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工程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430205)
在現(xiàn)代這個快速而又忙碌的環(huán)境下,人們很難丟掉生活中的瑣碎,過簡單純粹的生活,來自各處的壓力充斥著我們,使我們無法得到真正的快樂。特別是社會轉型期的人們經歷著太多的未知和動蕩,形成了許多無法打開的心結,幾乎現(xiàn)代社會上每一個人都存在心理問題,心理問題不僅影響個人的健康、工作和生活,還可能影響他人和社會,引發(fā)未知的危險,給社會生活和社會秩序造成不穩(wěn)定的影響。人們想要健康的生活就必須擁有能夠自我調節(jié)的能力,所以減壓對于現(xiàn)代生活的意義不容忽視。
書籍設計是以“人”為中心的設計,是以被“人”閱讀為目的的設計,在設計時要始終貫穿以人為本的理念,設計一本好書的關鍵就是要達到書籍與人的情感的交融,只有能夠被人所感知的書籍才具有意義。書籍和讀者的關系是一種相互互動的關系,讀者通過書籍獲得信息,書籍通過釋放信息表達自身意義,讀者在閱讀書籍時仿佛在與作者溝通,通過信息的傳達,讀者與作者之間得到情感上的共鳴。在新時代背景下,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數不勝數,而通過紙質書籍來獲取信息的行為越來越少,人們也很難在休息之余抽出時間來靜靜閱讀,單純的傳統(tǒng)書籍形式受到沖擊,人們更多的追求直觀的情感表達,以適應現(xiàn)代快速的生活節(jié)奏。書籍設計師開始追求真實的互動體驗,將感官與互動都融入到書籍設計中,使人們在閱讀中獲得真實的感受和驚喜。
書籍的互動需要滿足一定的功能性,不能一味的追求互動而遺失了基本的功能性,要讓讀者在翻閱過程中感到舒適和便利,所想表達的信息能夠被人所吸收。情感互動是希望讀者與書籍本身進行互動,這個過程充滿新奇感、神秘感、并且具有吸引力,使人愿意參與其中。書籍是具有故事性的,當讀者購買書籍時,讀者與這本書之間的故事就展開了,當讀者愿意去創(chuàng)造與書籍之間的故事時,書籍與讀者之間的關系就會變得更加親密。減壓設計正是藏于這種互動性之中,人們通過互動的過程,融入書籍的情景之中,感受作者想表達的世界,與作者產生共鳴的同時享受難得的慢時光,更加從容的面對生活的壓力。
知名藝術家暨作家凱莉·史密斯大膽顛覆,設計了《做了這本書》(如圖1),這是一本完全由讀者自由創(chuàng)意的書,從名字來看就充滿新意,讓人無不好奇,書中內容更是天馬行空,作者給讀者充分的空間突破自我,走出框架。例如涂上膠水、貼上回紋針、滴上咖啡、帶書去散步……讓讀者肆意去創(chuàng)造,去做那些永遠不會對書籍所做的事,這種解放自我的方式新穎而獨特,人們可以無拘無束的創(chuàng)造,暫時性的將生活壓力的不安歸置一旁,同時體驗到生活中的多種可能性?!蹲隽诉@本書》用引導讀者去做的方式與讀者進行情感上的溝通,這其中很多事情看似都與我們生活無關,在繁忙工作后的閑暇之余也不會顧及,但作者卻為讀者想出了各種新奇的方式,讓讀者能從中體驗到豐富多彩的人生。
圖1《做了這本書》
現(xiàn)代書籍設計通過技術的不斷進步、工藝的不斷發(fā)展,融入了許多特殊的表現(xiàn)形式,書籍的制作成型過程中涉及到越來越復雜的工藝,在裝訂形式和印刷上也越來越講究。日益先進的技術也不斷的激發(fā)設計師們的靈感,產生更多新穎的設計想法,從而使得互動性書籍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如各種鏤空、異形的書籍等,書籍通過各種鏤空或剪裁、異形、穿插,獨具創(chuàng)意思維,設計巧妙大膽,使得圖書異于傳統(tǒng)的狀態(tài),讀者在閱讀時感到新奇,并且產生各種聯(lián)想,與作者產生心靈的溝通。
書籍的面世離不開各式各樣的材料的組合,這些豐富的材料通過裁切、裝訂形成獨特的風格,這種打破傳統(tǒng)的方式更加有利于吸引讀者眼球,讀者對其充滿好奇并且樂于閱讀,有時甚至可以使用硫酸紙、鉚釘、線、樹枝、布等特殊材料,書籍的表達形式也與傳統(tǒng)的不同,在設計上大膽出奇、想象怪誕。這種異于傳統(tǒng)的設計更加容易使讀者產生聯(lián)想,從而與作者達到共鳴。
新時代下注重情感化表達是設計的一種新的趨勢。梁漱溟先生說過:“人生面臨有三個大問題,順序錯不得。先要解決人與物之間的問題,接下來要解決人和人之間的問題,最后一定要解決人和自己內心之間的問題?!?在網絡普及的現(xiàn)代,傳統(tǒng)形式設計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人們在生活重壓之下也很難通過傳統(tǒng)設計形式得到精神生活的滿足和放松,更多的追求輕便、簡潔以及快速的網絡手段來獲取信息。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傳統(tǒng)書籍設計的發(fā)展受到限制,設計師們開始探索新的設計形式以滿足現(xiàn)代生活的需求。設計在造物的同時,除了滿足人們最基本的物層面的需求以外,還必須考慮到其產品對于人們心理和精神需求層面更深層次的滿足。2因此,基于互動性的體驗設計應運而生,將體驗設計與書籍設計相結合,體驗設計作為一種新的設計方式,為傳統(tǒng)設計帶來了活力,加強了傳統(tǒng)設計中缺乏的情感化表達,注重互動與設計的結合,以此來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這也是冰冷的網絡電子書籍所無法媲美之處,人們能夠通過真實的感官獲得信息,讓閱讀體驗充滿驚喜和愉悅。
通過設計師們的奇思妙想,現(xiàn)代書籍設計已打破常規(guī),傳遞信息的形式已不再單調,人們對于書籍的渴求越來越強烈,對于現(xiàn)在的社會高壓情況,互動性書籍的意義更加非凡,人們在親身參與的情節(jié)中得到對內容的深入體會,留下美好的回憶,在沉浸其中的過程中更能明白生活的意義,走出內心的局限,獲得身心的放松。設計師更應順應時代的發(fā)展,結合現(xiàn)代的科技,創(chuàng)造出更多益于人類身心健康發(fā)展的設計。
注釋:
1.趙怡梅.書籍設計中的“斷舍離”[J].設計,2016(15):68-69.
2.王玲.現(xiàn)代設計中設計與精神生活的關系淺談[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0(11):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