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 鄒瓊宇 胡揚劍 楊亞琦 李建華
摘 ?要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可翻轉教學的自學資源,逐漸被師生廣泛應用。指出化工原理課程傳統(tǒng)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闡述微課對化工原理教學的促進作用,最后從學校層面、建設團隊、教師素養(yǎng)和微課評價等方面,對化工原理微課的廣泛應用提出一些建議和思考,并展望微課開發(fā)趨勢及微課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結合后新課堂教學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 微課;化工原理;互聯(lián)網+;翻轉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9)16-0101-03
Thinking and Exploration of Micro-lectures Teaching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Principles in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CHEN Gui, ZOU Qiongyu, HU Yangjian, YANG Yaqi, LI Jianhua
Abstract As a new type of reversible teaching, the self-study resource
of micro-lectures has been widely used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problems in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of the chemical engi-neering principle course are pointed, and the role of micro-lectures in promoting the teaching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principles is explained.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nd thoughts on the wide appli-
cation of micro-lecture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school level, construction team, teacher quality and micro-lectures evaluation, etc.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icro-lectures, and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micro-lectures teaching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are expounded.
Key words micro-lectures; chemical principle; Internet+; reversible teaching
1 微課及存在主要問題
近年來,微課被許多教師接受并逐漸融入課堂教學,也成為課程改革的重要手段。微課在傳統(tǒng)教學資源類型上繼承發(fā)展而來,按照教學實踐及課程標準要求,借助各種軟件制作出約10分鐘的教學視頻為表現(xiàn)形式,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學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教與學的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
微課制作環(huán)節(jié)教學設計最為重要,但當前微課普遍現(xiàn)象是形式大于內容,大多數(shù)微課設計偏重于呈現(xiàn)知識內容和技術表現(xiàn)效果,而對使用者學習過程及效果很少關注,欠缺實用性。目前,微課仍以課堂教學為載體,依附于課堂,有試圖代替課堂、忽視結合課堂與課堂整合之勢。微課制作過于關注表現(xiàn)形式,制作成本較高,偏離制作初衷,缺乏持續(xù)性,微課現(xiàn)狀不免有本末倒置之嫌。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教師需要不斷調整教育理念,改革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以滿足教育要求。微課這一教學形式也將自我完善,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為學習者提供更好的資源與服務[1-2]。
2 化工原理傳統(tǒng)教學存在問題
化工原理課程將自然科學的普遍規(guī)律應用于解決工程問題,是化學工程、制藥工程、生物工程、食品工程等諸多工科專業(yè)開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ぴ韨鹘y(tǒng)課堂教學是教師面對眾多學生、以講授為主的教學過程。課程公式多而難,學生接受理解能力也不相同,在教學中教與學存在一定問題[3-4]。
教師教法單一,課堂氣氛沉悶 ?化工原理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主要介紹單元操作原理、公式應用、設備結構與操作,內容多而枯燥。對于非化工專業(yè)課時少、時間短、授課量大,形成“教師講授多、學生參與少”的定式。學生面對大量公式和工程實際與理論的差異,普遍難以接受,缺乏聽課興趣,無法調動積極性,課堂互動效果差,氣氛沉悶。教師在教學中缺少生動具體化工生產實例,不夠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方法和思維能力。
工程思維啟發(fā)不夠,主觀能動性差 ?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師追求唯一標準答案,其會掩蓋學生的疑問與興趣,阻礙學生主體思維,學生僅會解決習題類型問題,若稍微改變或是工業(yè)實際問題便無從下手,課堂教學效果差,到課率低。學生對知識復習鞏固不到位,導致自學和綜合分析問題能力差、靈活應用知識能力欠缺。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限制,學生啟發(fā)思維和探究問題能力、設計計算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得不到提升,影響了后續(xù)學習。
學生理論基礎薄弱,學習主動性差 ?化工原理課程整體上較難,理論抽象、公式復雜、交叉學科多。非化工專業(yè)學生理論基礎相對薄弱,工程意識不強,學習主動性下降,學習效率低,學習困難更大。學生沒有接觸實際化工生產,缺乏工程觀念和實踐。另外,課程學習難度大,導致部分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隨著課程學習的深入,涉及公式增多,計算量和邏輯性更強,而學生不愿手工推導計算,對單元操作無法深層次學習。
