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愛蓮 蔡彬彬 陳浩波 謝一紅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州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中醫(yī)婦科(溫州 325000)
圍絕經期綜合征(perimenopause syndromes,PMS)是指婦女在絕經前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漸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出現(xiàn)以植物神經系統(tǒng)功能紊亂為主,伴有神經心理癥狀的一組癥候群,如烘熱汗出、煩躁易怒、潮熱面紅、眩暈耳鳴、心悸失眠、腰背酸楚等,也稱為更年期綜合征[1]?,F(xiàn)代中醫(yī)將其歸屬于“絕經前后諸證”范疇。該病是女性特定階段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且近年來該病有發(fā)病年齡提早、發(fā)病率上升的趨勢,嚴重影響圍絕經期婦女的生活質量[1]。更年方是根據(jù)國家級名中醫(yī)何子淮主任醫(yī)師治療PMS經驗方創(chuàng)制而成,以滋補心腎、除煩安神為防治圍絕經期綜合征的根本大法。本研究選取心腎不交型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更年方聯(lián)合耳穴壓豆治療PMS的臨床療效。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在浙江省溫州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婦科門診就診的心腎不交型圍絕經期綜合征女性患者150例,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隨機分為三組,更年方+耳穴組、耳穴組和空白組各50例。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 納入標準 (1)符合《中華婦產科學》圍絕經期綜合征診斷標準[2],符合《中醫(yī)診斷學》心腎不交的辨證要點[3],以月經紊亂或絕經,潮熱汗出,失眠,骨關節(jié)痛等為主要表現(xiàn);(2)排除卵巢、子宮及其他婦科器質性病變者、子宮及雙側卵巢切除1年以上者、近3個月服用過激素類藥物或近2個月服用中藥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合并心、肝、腎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者;(3)自愿接受臨床觀察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4)剔除未按規(guī)定用藥,無法判斷療效,或資料不全等影響療效或安全性判斷者。
2.1 治療方法 更年方+耳穴組給予更年方口服聯(lián)合耳穴壓豆治療。更年方組成:淮小麥30g,酸棗仁10g,合歡皮 6g,天冬 10g,牡蠣 30g,百合 10g,制首烏15g,山萸肉 10g,山藥 15g,葛根 20g,刺五加 10g(杭州華東中藥飲片有限公司),中藥水煎口服,1天1劑,早晚分服,療程3個月。耳穴壓豆:取交感、卵巢、神門、腎、脾、胃、內分泌為主穴,頭暈目眩,記憶力下降、頭痛加肝、皮質下、腎上腺、內耳,失眠煩躁、潮熱出汗加心、肺、三焦。用耳穴探針找準穴位進行壓豆。春夏季壓豆保留2~3天,秋冬季保留3~5天,雙側耳穴壓豆交替進行,療程3個月。耳穴組給予單純耳穴壓豆治療,方法同更年方+耳穴組??瞻捉M在所選耳穴區(qū)貼敷同樣外觀的無磁珠膠布給予安慰治療。各組在治療3個月后復查。
2.2 觀察指標及方法 (1)血清性激素水平:治療前后采用羅氏E601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患者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檢測時間:已絕經者任何時期;未絕經有規(guī)律月經者月經第3~5天。(2)PMS癥狀評分標準:治療前后對所有患者進行改良Kupperman評分[2]。
2.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處理,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 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三組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更年方+耳穴組 50例,年齡 40~49歲,平均(43.84±2.01)歲,平均病程(15.21±6.83)個月;耳穴組 50 例,年齡42~53 歲,平均(43.36±2.46)歲,平均病程(14.01±3.92)個月;空白組50例,年齡42~55歲,平均(43.28±2.39)歲,平均病程(15.66±5.30)個月。三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3.2 三組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治療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較 治療前三組患者E2、LH、FSH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與空白組比較,更年方+耳穴組血清雌二醇、LH、FSH水平均有改善(P<0.05),耳穴組雌二醇、LH 水平改善(P<0.05)。更年方+耳穴組與耳穴組比較,雌二醇、LH、FSH水平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三組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較(
表1 三組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空白組治療后比較,△P<0.05;LH:促黃體生成素;FSH:促卵泡生成素;更年方+耳穴壓豆組給予更年方及耳穴壓豆;耳穴組給予單純耳穴壓豆治療;空白組給予無磁珠膠布安慰治療
?
