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霄
讀書,于人生至關重要,最愚莫過不讀書。
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就如同給我們的人生建造了一座抵擋幾乎所有黑暗與不幸的避難所。
遁入書中,和山水共鳴,與高人對話,在歷史里尋找,有時如同站到了時空的制高點。起先逃避、然后糾結、繼而反思、最后突圍,這何嘗不是一種以退為進、站在問題之外看問題的大智慧。
讀書,能提升我們的視野和格局。當站在二樓觀景時,我們看到的也許是街角的某處垃圾場,而在二十二樓時,你會將滿城的風景,盡收眼底。那些年走過的路,遇到的人,讀過的書,就是我們的格局和視野。這些決定了我們看問題的層次和對事物的判斷。人生閱歷越是豐厚,就越是需要通過讀書去消化內心的褶皺和疤痕,和優(yōu)秀的書籍對話,精神自然就往來于天地之間,曲曲折折、隱隱約約、層層疊疊的心境,也漸漸變得柳暗花明,人,就不至于走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書,讀得越早,人的靈魂就越有香氣。一個熱愛讀書的人,不一定會是最聰明的,但一定會變得智慧;不一定會是最強大的,但一定會變得堅韌;不一定會是最成熟的,但一定會不斷地成長、蛻變和拔節(jié)。讀書,如同在田野里種滿糧食,糧食種得越精心,那些不良的雜草就越是稀少,心靈的高地就越是開闊和坦蕩。
在生命的不同階段,不同的書給人生添注了不同的營養(yǎng)。有趣的是可能你都把它忘了,但是在遇到某一件事情,或者思考某一個問題的時候,你曾經讀過的一本書,還會再次幫助和激活你,讓你成為那個不可思議的自己。
那些我們讀過的書,尤其是那些童年時期讀過的書,很多內容我們已經忘了,但它們卻悄悄地融為了我們的骨血。就好像冰山,我們以為自己記得的只是那浮現出來的百分之二十,然而真正支撐我們的是下面的那百分之八十。能記得的只是知識的低階形態(tài),叫信息;只有當那些文字融入我們的血脈,才會成為知識的高階形態(tài),那叫智慧。
讀書,提升的是我們的認知,拓寬的是我們的視野,完善的是我們的思維方式。當它與人本身的經驗相融合時,它就打造了一個人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
去讀一本書吧!如游山,深淺皆可樂也。
淺俗的,讓你快樂;艱澀的,讓你智慧;橫看可成嶺,側看則成峰,最最有趣的,倒是那“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忘情體驗。
那么,生命里最美好的習慣,莫過于讀書。
讀書,讓你擁有了幸福的能力,并把幸福給予千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