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承受能力是影響投資決策的一個重要因素。一般來講,風險承受能力的評估,除了考慮個人的投資經(jīng)驗之外,還和收入、年齡、資產(chǎn)狀況、家庭情況等客觀因素密切相關。
收入是一般家庭投資理財資金的主要來源,它與風險承受能力是成正比的。一方面,收入的穩(wěn)定,可以確保投資資金的穩(wěn)定;另一方面,收入越高,能夠配置的家庭保障越全面。減少了家庭保障方面的后顧之憂,我們承擔風險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所以說,收入越穩(wěn)定越高,風險承受能力越強。
年齡是與風險承受能力成反比的一個影響要素。道理很簡單,年齡越大,可能面對的風險更多,例如健康風險、失業(yè)風險等。尤其是老年人,因為身體健康程度逐漸降低,退休后又不能通過工作來賺取更多的收入,所以他們需要做好全面的養(yǎng)老保障來控制風險,也更重視安穩(wěn)的生活狀態(tài)。一般來講,老年人更適合相對保守和穩(wěn)健的投資產(chǎn)品。
即使是收入和年齡不相上下的家庭,如果資產(chǎn)狀況不同,風險承受能力也不同。打個比方,小巴和小李兩人的工資相差不多。小李因為家庭條件好,年紀輕輕就有房有車,而小巴是個“無產(chǎn)階級”,小巴更愿意每月抽出一部分的工資放入來進行基金定投,而不會去直接投資股票,因為小巴實在沒有精力去進行大量的股票分析,也承擔不起過高的風險。
影響風險承受能力的因素很多,每個人能夠承擔風險的能力不盡相同。我們需要結(jié)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產(chǎn)品,另一方面,也可以試著去提高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那么,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呢?
1.加強對自我以及風險的認知。對自我的認知,也就是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衡量風險承受能力需要考慮比較綜合的因素,我們可以通過做風險承受能力測試問卷來進行判斷。比方說,在投資之前,有很多平臺都會先讓我們進行風險承受能力測試,再根據(jù)測試結(jié)果來推薦合適的產(chǎn)品。
2.去改變影響承受能力的因素。隨著收入、年齡等因素的變化,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也在發(fā)生改變。從這個方面來看,可以通過個人的行動去改變影響因素。比方說,收入是可以改變的,那么不妨嘗試去積極開源,通過增加家庭收入來增強承擔風險的能力。
3.積累投資經(jīng)驗。對于普通人來說,進入新的領域,總是存在很大的冒險。所以,經(jīng)驗更為豐富的老手相對來講風險承受能力就更高。多實踐,逐步積累投資經(jīng)驗,也是提高風險承受能力的一大重點。比如被稱為“懶人投資”的基金定投,長期來看就是一種風險適中、收益穩(wěn)健的投資方式。
參謀提醒
日利率、月利率、年利率你會算嗎
在申請貸款時,貸款利率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各家貸款機構(gòu)的計算方式不一樣,所以搞清日利率和年利率之間的轉(zhuǎn)換十分必要。
年預期年化利率,指一年的存款預期年化利率。
所謂預期年化利率,是“利息率”的簡稱,就是指一定期限內(nèi)利息額與存款本金或貸款本金的比率。通常分為年預期年化利率、月預期年化利率和日預期年化利率三種。年預期年化利率按本金的百分之幾表示,月預期年化利率按千分之幾表示,日預期年化利率按萬分之幾表示。
央行基準預期年化利率是年預期年化利率,比如5年期以上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是6.55%,是指每年預期年化利率為6.55%,并不是指5年的總預期年化利率。
民間借貸常說的幾分利,如沒特別說明,通常是指月預期年化利率;1分利即月預期年化利率1%,算成年預期年化利率就是12%。
日利率怎么換算成年利率?
年利率除以360換算成日利率,而不是除以365或閏年實際天數(shù)366。
換算公式為:年利率=月利率×12(月)=日利率×360(天),月利率=年利率÷12(月)=日利率×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