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賈軍海本人比照片顯得更加成熟,黝黑的臉龐上透著淳樸和技術人員特有的安靜氣質。但是當談起企業(yè)的機電一體化技術時,賈軍海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此時,這位不善言辭的“電氣技師”的形象立時鮮活了起來。
從一名中專生到擁有國家發(fā)明專利3 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2 項的特級電氣技師,賈軍海用了27 年。
這辛勤求學的27 年間,他以優(yōu)異成績自費學完了大學的機電工程專業(yè)知識,還通過國家統(tǒng)一的電氣維修高級技師鑒定;這千錘百煉的27 年間,他先后在擺管工、推紗工、保全工、運轉電工、電氣工段長等崗位上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技術;這披荊斬棘的27 年間,他主持了小改小革156 項,重大修舊利廢17 項,累計為公司節(jié)約維修經費416.6 萬元,深入了解改造洋設備,讓外商都不禁豎起夸贊的大拇指。
“技能是立業(yè)之本” 。1995 年,還是普通修理工的賈軍海發(fā)現,棉紗線斷了,而機械不停止,這是并條機自停裝置失靈所致。為了尋找解決方法,賈軍海拿來圖紙仔細琢磨,一周后他用集成電路和電子元件等拼裝了1 個裝置,試用靈敏度高達99.9%。這一改,擋車工效率提高1 倍,全廠48 臺設備全部裝上了他的創(chuàng)新發(fā)明,一用就是10 年。
賈軍海就像設備的“特級醫(yī)師”,他帶領著同伴一路過關斬將,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技術難關。
2010 年,賈軍海發(fā)明的抓棉挑揀一體化電控柜獲得國家發(fā)明專利,將棉紡頭道工序清花抓棉機的電器控制和挑花平臺電控系統(tǒng)有機統(tǒng)一起來,極大地減輕了勞動用工,提高了機臺的生產效率,也使產品質量提升至原來的2 倍以上。
2012 年,企業(yè)引進全套進口CROSROL 清梳聯,一旦設備出現問題,就要請外國專家來進行維護,維修費用巨大。
賈軍海認為,外國專家能做到的技術,中國人也一樣能完成。面對摞起來高達1 米的外文資料,只有中專文化的賈軍海,把頭埋進書海,不放過任何一個單詞和符號的翻譯比對。他上網查閱大量資料,上論壇請教同行,整整3 個月的時間他日以繼夜,每天晚上都在公司加班到凌晨以后才回家。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充分翻譯并掌握資料后,卻遇到了這臺進口設備出現故障的問題,他和團隊將全部所學知識,創(chuàng)造性應用,對其進行了本土化改造。當外商再次走訪公司,詳細了解情況后,對這一創(chuàng)新性舉動頻頻點贊。
賈軍海自行設計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FA017清花機一體化電控系統(tǒng),是為公司貼身定制的方案,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據北青網報道,賈軍海發(fā)明的FA454 粗紗機電控柜可以使設備開臺效率提高40% 以上,故障率下降60% 以上,平均單臺故障維修時間下降70%以上,公司推廣應用后,僅減少用工就達67 人,創(chuàng)造效益300 余萬元。
生產一線對于技術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的渴求,推動了賈軍海創(chuàng)立“賈軍海創(chuàng)新工作室”,該工作室也是襄陽市首批授牌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湖北省示范創(chuàng)新工作室。2015 年該工作室獲得湖北省“示范創(chuàng)新工作室”稱號。
如果學習只停留在模仿,那么就不會有進步,也不會有自主的技術。賈軍海就是技術的拓荒者。
“挑戰(zhàn)自我,在機電一體化上求創(chuàng)新?!边@是賈軍海的人生追求,正如他的性格一樣,溫和而不失開拓的膽氣。
賈軍海在技術創(chuàng)新的同時,也意識到技術傳承和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性,并將自己在多年理論與實踐中的所得傳授給同行及后輩。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賈軍海不懼后波,善培新葉,先后帶學徒36 名,個個出類拔萃,逐漸形成了一支技術過硬,保障有力的機電一體化隊伍。
賈軍海吃透了機械原理,并摸索自編了一套《快速電工培訓方法》小冊子,成為公司員工自編教材的第一人。為了使小冊子簡單實用,他絞盡腦汁,把一個個復雜枯燥的理論知識變成通俗易懂的電工口袋書。小冊子的流傳,使原來需要3 年出師的學徒用3 個月就能達到單獨處理電器故障的水平。
2016 年,他又邁出了第二步:讓設備人員學習電氣知識。他堅持每周末利用半天時間給設備保全人員講授電氣基礎知識和實用技能,他的課堂生動活潑,實用有趣,獲得廣大學員的一致贊許,90%以上的設備人員學會了清洗電機、電氣保養(yǎng)知識,極大緩解了設備維修人員緊張的狀況。
2 0 1 7 年1 0 月1 9 日, 在 全 國 紡 織 行 業(yè)“ 中國紡織大工匠” 先進事跡推介大會上, 際華三五四二紡織有限公司前紡車間電工賈軍海的名字位列其中。
如果學習只停留在模仿,那么就不會有進步,也不會有自主的技術。賈軍海就是技術的拓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