課堂PPT教學,學生忽視重點而忙于記筆記 ?PPT課堂教學給傳統(tǒng)板書帶來諸多益處,但也減少了師生互動,過多電腦操作分散了教師的注意力,且無法很好地融入學生了解課堂狀態(tài)和學習進度,以致部分學生懈怠。教師無法準確估算記筆記時間,每頁PPT知識點多,滿屏概念公式;學生心理壓力大,產生厭學情緒,且忙于記筆記而忽視教師所講,導致學習效率低,被動接受知識,無暇自主學習探索,不利于發(fā)展其創(chuàng)造力,造成本末倒置。
3 微課對化工原理教學的促進作用
資源視角 ?微課是一種可永久存檔的學習資源,為學生自主前置學習提供了資源,學生觀看微課可進行自主學習。學生可根據(jù)自身情況,利用課余時間對相關內容反復學習,而無須擔心旁人眼光。
學生視角 ?微課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個性化學習,提高學習有效性。重視個體差異,提供了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的機會,很好地引導學生自學,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教學視角 ?微課突出了學生的主導地位,可進行先學后教的翻轉教學。微課能全面提升課堂互動,學生協(xié)作學習小組可相互學習借鑒,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質量,從而更快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和獲取信息能力,對學生成長有深遠影響。
課程視角 ?教師用專業(yè)知識和技能,運用多媒體軟件和視頻技術,制作出專業(yè)微課視頻,并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相結合,能改變整個教學流程,在內容和形式上超越現(xiàn)有教材,解決了教學時間緊和教學實踐性不強的操作性問題。
綜上,化工原理教學應結合課程建設和微課建設,以部分內容作為系列微課,如流體流型、伯努利方程、離心泵工作原理、吸收和精餾原理等;以資源的拓展解決教學課時短、學生學習時間不足的問題;以分類建設資源法解決復雜設備結構的教學重難點;以錄制視頻讓學生前置學習,再根據(jù)其反饋問題開展診斷課堂教學,嘗試先學后教的翻轉教學模式[5]。
4 微課對化工原理教學工作的要求
微課可實現(xiàn)網絡資源共享,實現(xiàn)資源效益最大化。對微課教學能否得到廣泛推廣并受到師生歡迎,如何建設更優(yōu)質微課并服務于教學等問題,在此給微課建設者一些思考與建議。
對院系層面
1)政策支持。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離不開政策支持,高校應制定微課建設的相關鼓勵獎勵措施和經費支持,將微課與課程建設相結合,可與教師各類評先評優(yōu)及職稱評聘建立關聯(lián)。
2)平臺建設。建設專業(yè)化微課平臺以支撐微課教學,開放性微課平臺可實現(xiàn)微課所有相關操作和反饋,平臺功能能滿足微課選題設計、制作管理、發(fā)布評價、應用研究等諸多需求。
3)強化培訓。加強教師信息化素養(yǎng),對教師進行微課創(chuàng)作培訓,讓教師快速掌握視頻制作技術。
4)加強研制。鼓勵教師制作微課,鼓勵跨學科成立微課小組,避免教師重復建設,進行微課技術交流及設計理念創(chuàng)新研究。
對教師素養(yǎng) ?微課所展示內容不是課程知識羅列,而是知識整合,則教師對課程教學內容要非常熟悉,能熟練掌握各類教學工具與教法,把握教學各環(huán)節(jié),能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各種問題進行教學設計。借助微信、QQ等手段,開展資源共享與交流,學生可隨時觀看教學,做到課前預復習、課上提問,豐富學習模式。教師可相互共享資源,促進自身不斷發(fā)展。若能恰當運用微課,則能更加吸引學生注意力,培養(yǎng)其創(chuàng)造力。
對微課開發(fā)團隊 ?微課開發(fā)采用協(xié)同合作模式,專業(yè)教師一般無法獨立完成,學校應培養(yǎng)一支視頻制作技術隊伍,為微課開發(fā)提供技術保障,并成立由專門教師與教育技術專業(yè)人員組成的微課創(chuàng)作部門,給予專業(yè)教師指導或輔助制作。教師提供微課教學主題、課件和設計,撰寫微課視頻拍攝、制作腳本,技術部門則完成視頻拍攝錄制及后期編輯與加工。
對微課學習者 ?學習化工原理是枯燥乏味的,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差,則要求微課內容靈活豐富、多樣化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學生應加強理論基礎學習,強化自主學習意識,在適當任務驅動下自學,以此形成一種常態(tài)化學習,培養(yǎng)“先學”能力,并自覺組建合作學習小組,在合理評價制度下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對微課教學評價 ?微課作為一類新型教學方式,采取多元化評價體系是很重要的。院校必須建立評估反饋機制,搭建全面評價體系,以提高微課資源質量。重視學生對微課的反饋,微課教學評價即評價學生學習效果,學生可通過微課交流平臺對教師教學進行匿名評價,教師及時收集意見進行教學反思,共同改正存在問題,體現(xiàn)教學過程中的學生主體地位。
5 結語
化工原理課程理論性強,學習難度大,傳統(tǒng)教學方式很難吸引學生興趣。將微課教學與傳統(tǒng)課堂有機結合,作為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下的一種補充,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對課堂所學知識進行復習鞏固和提升。各級行政部門、各類學校及廣大教師也必將協(xié)作資源以建設微課新格局。不僅如此,微課制作門檻將降低,微課開發(fā)技術漸漸成熟,制作軟件將易于操作,微課平臺增多,技術要求也日益降低,教師關注點將由技術和形式轉向教學設計與創(chuàng)意,這對于促進地方高校專業(yè)發(fā)展和教師教學能力提高,推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意義深遠。
參考文獻
[1]包春新.論微課的興起與發(fā)展趨勢[J].中國校外教育,
2017(8):118-119.
[2]樊金增,扈曉偉.淺談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合理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17):116-117.
[3]肖盟,王曉紅,田文德,等.淺議化工原理在線課程的特點及存在問題[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32):175-176,
194.
[4]潘鶴林,黃婕.淺議《化工原理》課程課堂教學[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9):232-235.
[5]劉亞,曾賢璐,胡鑫,等.“化工原理”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與教學實踐[J].化學教育:中英文,2018,39(24):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