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榆林市米脂縣城郊鎮(zhèn)中心幼兒園 杜小花
“觀察”是小朋友認識這個世界最原始的方法,孩子們對身邊事物的表面觀察,可以為他們進一步觀察事物的內在提供前提條件,還有利于孩子們的智力成長發(fā)育。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學前教育中的重點,因此我們幼兒教師要在游戲化教學中要創(chuàng)造條件,培養(yǎng)孩子們的觀察能力。比如,可以用“大家來找茬”的游戲來鍛煉孩子的觀察力。教師課前準備兩幅幾乎一模一樣的“小兔子”圖片,雖然看起來兩幅圖差不多,但是兩張“小兔子”圖片中有5處不同,要求孩子們通過仔細觀察=找出答案。這時每個孩子都瞪大眼睛認真觀察起來,圖片中3處不同的地方都被孩子們輕松找了出來,還剩2個比較隱蔽的地方孩子們沒有發(fā)現,這時教師可以讓孩子們互相討論、群策群力,也可以讓孩子們上臺來近距離地觀察兩幅圖片,引導孩子們看一看“小兔子的眼睛”,再觀察一下“小兔子”的尾巴。孩子們經過又一輪的仔細觀察,終于把最后兩處不同找出來了,“一個是小兔子的眼睛顏色不一樣”“還有一個是小兔子的尾巴不一樣,尾巴的位置不一樣”,全部找出來后,孩子們歡呼雀躍,簡單的小游戲很好地鍛煉了孩子們的觀察能力。
“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表達情感的最重要“工具”,幼兒園的小朋友基本都處于3~6歲,是語言發(fā)育的“黃金時期”,而且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fā)現,幼兒園的很多小朋友都存在“能聽懂,但是不會說”的情況。所以我們幼師在開展游戲化教學時,要注重小朋友們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袄L本”在我們的學前教育中是一項必不可少的項目,教師通過繪本可以給孩子們講故事,讓孩子們從中學習道理,還可以利用繪本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我們在給孩子們講繪本《我媽媽》時,教師可以用比較夸張的表情和肢體語言體現“媽媽”是“廚師”時的樣子,對著鏡子變身“畫家”(化妝)時的樣子,變身“大力士”搬東西時的樣子,哄“我”開心時的樣子,唱歌、跳舞時的樣子,還有發(fā)脾氣時的樣子……以此讓孩子們融入繪本故事中。讀完故事后,可以讓小朋友們模仿一下自己的媽媽在家化妝時的樣子、做家務時的樣子等,從小朋友們身邊最熟悉的人入手,通過模仿來鍛煉小朋友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園小朋友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我們幼兒教師的支持與鼓勵,并且為孩子們提供安全和自由的空間。例如,我們幼兒園開展的“小手畫世界”活動,在活動中我們給孩子們準備足夠大的畫布鋪在操場上供小朋友們作畫。小朋友們可以小組合作畫畫,也可以自己創(chuàng)新,總之畫出小朋友們自己心中的世界就好。在繪畫過程中,小朋友們都很認真,最后完成的繪畫作品也都五彩斑斕,有的小朋友畫的是和動畫片里的人物一起生活在大森林里,有的畫的是自己長出翅膀和鳥兒并肩飛上了天空……總之,孩子們的作品都腦洞大開,充滿了成年人沒有的想象力。我們教師在點評作品時,一定要保護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可以鼓勵孩子們說:“畫得真棒”“你們筆下的世界也太漂亮了……”,以此支持孩子們自主發(fā)揮,進一步培養(yǎng)小朋友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
總之,在學前教育中,幼兒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游戲”在學前教育中的重要意義,通過游戲調動幼兒的興趣,使幼兒真正參與到游戲中,以此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