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祥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徐州鐵路樞紐工程建設指揮部
隨著國民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我國鐵路建設規(guī)模日益擴大,尤其高速鐵路的出現(xiàn),對軟土地基處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軟土地基如處理不好,會出現(xiàn)路基的沉降、滑移、開裂等病害,對鐵路行車安全帶來危害,因此,必須對軟土地基進行有效處理。本文結合連徐鐵路大許南站路基工程,應用雙向攪拌旋噴樁進行地基加固處理。
新建連徐鐵路DK156+068~DK158+029段大許南站位于徐州市銅山區(qū)大許鎮(zhèn),總長1.961 km。該段路基以填方形式通過,填高5.2 m~8.2 m,正線地基處理采用雙向攪拌旋噴樁進行加固,樁間距1.5 m,三角形布置,樁長9.9 m~13.4 m。
大許南站地處沼澤地,區(qū)域內(nèi)地質(zhì)情況復雜,地層以粉土夾淤泥、粉土、淤泥質(zhì)粉質(zhì)黏土、黏土為主,設計地質(zhì)情況如下:
0 m~4 m 為(2)4-1粉土夾淤泥(Q4al):黃褐色、褐灰色,松散,間夾淤泥,I級,為液化土;
4 m~10 m為(2)2-2淤泥質(zhì)粉質(zhì)黏土 (Q4 ml):灰黑色,軟塑,局部夾少量粉、細砂。基本承載力σ0=60 kPa,Ⅱ級;
局部為(2)4-2 粉土(Q4al):黃褐色、褐灰色,稍密,飽和,基本承載力σ0=110 kPa(液化前),I級,為液化土;
10 m~14 m 為(2)3-3粉質(zhì)黏土(Q4al):可塑,基本承載力σ0=140 kPa,Ⅱ級;
14 m以下為(8)1-0粉質(zhì)黏土(Q3al):黃褐色,稍濕硬塑,基本承載力σ0=200 kPa,III級。
本段范圍內(nèi)地下水主要為第四系孔隙潛水及孔隙承壓水,孔隙潛水主要賦存于第四系全新統(tǒng)黏土、粉土中,地下水埋深1.0 m~2.0 m。
根據(jù)地表水水質(zhì)化驗結果判定:DK156+068.59~DK156+590有硫酸鹽侵蝕作用等級為H1,鹽類結晶破壞作用等級為Y1,氯鹽環(huán)境作用等級為 L1;DK157+800~DK158+039.36 有硫酸鹽侵蝕,作用等級為H2,鹽類結晶破壞作用等級為Y1,氯鹽環(huán)境作用等級為L1。碳化環(huán)境T2。
施工流程圖見圖1。
圖1 雙向攪拌旋噴樁施工流程圖
采用高壓漿泵把水泥漿液以高壓、高速噴射到地基深處,噴射的過程中切削土體,并通過三角形可伸縮攪拌鉆頭和特殊的噴嘴位置設置(見圖2),使高壓噴射的漿液全部限定在攪拌鉆頭內(nèi)部,高壓漿液在噴射的同時也與地基土進行了初步的混合。
圖2 三角形可伸縮攪拌鉆頭
運用先進的雙向攪拌工藝,通過同心雙軸鉆桿同時旋轉,帶動三角形強制攪拌鉆頭正反兩個方向旋轉攪拌,使水泥土達到強制攪拌效果,同時也避免了漿液沿鉆桿上冒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見圖3)。
圖3 同心雙軸三角形強制攪拌裝置
雙向攪拌旋噴樁采用的工藝為四攪三噴工藝(見圖4)。
圖4 雙向攪樁旋噴工藝流程圖
(1)攪拌機就位:鉆機就位后,對樁機進行調(diào)平、對中,調(diào)整樁機的垂直度,保證鉆桿應與樁位一致,采用水準尺對鉆桿兩個垂直方向進行檢查,水準泡居中后,采用錘球對垂直度進行檢查,通過尺量確定位置偏差及傾斜度。偏差應在50 mm以內(nèi),鉆孔垂直度誤差小于1%;鉆孔前應調(diào)試壓漿泵,使設備運轉正常;校驗鉆桿長度,并用紅油漆在鉆塔旁標注深度線,保證孔底標高滿足設計深度。
(2)噴漿下沉:啟動攪拌機,使攪拌機沿導向架向下切土,同時開啟送漿泵向土體噴水泥漿,兩組葉片同時正、反向旋轉(外鉆桿逆時針旋轉,內(nèi)鉆桿順時針旋轉)切割、攪拌土體,攪拌機持續(xù)下沉,直到設計深度。
(3)提升攪拌:攪拌機提升,兩組葉片同時正反向旋轉攪拌水泥土,直至樁頂標高,完成兩攪一噴工序。
(4)重復(2)、(3)兩過程。
經(jīng)現(xiàn)場查勘,結合大許南站目前地質(zhì)條件及地形地貌,擬定施工參數(shù)及施工工藝如下:
(1)樁基按照正三角形布置,間距1.5 m,樁徑為0.5 m;
(2)水泥選用PO42.5普通硅酸鹽水泥,水灰比為0.6:1:0.2;
(3)鉆桿提升速度為 1.0 m/min~1.5 m/min;
