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梅
摘 要:“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形象說明了人們獨特的情感體驗和心理活動。對于成長中的孩子,特別是特殊群體的孩子,周圍人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在他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沖擊他們的心靈,指導他們的行為。作為心理健康教師,如何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引導學生看問題,明辨是非,讓他們擁有健康的心理呢?
關鍵詞:走進;心靈;陽光
一、用真誠鑄就理解
蒙臺梭利說:“教師不僅僅是一個教師,還是一個心理學家,因為他要指導兒童的生活和心靈?!?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理解。只有走近孩子,多和他們交流,讓他們把教師當成知心朋友,從而愿意敞開心扉。心門打開了,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有聽力障礙的小新特別好動,在一次玩耍中,把腿腳不靈便的小朝推倒了,結果小朝媽媽找來非要給個說法。我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真誠地與小朝的家長進行了溝通,和小新的媽媽買了孩子喜歡的水果、玩具去小朝家里看望,得到了小朝母親的理解。大人和解了,兩個孩子也握手言和?,F(xiàn)在每天中午吃飯,小新都會主動給小朝端飯。孩子們之間的交流更多了,小朝也比以前更陽光。真誠是打開心扉的鑰匙,走近學生,了解學生,認真傾聽學生的心聲,這樣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里,讓學生在感情上接納你,愿意向你吐露心聲,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所謂親其師,信其道,便是這個道理。班里有個叫璇璇的小姑娘,有一天早上,我發(fā)現(xiàn)她戴了一副大眼鏡,就隨口夸她說:“你的眼鏡真漂亮。”話音剛落,旁邊的學生就大聲說:“老師,她得紅眼病了,會傳染的?!辫宦犨@話,小臉立馬拉了下來。為了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我打電話詢問家長。結果是璇璇不小心過敏導致眼睛紅腫,為了避免難看,才戴了眼鏡。我將真相告知了學生,順便給學生普及過敏的癥狀,并把自己過敏的經歷分享給大家,我的真誠換來了大家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大家對璇璇的理解。那位說璇璇紅眼病的學生也向璇璇真誠道歉,璇璇的臉上重新?lián)P起了微笑。每顆童心都需要教師用真心去呵護,真誠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在互相理解中同學們的友情得到了升華。
二、用關愛創(chuàng)設和諧
原蘇聯(lián)教育家贊科夫認為:當教師必備的品質就是熱愛學生。而作為心理教師兼班主任的我,更是時刻把學生放在心上,通過學生的一言一行,窺探他們的內心世界,關注他們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發(fā)展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聾生小茹戴著助聽器,也很難聽見周圍人的講話。剛入學時非?;顫?,她深受同學和老師們的喜愛,但因為手語不太好,與同學們交流有限,慢慢的小茹變得沉默,不再和大家一起玩耍,孤獨成了她的代名詞??吹剿聊蜒?,自我封閉,我內心感到十分的難受。為了與她交流,課下我常常找她談心,和她一起學習常用的手語,并且調動學生一起學手語。我的理解、關愛漸漸消除了小茹內心的煩惱和自卑。律動課上她和大家一起跳舞,實踐課上她的手工折紙蘑菇得到了大家一致好評。對于她的進步我也毫不吝惜表揚,并且告知其他學生多和她交流、玩耍,和諧、愉快的氛圍讓她放下了心中的戒備。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現(xiàn)在的她能和同學一起玩耍、一起學習,教師節(jié)還親手做了禮物送給我。
三、用關注促進成長
一個人的成長教育來自社會、家庭、學校三個方面。而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教育,與孩子心理是否健康至關重要。因此,教師的關注點不僅在孩子身上,也要關注孩子背后的教育。作為原生家庭的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與孩子相處時間最多,家長可以說是身兼數(shù)職,既要養(yǎng)孩子,又要擔負起教育孩子的任務,對孩子的成長起著最直接、最明顯的影響。每學期我都會開展家訪、班級交流會,與家長近距離接觸,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和行為動態(tài),并對家長提出合理的建議,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結合,促使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同時建立微信群,在群里發(fā)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家長一起分享家庭教育的成功案例。微信群最大的好處就在于能隨時隨地掌握孩子的動態(tài),對家長的教育隨時進行指導,拉近了教師與家長、孩子的距離,加強了學校與家庭的聯(lián)系。實踐證明,家長能夠配合學校教育,學生心理發(fā)展明顯健康、陽光,對生活充滿自信。所以,父母作為學生健康成長的中堅力量,需要家校聯(lián)手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huán)境。作為教師要更多關注孩子,關注家庭,指導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使每位家長都能重視家庭教育,共同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自強、樂觀向上的品格,培養(yǎng)孩子陽光向上的心理,為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結束語
社會在不斷發(fā)展變化,人的思維方式、心理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但不變的是如何開啟孩子的心門,走進孩子的心里,發(fā)現(xiàn)孩子的不良性格,從而因勢利導,幫助孩子擁有一個健康、陽光的心理。為他們以后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一如既往研究,用心關注,以情暖心。不斷探索,用心暖心,讓教師的形象和溫暖的語言像一縷陽光,照進孩子的心里,讓這群特殊的孩子在溫暖中成長。
參考文獻
[1] 張倩.走進學生的心靈,讓每位學生享受陽光[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教學研究),2013(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