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終身教育局局長保羅·朗格朗在《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崩献诱f:“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以漁?!爆F(xiàn)代社會,新型的教育方式,要求老師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育模式,擺正自己的位置,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而這也是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趨勢。
一、以偏概全
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點說成是所有同類事物所具有的特點,即以部分替代整體,以局部替代全局,以個別替代一般,從而使考生作出錯誤的判斷。做題時,要特別注意重要詞語前邊的修飾與限制詞,例如“一些”“有些”“幾乎”“除……之外”“到……為止”“絕大多數(shù)”“全都”“全部”“有時”“主要”“多”。
如:2014年山東聊城中考說明文閱讀《昆蟲般大小的機器人》第1題,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大型機器人的發(fā)動機沉重昂貴。
B.許多微型機器人通力合作,其功用是一般機械無法比擬的。
C.機器人微型化的主要問題是動力問題。
D.微型機器人的批量生產(chǎn)不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分析:分析選項,對照與選項有關的段落,找出不同之處。文中說“機器人微型化的另一個問題是動力問題”,“另一個問題”并不一定是“主要問題”,故選C。
又如:《朗讀有助于記憶嗎》文段閱讀,選出下列對選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A.選文第①段末尾的兩個問句,能引起讀者思考,領起下文。
B.實驗發(fā)現(xiàn),視覺呈現(xiàn)條件下,發(fā)音相似的字母容易發(fā)生混淆,而形狀相似的字母則很少混淆。
C.根據(jù)“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規(guī)律,學習半小時之后,遺忘率就會達到40%。
D.改善記憶力,除了朗讀以外,還有一些方法,如利用大腦覺醒狀態(tài)的時間規(guī)律,組織有效的復習等。
分析:根據(jù)題干,可知解答此題的閱讀范圍在第9自然段。根據(jù)文中句子“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規(guī)律,學習半個小時之后,遺忘率就會達到40%左右”而選項是“達到40%”。以上2道題,所選選項都是以個別替代一般,以偏概全,迷惑學生,以致不夠細心的學生難以做出正確的答案。
二、張冠李戴
解釋概念,或轉(zhuǎn)述文意時,故意弄錯對象,把甲的特點說成是乙的特點,迷惑考生。
例如2012年廣東省中考試題《“毒膠囊”有多毒?》一文,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六價鉻是人見人厭的化學元素,它有很強的生物毒性,長期接觸容易致癌,對皮革中六價鉻的含量要求最嚴格的是德國。
B.某些企業(yè)將皮革廢料通過生石灰浸漬膨脹等手段處理后,熬制成工業(yè)明膠,賣給藥用膠囊生產(chǎn)企業(yè),以替代藥用明膠。
C.“毒膠囊”的毒性難以檢測,原因是工業(yè)用鞣制試劑不純,不可避免地含有六價鉻,以及三價鉻和六價鉻在使用和保存中可以互相轉(zhuǎn)化。
D.本文條理清楚,先介紹“毒膠囊”的由來,接著說明其危害,最后教給人們辨別的方法。語言簡明、準確。
分析:根據(jù)第5段“準確評估工業(yè)明膠的健康風險比較困難,原因有兩個,第一,鞣制雖然使用的是三價鉻,但是工業(yè)用鞣制試劑并不純,不可避免地含有六價鉻;第二,毒性較小,三價鉻和毒性劇烈六價鉻在使用和保存中可以互相轉(zhuǎn)化”來分析,C項說明內(nèi)容張冠李戴,是錯誤的。
三、因果顛倒
原文:有這樣一種假說:冬眠是一種高度發(fā)達的機能。冬眠的哺乳動物雖然與人類一樣都是溫血動物,但是它們在更寬范圍的調(diào)節(jié)性上獲得了進化,例如在體溫調(diào)節(jié)上,就要比非冬眠動物強。
傳統(tǒng)認為,哺乳動物冬眠的奧秘在于心臟。無論冬眠動物,還是非冬眠動物,甚至人類,其心臟工作的原理是相同的。當鈣離子流進心臟的細胞時,就引起心臟收縮;當鈣離子隨即排出細胞時,心臟又開始舒張。但是隨著溫度的降低,非冬眠動物的心臟細胞排除鈣離子的能力明顯降低。從而使心臟的舒張越來越困難,最后導致死亡;而此時冬眠動物的心臟細胞則完全與此相反。因此心臟細胞調(diào)節(jié)鈣離子濃度的機制,是冬眠時心臟正?;顒拥年P鍵所在。
