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善禹
(長春理工大學,吉林 長春 13002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背景下,大學生理想信念培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與理想信念。因此,明確當前的大學生理想信念現(xiàn)狀,并積極探索有效的培育路徑,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完善與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都是極為必要的。
當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普遍存在著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由于受西方文化的滲透與市場經(jīng)濟的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念與社會觀念都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很多大學生出現(xiàn)了政治信仰迷茫的現(xiàn)象,在自身的理想信念樹立過程中,嚴重忽略了政治信仰的促進作用與引導作用,進而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很多大學生政治信仰與政治理想的缺失。第二,由于理想信念相對來說比較抽象化,學生在對理想信念進行理解以及自身的理想信念樹立階段,很容易受到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導致其在實際的理想信念形成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對自身價值認識不清晰以及對自身定位不夠準確的現(xiàn)象,理想信念相對較為模糊。第三,很多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嚴重不足,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通常過于注重對各種物質(zhì)利益的追求,在針對具體問題進行思考與選擇時,也通常以自身的利益作為思考的重點,嚴重忽略了他人與集體的利益,使其在理想信念的樹立與實際發(fā)展的過程中,通常表現(xiàn)出很大程度上的功利主義與利己主義。
(一)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論課
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大學生理想信念培育的主要陣地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開展形式,對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培育有著極為關(guān)鍵的促進作用。一方面,在進行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培育時,應充分發(fā)揮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引導作用,通過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學生的理想信念培育工作合理的融入到日常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活動中,有效加強高校思政課的開展實效性,促進學生理想信念的正確樹立。另一方面,由于運用思政課開展學生理想信念的培育工作,通常對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有著較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教師需要具備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還需要教師掌握有效的思想政治教學方法。因此,高校思政課的教師應在不斷的交流與學習中逐漸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進而使教師可以在實際的思政課教學工作中,充分發(fā)揮出教學的藝術(shù),提高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參與熱情與參與積極性,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念與理想信念的形成[1]。
(二)發(fā)揮校園文化的引導作用
充分發(fā)揮出校園文化的引導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完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高校的學生理想信念培育水平。一方面,高校在進行學生理想信念的培育時,應充分利用校園文化對學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引導價值,積極創(chuàng)新校園文化的開展形式,豐富校園文化的開展內(nèi)容,以有效運用校園文化培育學生的理想信念。例如,高??梢猿浞掷谩拔逅那嗄旯?jié)”以及“一二九活動”等青年文化主題日,開展各種文化宣傳活動以及主題教育活動,以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念與理想信念,進而使校園文化可以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發(fā)揮出更為顯著促進作用。另一方面,高校還應積極結(jié)合理論實踐,與社團開展學生的理想信念培育工作,以有效利用理論社團與學生溝通的便捷性與直接性,使理想信念培育工作可以更為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提高學生理想信念培育工作的科學性與針對性[2]。
(三)創(chuàng)新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培育形式
想要有效優(yōu)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育學生的理想信念,創(chuàng)新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培育形式尤為必要。一方面,高校應積極注重理論與實踐的合理結(jié)合,將理想信念培育工作充分的融入到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中,通過搭建學生實踐平臺,使學生可以真正的融入到實際的社會實踐中去,進而在有效開闊學生視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同時,使學生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可以對自身的價值有一個更為準確的認識。另一方面,高校還應積極創(chuàng)新學生理想信念的培育形式,充分結(jié)合各種新媒體平臺開展學生理想信念的培育工作。例如,高校可以通過注冊高校微信公眾號、高校官方微博賬號、以及各種短視頻賬號,并定期發(fā)布各種宣傳信息,有效豐富理想信念的培育模式,加強理想信念的培育效果。
綜上所述,高校應充分明確當前的學生理想信念現(xiàn)狀,并結(jié)合學生理想信念中存在的問題,科學利用思想政治理論課、積極發(fā)揮校園文化的引導作用、以及注重創(chuàng)新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培育形式,以有效完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念與理想信念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