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彤 張瑾 李超
摘?要:
雷暴是撫州市災害天氣之一。為做好防雷減災服務保障,撫州市加強防雷安全專項檢查,加強防雷氣象科普宣傳,不斷推進防雷安全管理,著力構建防雷減災公共服務體系。當前面對防雷公共服務體系的認識及社會需求,防雷減災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工作開展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把握公共服務的原則,增強公共氣象服務的意識,做好防雷減災公共服務與科技服務關系協調,充分發(fā)揮防雷減災工作在地方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
撫州市;防雷減災;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中圖分類號:S1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191230041
引言
撫州市是江西東部城市,境內多丘陵,其次是山地、崗地和河谷平原,中東、南、西3面臨山,南部高而北部低。撫州市呈現出南方濕潤多雨的季風氣候,溫暖濕潤,氣候復雜多變,易出現雷電災害性天氣,年平均雷暴日數 58d,夏季雷暴天氣出現最多,約占年雷暴總日數的53%,春季次之,7—8月份雷暴日數達到頂峰。當前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現代化電子設備在社會各行業(yè)廣泛應用,并進入尋常百姓家,而且城市高層智能建筑增多,多種弱電子設備敏感性強,很容易遭受雷擊干擾引發(fā)事故,甚至威脅室內人員人身安全。因此,科學地防雷減災,已經成為現代社會重要的課題。防雷減災公共服務是氣象公共服務的一項重要工作,加快建設防雷減災公共服務體系,是建立健全公共氣象服務體系的重要舉措之一。本文分析了撫州市防雷減災工作的現狀及對防雷公共服務體系的認識及社會需求,提出進一步建設防雷公共服務體系的思考。
1?撫州市防雷減災服務現狀
1.1?開展防雷安全專項檢查,促進撫州市防雷減災工作
撫州市氣象部門在每年的雷雨季節(jié)到來前會進行專項的防雷安全隱患檢查,對本市危險化學品或易燃易爆物品生產的企業(yè),及重點單位的防雷安全設施進行專項的檢查,查看是否按照國家防雷相關標準進行日常的維護及檢測,防雷單位有沒有明確防雷安全責任人及其相安責任,防雷單位有沒有按照防雷安全工作制度制訂應急工作預案等一系列檢查。
1.2?開展形式多樣的防雷氣象科普宣傳活動
在每年的氣象日、減災日、安全生產月等時間,撫州市氣象部門會開展各種各樣的防雷科普宣傳活動,針對不同的群體,通過街頭宣傳、氣象科普知識講座、發(fā)放科普宣傳手冊、張貼宣傳畫報等形式進行宣傳。對于重點防雷單位,氣象部門會為其提供相關的防雷安全知識資料,在重要或醒目地帶制作安全生產宣傳欄目。同時氣象部門可以借助于電視、報刊、網絡等媒介來宣傳防雷安全知識,讓更多的人了解雷電特點及危害,掌握雷電天氣自救和互救技能。
1.3?加強防雷社會管理工作
對拒不接受防雷安全檢測或者經檢測不合格又拒不進行整改的,氣象行政主管部門可依照氣象法律法規(guī)做出相應的處罰。沒有依照法律法規(guī)申請防雷裝置檢測發(fā)生雷擊事故的單位或個人,將依法追究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對于那些新建的建筑物,必須開展防雷裝置的設計,由具備防雷工程建設資質的部門施工,并在工程竣工時經防雷檢測部門進行防雷安全檢測后達到合格,方能驗收投入使用。
2?對防雷減災公共服務體系的認識
公共氣象服務體系是在滿足社會公共氣象需求的前提下,保障公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向公眾提供公共氣象產品及服務的運行管理機制;是氣象部門使用各種公共資源或公共權力向政府決策部門、社會、公眾及生產部門提供氣象信息和技術的體系,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內容。發(fā)展公共氣象服務,是增強公共氣象服務業(yè)務在氣象整個業(yè)務中主導地位,實現氣象綜合實力進一步提升的必由之路。
防雷減災公共服務體系是公共氣象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合理的防雷減災公共服務體系包括政府、氣象部門、從事雷電服務的機構、企業(yè)。防雷減災公共服務體系的基本內容包括防雷減災公共服務的基本設施、政策及理論體系、公共氣象資金保障體系、公共服務人才體系、公共服務產品制作運營體系、公共服務考評體系、公共服務信息體系和公共服務創(chuàng)新體系。
3?防雷減災公共服務體系的需求
受到雷電災害的影響,供電線路、供電設備會引起接觸電壓和反擊,造成人員的傷亡,還會因受雷擊停電而導致停工、停產,從而造成重大的間接經濟損失;雷擊引起的火災和爆炸比重雖然不高,但造成的經濟損失和不良社會影響卻是巨大的。20世紀末,撫州市棉麻儲備庫、省棉麻集團公司棉麻儲備、江西化纖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由于雷擊而引發(fā)了3起重特大火災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現代化通訊網絡、計算機網絡、辦公自動化系統(tǒng)以及各類電器設備的增多,雷擊引起的通信設備、電子儀器設備占總的雷擊災害事故逐年在呈上升的趨勢。