(4)噴漿壓力為 18 MPa~24 MPa;
(5)噴嘴直徑為2.6 mm;
(6)水泥摻入耗用量為125 kg/m,粉煤灰摻入量25 kg/m。(按照34%的摻量)
(7)單樁承載力195 kN。
本次試樁選用SJB-Ⅱ型攪拌樁機,成樁深度0 m~25 m,成樁直徑φ500 mm~800 mm,內(nèi)外鉆桿動力均為55 kW,提升卷揚機功率為7.5 kW。
注漿泵選用XPB-90D型高壓注漿泵,額定功率55 kW,排出流量125 L/min,上攪拌槽與下儲漿桶攪拌漿液用電機功率均為2.2 kW。
水泥選用合格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標號為PO42.5級,水泥漿配合比試配合格后方可使用。
按水:水泥:粉煤灰=0.6:1:0.2水灰比制漿,采用漿液攪拌機隨拌隨用,每桶攪拌時間為3 min。將配制好的漿液經(jīng)過濾網(wǎng)過濾送入攪拌式儲漿桶內(nèi)備用,濾網(wǎng)采用5 mm×5 mm方格鐵絲網(wǎng)。為防止?jié){液沉淀,儲漿桶內(nèi)攪拌機持續(xù)攪拌。
(1)鉆機施工前,應首先在地面進行試噴,在鉆孔機械試運轉正常后,開始引孔鉆進。鉆孔過程中要詳細記錄好鉆桿節(jié)數(shù),保證鉆孔深度的準確。
(2)鉆機每鉆進2 m~5 m用水平尺測量水平與立軸垂直一次,保證鉆孔的垂直度。
(3)鉆孔過程中隨時觀察底層變化,對孔深、塌孔、漏漿等情況,做詳細記錄。
(4)孔深到達設計深度后,對孔內(nèi)進行測斜,孔斜率不得大于1%,若大于1%,重新調(diào)整后重新鉆孔。
(5)在鉆孔插管過程中,為防止泥砂堵塞噴嘴,可邊射水、邊插管,水壓力一般不超過1 MPa,若壓力過高,則易將孔壁射塌。
成樁28天后采用淺部開挖樁頭檢查樁身完整性,開挖深度0.5 m,可見樁體圓勻,無縮頸和回陷現(xiàn)象,布置形式、樁間距以及直徑均符合要求,樁體符合設計和施工規(guī)范要求。直接量測樁體截面最小直徑。滿足設計要求(樁設計直徑Φ50 cm)。
成樁28天后取芯試驗。從芯樣看,芯樣連續(xù)、完整,呈長、短柱狀、混合料分布均勻,無其他異常情況,樁長符合設計要求,樁身均勻性良好。從樁長范圍內(nèi)取上、中、下三個不同深度位置的芯樣試件進行無側限進行抗壓強度試驗,試驗結果均符合設計要求。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28d無側限抗壓強度滿足設計要求。
成樁28天后 進行單樁承載力承載力試驗。試驗結果均符合設計要求。
常規(guī)高壓旋噴法是利用高壓設備,將水泥漿液以20 MPa以上的高壓射流通過噴嘴射出,沖擊破壞土體,使?jié){液和土體拌合形成固結體。由于其具有較強的鉆進與切削能力,使其適用地層范圍較廣,但因噴漿壓力大,噴射范圍隨地層軟硬變化而變化,導致樁徑大小難以控制,且材料浪費嚴重,造價較高。
通過檢測結果與普通高壓旋噴樁對比發(fā)現(xiàn)雙向攪拌旋噴樁有如下優(yōu)點:
(1)高壓注漿、形式多樣
噴漿壓力雖大,但是通過漿液封閉設置,使?jié){液限制在樁徑范圍內(nèi),樁徑不隨地層軟硬而改變;成樁過程中,鉆頭直徑可根據(jù)地層或結構需要自由靈活變化,形成樁徑不同的變截面樁型。
(2)攪拌均勻、強度提高
高壓旋噴注漿技術、框式強制攪拌鉆頭、雙向攪拌工藝,使攪拌均勻性和強度大幅度提高。
(3)擾動小、受力合理
高壓噴射的漿液被限制在設定的范圍,同心雙軸同時正反向旋轉,使土體對葉片產(chǎn)生的水平旋轉力相互平衡,降低了噴射、攪拌對樁周土的擾動作用。變截面結構形式,使整個復合地基受力更加合理,達到最佳地基處理效果。
(4)穿透力強、適用性廣
高壓噴射漿液、合金鉆頭切削鉆進,并配備強勁的機械動力,使穿越硬土層能力更強,處理深度更大,應用范圍更廣。
(5)材料節(jié)省、經(jīng)濟性強
特殊的漿液封閉設置限制了漿液水平噴射范圍,同時通過雙向攪拌技術解決了漿液上冒問題,使?jié){液立體的鎖定在樁范圍徑內(nèi),旋噴與雙向攪拌的有機結合,避免了材料的浪費,提高了經(jīng)濟效益。
雙向攪拌旋噴樁吸收了深層攪拌樁、高壓旋噴樁、三軸攪拌樁等技術優(yōu)點,適用于松軟土、液化土等軟土地基的處理。根據(jù)試樁28天樁身水泥土無側限抗壓強度(3.5 MPa~5.2 MPa)和單樁承載力試驗結果(220 kN~250 kN),雙向攪拌旋噴樁更容易保證施工質(zhì)量,具有攪拌均勻、強度高、穿透力強、適用性廣、材料節(jié)省、強擾動小、受力合理等優(yōu)點,可進行大面積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