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宏生
(桂林市琴潭實驗學校,廣西桂林541002)
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關鍵是樹立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德育觀念,強調做人的根本,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注重學生理想信念和思維方式的教育,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和習慣,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情操更多地致力于發(fā)現(xiàn)和開發(fā)蘊藏在學生身上潛在的品質,激勵并促進他們在情感、道德價值、判斷能力等諸方面的全面發(fā)展。
體育教學滲透德育的核心問題是教育學生在從事體育學習過程中,正確處理自己和他人、個體和客體的關系。在體育教學中,許多教師極易忽略對學生人格教育,做人教育以及情感和理想教育。致使課堂上經常出現(xiàn)違紀現(xiàn)象;考試中出現(xiàn)作弊現(xiàn)象;比賽中出現(xiàn)違背體育道德現(xiàn)象。我們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有志有為、德才兼?zhèn)涞娜?,才是對理想、信念、責任的升華。學會做人的基礎是責任感,教育專家認為,現(xiàn)代教育不但要讓學生學會生存,而且要讓學生學會關心他人、關心集體、關心社會、關心人類,這些都應成為我們從事體育教學工作的行動指南。
體育教學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體現(xiàn)人的合作精神方面最具說服力。通過集體項目的學習和教學競賽的開展,讓學生逐步體會到今天的事業(yè)是集體的事業(yè),今天的競爭是集體的競爭,與他人團結,善于合作的成功機會就更大。合作精神需要從小培養(yǎng),從實踐中鍛煉,從教育中獲取。因此,教師要充分挖掘體育教學蘊涵的思想精華,通過體育教學、集體游戲、體育競賽等活動,有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讓學生在集體中充分體現(xiàn)個人的價值。
奮斗精神主要是指好強的個性,競爭的意識,不服輸?shù)木窈筒粩噙M取的追求。在體育教學中,有時會遇到一些學生冬天怕冷、夏天怕熱,耐力課怕累,跳遠課怕臟,對此類現(xiàn)象,通過講述一些艱苦奮斗的事例,讓學生知道苦難是一所學校,吃苦的經歷是一筆取之不盡、不可多得的財富。讓學生明白只有自強不息,頑強拼搏,才會真正實現(xiàn)人的價值。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特點,給學生提供一個鍛煉的天地,注重培養(yǎng)其進取的品質。如通過耐久跑、跨欄跑、障礙跑、越野跑等,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堅忍不拔、敢于冒險的品質;通過球類比賽、游戲比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競爭意識;通過跳高項目教學培養(yǎng)學生勇敢果斷、勇攀高峰和敢于面對失敗、接受挫折的品質等等,這些不能只是說說而已,要具體地落實到實踐中,關鍵還要取得效果。
人文素質對一個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和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史是一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生動教材,對學生將會產生博大的精神力量、深刻的道德力量、巨大的感召力量。中西文化的碰撞和古今文化的繼承與發(fā)展,特別是中華名族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與弘揚,要求有新的中國文化精神和理念來推動人自身發(fā)展的現(xiàn)代化。因此,我們要抓住各種適宜時機,對學生進行教育。比如讓學生了解我國體育的發(fā)展史、世界體育發(fā)展史、我國參加奧運會的歷史、現(xiàn)代奧運會的起源與發(fā)展、體育與文化的關系等等,這實際上就是對學生人文素質的教育。大家都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現(xiàn)代科學、沒有先進技術,一打就垮;而如果沒有優(yōu)秀歷史傳統(tǒng)、沒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加強人文素質教育,需要從人的綜合素質和社會文化進步的高度把知識的傳授與道德精神的熏陶結合起來,促進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促使人追求自我完善,獲得全面發(fā)展。
心理素質屬于人的自然屬性,對于人的思想道德、智力開發(fā)是一種基礎因素。判斷一個人心理是否健康,通常有以下幾項基本標準:一是要具有正常的認識能力,能客觀地反映外界事物,能進行正確的判斷和推理;二是要有穩(wěn)定樂觀的情緒和積極健康的情感;三是要有正常的行為反應和良好的意志品質,有較強的耐受挫折的能力;四是要有正常的交往能力,能與周圍的人們友好相處,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五是要有一個正確的自我觀念,能實事求是地進行自我評價,保持適度的自尊自信。這些標準的實施,有賴于多種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未來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然而遺憾的是,由于我們的教育目標長期以來忽視了對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致使許多學生在心理素質的發(fā)展上處于較低水平。因此,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已成為當務之急,否則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就無法適應今后的社會競爭,在體育教學中如何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我認為:一是在教育目標中確定心理健康的內容。二是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在課堂上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特別是挫折教育)。三是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個性的健康發(fā)展。四是組織豐富多彩的體育競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頑強拼搏、競爭意識等品質。五是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真正體會到體育給他們帶來的無限樂趣,體育給他們帶來的健康,走出教室到運動場,到陽光下進行鍛煉成為他們每天學習生活中的一部分。通過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使他們變得勇敢頑強、自信、果斷、冷靜、、開朗、熱情等,從而形成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