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楊
(吉林市滿族博物館,吉林 吉林 132011)
隨著我國經(jīng)濟地快速發(fā)展,博物館的建設規(guī)模也越來越大。文物管理是指對物質的保存。文物具體有兩個特征,由人類創(chuàng)造或與人類息息相關并成為歷史的遺存。但是由于文物的特征導致文物并不容易被很好的保存,而博物館正是保護文物一個很好的平臺。博物館里的工作人員應該明確自己的職責,并且明白文物保護的重要性,了解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將文物流傳下去。
管理制度在文物保護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制度是一切工作開展的前提。但是現(xiàn)在博物館的主要問題在于管理制度不夠完全,需要進一步的完善。我國博物館的文物保護制度確立時間相對于其他國家較晚,導致在早期大家并沒有認識到保護文物的重要性。并且國家在文物保護方面投資力度不大,導致有關的文物保護措施無法開展。我國歷史悠久,文物都經(jīng)過千年的洗禮流傳到現(xiàn)在。但是文物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保護起來也相當復雜。因此這些文物的保護更需要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來約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文物保護工作開展,從而使文物更好地被保護流傳下去。
從文物保護的實際情況來看,目前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專業(yè)水平素質較低,并且有很多工作人員都是從其他工作中跳槽過來的,這些工作人員缺乏相應的專業(yè)知識。這樣導致工作人員在工作時形不成體系,在進行文物管理時比較混亂,導致文物保護工作無法更好地開展,無法對文物進行更好的保護。并且由于工作人員不是專業(yè)人員出身,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保護文物的責任心,工作人員在檢查文物時對文物的檢查力度不夠,檢查也不夠仔細,缺乏耐心和細心。
我國的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起步較晚,在很多方面都有一定的缺陷,管理制度的不夠完善更是一個需要嚴肅對待的問題。因此要想將文物工作做到更好,就必須建立健全博物館的管理制度,并且根據(jù)博物館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不可盲目照搬其他圖書館的管理制度,在制定制度后并要根據(jù)日常工作的進行來對管理制度進行進一步的細化。保證博物館一切工作都有條有序的完成,管理制度也應明確規(guī)定每一個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這樣可以確保當問題出現(xiàn)時能有專人來解決。所以只能當制度完善后,文物保護工作才可以更好更快地開展。
在博物館的文物保護工作中,基礎設施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文物的安全程度和保護水平。因此對于國家和博物館相關人員應該對基礎設施的重要性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并且完善基礎設施,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為了將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落實好需要一些完備的基礎設施,國家應該在相應方面給予一定的物力和財力的扶持,我國博物館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資金不足,導致某些文物保護工作由于缺乏基礎設施無法正常開展,只有當博物館的硬件設施足夠好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減小對文物的損壞。第二,國家應該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具體途徑可以通過媒體來加強對民眾的宣傳工作,讓民眾充分了解保護文物的法律法規(guī),在全社會中形成一種不損壞文物并且保護文物的氛圍。同時更有利于民眾對館內工作人員的監(jiān)督,使工作人員在對待工作時更加的耐心細心,提高工作效率。第三,應該充分利用科學技術來保護和盡可能地修復文物,用科學的方法來管理和保護文物。
綜上所述,文物古跡對于所有人來說都是一筆無價的財富。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損壞一點,就會少一點。博物館是存放文物的重要場所,因此在參觀時應遵守相關的管理規(guī)定做到不損壞文物。對于管理人員來說一定要認識到工作的重要性。要從根本上解決文物保護的問題,就要做到完善基礎設施,建立健全相應的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規(guī)。只有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來保護文物,才能讓文物真正的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