社會各界對于防雷減災公共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多?!吨袊鴼庀笫聵I(yè)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提出了“公共氣象、安全氣象、資源氣象”理念,并明確提出要加強建設大基、地基立體化的覆蓋全國的雷電綜合探測網,并結合雷達、探空以及衛(wèi)星云圖等觀測資料,建立統(tǒng)一、實用的綜合雷電資料共享平臺,開展雷電探測試驗和資料的應用研究,為我國雷電的預警、預報方法和防護提供技術支持。雷電災害是所有氣象災害中唯一納入國家行政許可管理的災害,也是唯一有著完善全面雷電防護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的災害。
4?防雷減災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思考
4.1?把握公共服務的原則
公共氣象的本質屬性即公益性,這是建設公共氣象服務體系的出發(fā)點、落腳點及根本原則。防雷減災公共服務體系即是為公共提供公益氣象服務產品和服務,實現的是全社會成員共同的利益最大化。同時,社會的需求即公共氣象服務的發(fā)展方向。公共氣象服務要就近服務群眾的生活圈、實現信息公開化、體現出以人為本及保證人們便利性的獲取,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公共氣象服務體系的真正目的。撫州市的經濟不夠發(fā)達,因此能夠用于防雷減災公共服務體系的財政資金是有限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既要構建防雷減災公共服務體系,又無現成的模式可以借鑒學習,只能在實踐中推進,學習發(fā)達地區(qū)的經驗,拓寬思路,少走彎路。
4.2?強化公共氣象服務的意識
防雷減災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中,最離不開的是公共氣象服務的意識。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要和防災減災相輔相成,這樣才能實現共贏。因此,建立起公共氣象服務全社會的責任意識,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全社會。另外,當前,國家極度重視防災減災工作,把公共氣象服務體系的建設提到前所未有的戰(zhàn)略高度上來,政府也加大了財政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正值防雷減災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良好時機,因此,氣象部門應該抓住機遇,強化意識,順勢而為。
4.3?協調好防雷減災公共服務與科技服務的關系
防雷減災公共服務事業(yè)與科技服務不無關聯,創(chuàng)新是為了更好的發(fā)展,科技服務的迅速發(fā)展,極大地推動了防雷減災公共服務事業(yè)的進步,而防雷減災公共服務事業(yè)又是實現科技服務興旺發(fā)展的前提保障。兩者相輔相成,只有達到統(tǒng)一的認識,堅持把社會公共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共同發(fā)展。
5?結語
防雷減災公共服務體系是公共氣象服務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既有自身的個性特點,也有公共氣象服務的共性??茖W合理的防雷減災公共服務體系包括政府、氣象部門、從事雷電服務的機構、企業(yè)。只有把握了公共氣象服務的原則,強化公共氣象服務的意識,協調好防雷減災公共服務與科技服務的關系,才能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共贏。
參考文獻
[1] 吳安坤,周道剛,周文鈺,邵莉麗.貴州省防雷減災公共服務標準體系[J].質量與標準化,2017(7):45-48.
[2]敖國天,甘孝明.當代防雷現狀及未來發(fā)展格局[J].農技服務,2017,34(3):87.
[3]辛延俊.加快防雷減災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思考[J].青海氣象,2009(01):3-7.
[4]杜連書,杜丞香. 淺談農村防雷減災體系的建設[C]. S13第十屆防雷減災論壇——雷電災害與風險評估,2012:1-2.
[5]艾喜臣,宋濤. 淺談做好當前防雷減災社會管理的若干思考[J]. 黑龍江氣象,2017(2):38-39.
作者簡介:董彤(1990-),男,在職研究生,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防雷和公共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