3.3 三組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治療前后PMS癥狀評分比較 三組患者干預前改良Kupperman評分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更年方+耳穴組、耳穴組Kupperman評分均有改善,與空白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更年方+耳穴組與耳穴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圍絕經期綜合征根據(jù)其臨床表現(xiàn)當屬中醫(yī)“年老血崩”、“臟躁”、“百合病”等范疇[1]。《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并治》指出:“婦人臟躁,喜悲傷欲哭,像如神靈所作,數(shù)欠伸。”又指出:“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shù)十日不止,暮即發(fā)熱,少腹里急,腹?jié)M,手掌煩熱,唇口干燥?!盵3]中醫(yī)認為,此病以腎為主要病變,腎陰陽失調,影響心、肝、脾臟。“杭州何氏婦科”認為,腎陰虛衰為該病發(fā)病之先導,在臨床上以“心主血脈,心主神明”功能失常多見,如烘熱、汗出、心悸失眠、心煩憂郁等,以心腎不交證型多見。
表2 三組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改良Kupperman評分比較(分
表2 三組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改良Kupperman評分比較(分
注:與空白組治療后比較,*P<0.05;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耳穴組治療后比較,▲P<0.05;更年方+耳穴壓豆組給予更年方及耳穴壓豆;耳穴組給予單純耳穴壓豆治療;空白組給予無磁珠膠布安慰治療
?
本研究以更年方作為治療PMS的基礎方,方中淮小麥除熱止渴,養(yǎng)心安神,益腎斂汗,為君藥;酸棗仁養(yǎng)肝寧心,安神止汗;制首烏、山萸肉、天冬補肝腎,益精血;山藥、葛根補脾養(yǎng)胃,刺五加補腎安神,合歡皮安神解郁。全方既治腎衰癸水不足之本,又補后天脾胃之源,交通心腎,寧心安神。現(xiàn)代研究表明,淮小麥富含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及氨基酸,所含的維生素E能養(yǎng)心益腎,其所含的膽堿,卵磷脂,精氨酸等,可增強記憶,具有鎮(zhèn)靜作用[4]。藥理研究表明,酸棗仁中的酸棗仁皂普、黃酮化合物以及酸棗仁油等具有催眠鎮(zhèn)靜作用,主要對中樞神經起到抑制作用,同時通過對單胺類神經遞質的影響、對炎癥細胞因子的影響以及對神經營養(yǎng)因子的影響等,起到抗抑郁作用[5]。葛根的有效成分主要為葛根素、大豆苷、大豆素等異黃酮類化合物,具有雌激素樣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降血脂和血糖、保護腦神經、及抗氧化等作用[6-7]。
耳穴壓豆是中醫(yī)的特色的外治療法,近年來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有確切的療效[8-10]?!鹅`樞·口問》[11]指出,“耳者,為宗脈之所聚”,表明耳與五臟六腑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研究報道耳穴壓豆可調節(jié)機體垂體-性腺軸以及內啡肽、腎上腺皮質激素,進而調節(jié)內分泌功能,調整陰陽的失衡,有效的緩解圍絕經期綜合征[12-14]。交感穴可加強植物神經功能調節(jié),從而緩解出汗及煩熱等癥狀;卵巢、腎穴,可增強卵巢及腎的功能,緩解因卵巢及腎的功能減退導致的各種紊亂及不適;內分泌是調節(jié)內分泌系統(tǒng)機能的經驗穴,可減輕因月經紊亂所致的各種不適癥狀;神門、皮質下能夠鎮(zhèn)靜安神,緩解心悸失眠等癥。脾、胃調整對應臟腑功能。諸穴配合,心腎相濟,陰平陽秘。
本研究結果顯示,更年方聯(lián)合耳穴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能顯著改善PMS癥狀,提高雌激素水平,降低FSH水平(P<0.05);單純耳穴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能改善PMS癥狀,效果不及中藥聯(lián)合耳穴,耳穴對FSH水平的影響和空白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耳穴改善PMS癥狀不完全通過性腺軸刺激、影響激素而改善癥狀。
綜上所述,更年方聯(lián)合耳穴治療能有效緩解心腎不交型PMS患者的臨床癥狀及性激素水平,單純耳穴能明顯改善心腎不型PMS患者癥狀,安全性高,簡、便、廉、驗、無毒副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