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龍
摘 要:新課改后,更加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而學校教學的各門學科也正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數學是一門要求學生邏輯思維較強的學科,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課程內容與學生特點,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而情境教學法就是其中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積極作用;小學數學教學;運用策略
數學是一門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學科,這門學科要求學生有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只有這樣,學生在面對問題時才會有自己的思維,從而積極處理。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是學生真正學習數學的基礎階段,這個時期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關鍵時期,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真正理解學習數學的意義所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的數學學習是教師的“滿堂灌”與學生的機械式練習,在這樣枯燥乏味的學習模式下,學生完全復制教師思維方式,逐漸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而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中的運用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以往課堂教學的弊端。因此,教師應該認識到情境教學方法的好處,并整理出一套適合學生的情境教學方法。
一、情境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好處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其對一切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與求知欲望,教師合理的引導在課堂教學中事半功倍。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當摒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不斷成長,情境教學法則滿足這一要求。教師通過運用情境教學法教學,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學習氛圍活躍。除此之外,教師以這樣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復雜抽象的問題直觀化,使學生真正意識到課堂教學的意義所在,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質。
二、將情境教學法運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策略
1.以生動形象的故事情節(jié)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對于小學生來說,如果教師一上課就進入正式的講解階段,那么,枯燥乏味的數學公式、概念、算式、應用題等,則會令其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即使教師講得再全面也無濟于事。因此,教師針對這一問題要合理解決。在備課時,教師應結合學生與教學內容的特點,在課堂教學時,以學生最喜歡的故事情節(jié)導入。這樣一來,學生跟隨教師一起進入故事情節(jié)中,便會想象本節(jié)課是否與這一故事有關,心中充滿好奇心,積極主動地去探索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一教學方式尤其適合班主任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通過這樣的方式,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消除學生心理隔閡,從而使課堂教學意義更加明顯。
例如,在教學“觀察物體”時,教師首先為學生講一個故事:光頭強有一個木箱子,一天熊大、熊二發(fā)現了這個箱子,熊大說這個箱子是正方形的,熊二說這個箱子是長方形的。后來,光頭強說熊大、熊二說得都對。接著教師提問學生:請問同學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呢?學生通過討論回答后,教師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多角度展示物體,從而使學生明白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會看到不同的形態(tài)。接著,教師便可以引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
2.理論聯系實際,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索意識
小學數學是一門教師通過數量關系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對學生進行教學的學科。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課堂教學的實際意義是為了保證考試成績和升學率,其形式則是教師反復講,學生重復練習。久而久之,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認為數學學習的意義就在于計算大量數據。而作為教師,針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則需要積極改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相聯系,一方面使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另一方面,潛移默化地使學生認識到數學教學的意義所在。在此基礎上,學生便會更加積極地去探索,去自主學習所學內容,從而激發(fā)其對各方面知識的自主探索意識。尤其作為班主任要定期開展一些社會實踐類活動,使學生感受生活中蘊含的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千克 克 噸”時,教師首先明確本節(jié)課需要學生掌握的是單位之間的換算:1千克=1000克,1噸=1000千克。其次教師利用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幫助學生認知重量的概念。蘋果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物體,教師在教學時則可以取適量蘋果讓學生自己去掂量,然后用電子秤稱量。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便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重量的概念。
3.合理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使課堂教學更加直觀、生動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信息技術逐步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其中最常用的則是多媒體設備。通過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教師將一些抽象概念通過多媒體畫面為學生呈現出來,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化,便于學生理解掌握。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一些類似于動畫畫面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興趣,使學生身臨其境,從而升華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周長”時,三年級學生對這一概念并沒有深刻的認知。而針對這一問題的解決,教師則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舉例,使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周長的概念,從而為教師教學奠定基礎。
總之,情境化教學有助于學生更加有效地掌握數學知識,使課堂教學不再單一而局限,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從而達到培養(yǎng)其綜合能力與素質的目標。但是,作為教師要嚴格把握教學進度與課堂紀律,除此之外,教師要明確情境教學法是對教師教學的輔助,教師不能本末倒置,不能過分強調教學形式而忽略教學本質。只有這樣,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才會最大限度地彰顯其意義。
參考文獻:
[1]蔣艷.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J].理論文學,2014(6).
[2]盧金珠.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6(6).
[3]羅建梅.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高效運用[J].新課程,2016(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