學英語寫作教學進行研究,以期提高學生的語篇組織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主位推進模式;大學英語教學;寫作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02-0159-03
一、引言
寫作作為一項重要的英語輸出技能,在大學英語教學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主要關注詞匯、語法的掌握和使用。然而,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除了詞匯、句型和語法的正確使用外,語篇的銜接與連貫也是重要的因素。而銜接與連貫是學生在英語寫作中存在的問題,也是大學英語寫作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在這方面,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給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提供了很大的借鑒意義。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方面,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中的主位推進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組織語言、布局謀篇,使作文更加連貫自然,從而使整篇文章的結構和思路更加清晰明確。由此可見,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課堂中引入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主位推進模式理論,用推進模式對文章進行分析,選擇主位,運用恰當的銜接手段,明確寫作意圖,將語言形式與內在意義結合,展開寫作,使學生更易掌握語篇的結構,指導學生有效地進行英語寫作。因此,本文將在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主位推進模式理論的指導下,對大學英語寫作教學進行研究,以期提高學生的語篇組織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主述位結構和主位推進模式
(一)主位和述位
韓禮德認為語言有三大元功能,分別是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韓禮德和哈桑等人在探討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過程中一致認為:語篇功能在語言教學中起到了很大作用。由此可見,語篇功能對作文寫作中的布局謀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中,主位(Theme)和述位(Rhyme)是語篇功能的兩個重要概念。主位和述位這兩個概念最早是由布拉格學派(Prague School)提出的,之后又得到了以韓禮德為代表的系統(tǒng)功能學派的發(fā)展,逐漸成為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語篇功能的重要的理論。
語篇的主位結構通常由兩部分組成,即主位和述位。所謂主位,一般而言,指的是句子的第一個成分,通常表示的是已知信息。主位通常用于說明交談雙方談話的主題,從而成為句子其余部分敘述內容的起點。而述位則是敘述的核心部分,述位是對主位的敘述、描寫和說明,是敘述的核心部分。
(二)主位推進模式
由已知信息向新信息推進,之后新信息變?yōu)橐阎畔⒃傧蛐滦畔⑼七M的推進模式稱為主位推進模式。關于主位推進模式,國內外相關學者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比較常見的主位推進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布拉格學派的戴恩斯總結了連續(xù)性主位發(fā)展型、簡單線性主位發(fā)展型和派生主位發(fā)展型三種形式的主位推進模式。國內學者關于主位推進模式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徐盛桓提出了四種主位推進模式,分別是平行性的發(fā)展、延續(xù)性的發(fā)展、集中性的發(fā)展和交叉性的發(fā)展等四種推進模式;黃衍提出了七種主位推進模式;胡壯麟提出了放射型、聚合型、階梯型和交叉型等主位推進模式;朱永生提出了主位同一模式、述位同一模式、延續(xù)型和交叉型四種模式。而在這些眾多的主位推進模式中,較常用的是朱永生提出的主位推進模式。因此,本文將簡單介紹朱永生提出的主位推進模式。
1.主位同一模式。主位同一模式是指在一個句群中,每句的主位相同,同時各句的主位又引出各自不同的述位。主位同一說明同一主位反復多次出現,這種詞匯上的重復形成了“最強的銜接力”。主位同一模式如圖1所示:
T1—————R1
T2(=T1)———R2
Tn(=T1)———Rn
圖1 主位同一模式
例如:The brain contains ten billion nerve cells,making thousands of billions of connect ions with each other.It is the most powerful data processor we know.
2.述位同一模式。述位同一模式的特點是述位相同,而主位不同。述位同一模式如圖2所示。
T1—————R1
T2(=T1)———R2(R2=R1)
Tn(=T1)———Rn(Rn=R1)
圖2 述位同一模式
例如:He likes learning English,she likes learning English and I also like learning English.
3.延續(xù)型主位推進模式。延續(xù)型主位推進模式的特點是前一句的述位或是述位的一部分成為后一句的主位。如圖3所示。
T1——————R1
T2(=R1)———R2
Tn(Rn-1)———Rn
圖3 延續(xù)型主位推進模式
例如:This is an apple.The apple is very delicious.
