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紅
急性心肌梗死是危重的心臟急癥,是導致中老年人心臟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生活當中我們可能遇到突發(fā)心肌梗死的患者,因為不懂急救措施,耽誤了患者的救治,釀成無法挽救的后果。那么,如果碰到這個情況要怎么辦呢?
電視劇上經(jīng)常有這樣的畫面:年近古稀的老人受了刺激,情緒激動,之后忽然間面容痛苦、手捂胸口、牙關緊閉,胸部劇烈疼痛,甚至無法站立,繼而倒地不起……這些基本上表現(xiàn)出了心肌梗死患者發(fā)病時的狀態(tài)。
在心肌梗死發(fā)作前1~2天,患者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會比以前增多,服用硝酸甘油效果不明顯?;颊咦杂X胸骨下或心前區(qū)劇烈而持久的疼痛或心前區(qū)悶脹不適,疼痛有時向手臂或頸部放射,同時伴有面色蒼白、心慌、氣促和出冷汗等癥狀。有些患者或由于心肌下壁缺血表現(xiàn)為突發(fā)性上腹部劇烈疼痛,休息和服用速效擴血管藥物不能緩解疼痛。
如果出現(xiàn)以上癥狀,患者要立刻停止任何重體力活動,躺下休息,觀察病情,平息激動的情緒以減輕心肌耗氧量。如果發(fā)現(xiàn)病勢加重,應立刻撥打“120”急救電話。
急性心肌梗死的表現(xiàn)形式多樣,有些患者以頭痛、牙痛或者腹痛就診,卻無相應臟器的病理改變,也不可忽視心肌梗死的存在。
“時間就是生命”,對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這樣的形容再合適不過。心肌梗死是因為心臟的供血血管被阻塞,造成心肌缺血壞死。血管阻塞后心肌大約30分鐘開始壞死,6~8小時完全壞死,在這期間越早打開阻塞的血管,存活的心肌就越多。
其實,如果心肌梗死能在1小時內得到有效施救,康復后患者可以跟正常人一樣;但如果在一個半小時后搶救,心肌將出現(xiàn)壞死,且時間越長,心肌壞死越多。但遺憾的是,在我國心肌梗死的救治過程中,院前急救往往是延誤最久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颊叩拇笠?、家屬的疏漏、社區(qū)條件不完善、院前到院內的對接延誤等一系列因素讓醫(yī)生們愛莫能助。
第一步:讓患者穩(wěn)定情緒、安靜休息,避免受刺激。如果患者當前正在運動或正在勞動,應立即停止。如果患者情緒激動,一定盡力讓他恢復平靜。情緒激動和活動會造成心臟耗氧量增加,有些患者正是由于激動、緊張、憤怒等激烈的情緒變化而誘發(fā)心梗的。
第二步:為患者選擇一個他感覺舒服的體位,這么做是為了保證呼吸順暢,使腦供血充足。
第三步:家中如果常備氧氣,立即讓患者吸氧,每分鐘3~5升。
第四步:根據(jù)具體情況讓患者嚼服阿司匹林100~300毫克,但有出血性疾病病史禁用。也要提醒有老年人的家庭,家中常備一些急救藥品,比如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
第五步: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隨時做好心肺復蘇準備。
若身邊無救助者,患者本人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在救援到來之前,可深呼吸,然后用力咳嗽,這是有效的自救方法。
遇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周圍的人千萬不要隨意移動患者!更不能扶患者走動。因為這么做會增加心肌的耗氧量,為心臟增加額外負擔,很可能造成心肌梗死面積繼續(xù)擴大,加重病情,引發(fā)猝死,這就是“好心幫倒忙”了。
如果有人急性心肌梗死發(fā)作倒地,是不是碰都不該碰一下?這也不對,為患者選擇一個他感覺舒服的體位非常有必要。
如果患者呼吸困難,那就讓他坐著,雙腿下垂,體位盡量舒適。這樣做是為了減少腹腔臟器對肺部的壓迫,使肺通氣量不至于進一步減少,更重要的是,可以減少心臟回流的血量,從而降低心臟負荷。
如果患者血壓下降,甚至休克了,就讓患者平躺,撤掉枕頭,同時注意保暖,也要防止因患者嘔吐導致的窒息。
如果患者意識突然喪失、呼吸停止,立即進行心肺復蘇。
如果患者既呼吸困難,又血壓下降、出現(xiàn)休克,這種狀況比較特殊。平躺會使患者呼吸困難加重,坐起來會使腦供血進一步減少,甚至意識喪失,只能讓患者取半臥位,根據(jù)情況隨時調整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