后來的研究證實,心臟細胞的這種變化還不是冬眠的根本原因,科學家們推測冬眠最終是由動物體內(nèi)的遺傳基因控制的。然而,人們卻一直沒有發(fā)現(xiàn)這種遺傳基因。直到最近,日本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在美洲松鼠等冬眠動物的血液中存在一種特殊的蛋白質(zhì)HP。HP只能在冬眠動物身上找到,并與冬眠同步出現(xiàn)。這表明,HP在冬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題目:按照傳統(tǒng)的看法,下列對動物冬眠時心臟工作原理的解說,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隨著溫度的降低,心臟細胞排除鈣離子的能力也相應提高。
B.當心臟收縮時,鈣離子就流進心臟細胞;當心臟舒張時,鈣離子就從心臟細胞中排出。
C.即使在低溫條件下,心臟仍能保持在非低溫條件下收縮和舒張的原狀不變。
D.心臟細胞排除鈣離子的能力明顯增強,從而使心臟的收縮也隨之增強。
分析:B選項就是顛倒了因果關系。因為原文第二段指出“當鈣離子流進心臟的細胞時,就引起心臟收縮;當鈣離子隨即排出細胞時,心臟又開始舒張”,這是所有冬眠動物和非冬眠動物的“心臟工作原理”,而B選項卻把它說成是“當心臟收縮時,鈣離子就流進心臟細胞;當心臟舒張時,鈣離子就從心臟細胞中排出”。B項顛倒了鈣離子出入與心臟張縮的因果關系。
又如:《甲骨文解謎》文段,下列解釋,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在甲骨文中,所謂“戴帽子的”和“不戴帽子的”“王”字,是指“王”字最上面有沒有一橫。
B.羅振玉通過比較《說文解字》的古文“王”字和金文“王”字,釋讀出了甲骨文的“王字”。
C.對于“王”字的形體構(gòu)造有種種說法,最后吳其昌提出“王”是斧鉞的形象,才解決了這一問題。
D.古代只有氏族社會的軍事首領才擁有斧鉞,所以人們采用像斧鉞之形的“王”字來表示軍事首領。
分析:D項“古代只有氏族社會的軍事首領才擁有斧鉞”錯。原文在第三段:“‘王字像斧鉞之形是因為‘王這個稱號是從氏族社會的軍事首領演化來的,國家出現(xiàn)以后,才成為最高統(tǒng)治者的專名。而斧鉞正是軍事統(tǒng)率權的象征?!绷硗?,前后分句也沒有因果關系,并不因為擁有斧鉞,所以才用“王”字表示軍事首領。該項曲解文意且強加因果。
四、無中生有
原文沒有相應的表述或暗示,選項某些內(nèi)容是命題者硬加進去的。即不從文章出發(fā),無中生有,或在相關信息中添加望文生義的理解,并與正確信息雜糅在一起,原文中本無此意,而憑空捏造出這種說法。
例如,根據(jù)上文“有這樣一種假說:冬眠是一種高度發(fā)達的機能”,文段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雖然冬眠只是冬眠動物的一種機能,但是從人類治療疾病和宇宙旅行等需要來看,研究人的冬眠還是有重大意義的。
B.由于在美洲松鼠等冬眠動物體內(nèi)找到了控制冬眠的遺傳基因,因此人們對冬眠奧秘的傳統(tǒng)解釋產(chǎn)生了懷疑。
C.人在睡眠時體溫降低、心跳放慢,這雖然不能認為就是冬眠.但是對研究人類實現(xiàn)冬眠具有重要的啟示。
D.身體碩大的熊跟人之間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熊冬眠的遺傳基因一旦得以破澤,人的冬眠就有可能實現(xiàn)。
分析:選項B“由于在美洲松鼠等冬眠動物體內(nèi)找到了控制冬眠的遺傳基因,因此人們對冬眠奧秘的傳統(tǒng)解釋產(chǎn)生了懷疑”就是無中生有。因為從原文第二段看出,科學家們認為傳統(tǒng)的關于冬眠的奧秘的解釋,只是沒有觸及冬眠的根本原因從而推測冬眠最終是由遺傳基因所控制的??茖W家的新發(fā)現(xiàn)只能說明他們的認識深化了一步,并不能說明他們懷疑或否定傳統(tǒng)的對冬眠奧秘的解釋,所以,選項B屬無中生有。
說明文命題錯誤選項的設置方式除了以上四種以外,還有答非所問和偷換概念等等。教師在教學生學會做說明文選擇題時,要注重學法傳授,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還要讓學生自己去進行閱讀實踐,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從中得到營養(yǎng),并能提高課堂效率。
責任編輯 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