4.交叉型主位推進模式。交叉型主位推進模式的特點是前一句的主位是后一句的述位。如圖4所示。
T1———R1
T2———R2
Tn———Rn(=Tn-1)
圖4 交叉型主位推進模式
例如:The poem is interesting,but I don't like it.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知道,主述位結構分析對理清句子結構和對文章的布局謀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主位推進模式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組句,更好地理解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系,從而幫助我們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寫作思路。
三、主述位結構和主位推進模式對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啟示
(一)引入主位推進模式的相關知識
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只是重視詞匯、語法的訓練與掌握,而忽視了語篇方面的訓練。因此,盡管學生的作文可能并沒有出現太多的詞匯使用錯誤和語法錯誤,但是卻仍然存在著語篇方面的問題。例如,邏輯性不強,文章前后內容關聯(lián)不大或是文章的主題不能很好地展現出來。這說明只重視詞匯、語法的訓練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的幫助作用還是有限的。因此,有必要在大學英語寫作課上引入主位推進模式的相關知識。在大學英語寫作課上,除了詞匯和語法的訓練之外,還要著眼于作文語篇的表達。要重視學生寫作前的構思、對文章布局謀篇的能力的訓練,促使學生善于優(yōu)化文章結構,增強文章的連貫性,從而促進學生英語寫作能力提升。
(二)結合主位推進模式的相關知識進行相關練習
在講解完主位推進模式的相關知識后,教師還要認識到練習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布置一些相關練習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在設計練習時,教師要循序漸進,逐漸讓學生通過練習來理解主位推進模式對于寫作的意義,從而讓學生能夠在寫作中更好地布局謀篇,更好地組織文章的結構。此外,在作文講評時,教師也可以結合主位推進模式的相關知識進行講評,從而更好地使學生理解主位推進模式對于寫作的重要性。
(三)閱讀與寫作訓練相結合
學生寫作的訓練可以與閱讀課相結合。目前的閱讀課教學教師主要講授的內容是課文。對于非英語專業(yè)學生來說,課文的作用大多是為了學習課文中的詞匯、句型和語法,然而,只學習這些是不夠的,因此教師在講解課文時可以將閱讀和寫作相結合,在講解課文時帶領學生分析文章語篇,讓學生了解不同主題的文章的主位結構和主位推進模式的特點,從而在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為寫作課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寫作教學中注重英漢語言差異的講解與訓練
由于英漢兩種語言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布局謀篇和銜接連貫上,中英文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語言和思維的關系密不可分,但不同民族對客觀外界和主觀認識會有不同的思維方式。思維模式的不同,會影響到寫作的用詞選句、銜接連貫和布局謀篇。因此了解和掌握中西方思維模式的差異對我們的英文寫作是很有幫助的。例如,在布局謀篇中,中國人寫作的思維是“螺旋式思維”,即直覺、具體,思維活動大多是螺旋式地繞圈向前發(fā)展。因此,中國人描述事物時一般是“先因后果”,即首先敘述事情的背景、條件,或先敘述問題產生的原因,或先擺事實、講道理,最后再作出結論,說明自己的觀點或看法,是一種圍繞主題繞圈子“迂回式”的思維方式。而西方的思維方式是“線性式思維”,即在寫作中直接闡明觀點,然后再進行分析和敘述。因此,教師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課堂中,應當加強英漢語言差異的講解與訓練,即作文的銜接連貫、布局謀篇應盡量符合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和理解方式。
(五)寫作與閱讀教學相結合
學生寫作的訓練可以與閱讀課相結合。目前的閱讀課教學教師主要講授的內容是課文。對于非英語專業(yè)學生來說,課文的作用大多是為了學習課文中的詞匯、句型和語法。然而,只學習課文中的詞匯、句型和語法是不夠的。因此,教師在講解課文時可以將閱讀和寫作相結合,在講解課文時帶領學生分析文章語篇,讓學生了解不同主題的文章的主位結構和主位推進模式的特點,從而在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為寫作課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結語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寫作一直是一個重要的基本能力。傳統(tǒng)的教學重視詞匯、句型和語法方面的教學,盡管如此,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仍舊十分有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教師在大學英語寫作課上只重視了詞匯、句型和語法方面的教學而對語篇方面的教學關注不是很多。而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中的主位推進模式給大學英語寫作帶來了新的啟示。在大學英語寫作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讓學生關注語篇,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意識,讓學生能夠熟練地選擇主位推進模式,使文章更加連貫,結構更加合理,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Danes.F.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ext.In F.Danes(ed.) Papers in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M].Prague:Academia,1974:108.
[2]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4.
[3]Halliday,M.A.K.(2000)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2nd Edition,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4]Hason R.The structure of a text [A].In Halliday MAK & Hasan R (eds.).Language,Context,and Text;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C].Geelong;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85.
[5]陳婧,胡登攀.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視角下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探究[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2011,(10):83.
[6]胡壯麟.語篇的銜接與連貫[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
[7]徐盛桓.再論主位和述位[J].外語教學與研究,1985,(4):1-9.
[8]張霞.功能語言學視角下的英語寫作教學[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5):158-160.
[9]朱永生.主位推進模式與語篇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3):6-12.
[10]黃衍.試論英語主位和述位[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1985,(5):36.
Abstract:Cohension and cohesive are the problems in students' writing.The patterns of thematic progression have provided new enlightenments for college English writing.Therefore,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research of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of the patterns of thematic progression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extual organization and the level of writing.
Key words:the patterns of thematic progression;college English teaching;the research of 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