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怡芳 吳簫簫
“微課導學”是將微課教學與導學案融合在一起的一種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微課導學”最先是廣州市教育信息中心王同聚在《“微課導學”教學模式構(gòu)建與實踐——以中小學機器人教學為例》一文中首次提出。通過“微課導學”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微課課堂與傳統(tǒng)課堂相比,信息化手段更多、形式更加靈活,這非常符合語文教育改革的要求。
一、微課導學模式實施前的調(diào)查
在未引用微課導學模式之前,本人運用問卷星平臺向本校語文老師發(fā)布了調(diào)查問卷。調(diào)查問卷中的1-2題調(diào)查基本情況,3-6題調(diào)查課堂基本情況,7-8題是對課堂情況的分析。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本校大部分的語文老師教齡都很長,但上課的時候都會用多媒體,雖然課件不算太精美,但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水平,對微課有所了解。普遍認為影響語文教學效果的原因是學生基礎不夠好、課堂注意力不集中和學生專業(yè)不相關,不聽、不喜歡語文等原因。老師也有所思考:應該以生為本,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加強課堂趣味性。
接著運用問卷星平臺隨機發(fā)放學生版問卷。學生版的調(diào)查問卷中的1-3題調(diào)查基本情況,4-5題是對課堂情況的調(diào)查,6-8題是對課堂效果的調(diào)查。學生普遍認為語文課堂有趣,能擴大視野,95%的同學認可現(xiàn)在學習語文是有用的。喜歡老師使用多媒體上課,過半的同學表示會完成課堂預習作業(yè),對語文教學較配合。同時,45%的同學表示語文課還可以改進,再多一點視頻導入。(圖1)
根據(jù)本校學情和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學生更加喜歡活潑生動的授課方式,因此,“微課導學”教學模式非常符合在本校實施。
二、微課導學帶來的教學模式變化
(一)課前明確教學重難點,精心選擇微課題目
1.明確教學重難點
與普通高中生相比,同樣的課文,中職生有不同的教學要求,應根據(jù)中職學校的學情制定有針對性的學習目標。本校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文化背景不一。他們的動手能力較強,喜歡游戲,較為活潑。但是相對來說學習基礎不太好,文學常識較少。與人溝通用詞不準確,語言表達較弱。閱讀量少,背誦能力較弱。學習的動力不強,課時較少?;诖?,為了順利開展語文教學,課程難度、預習和微課內(nèi)容尤為重要。
2.精心制作微課
微課的內(nèi)容可以是導入、輔助知識點講解、課后延伸拓展。比如為了讓同學們快速進入情景,在《林黛玉進賈府》一課的教學中制作《林黛玉進賈府——林黛玉的前世今生》;為了突破教學難點通感,在《荷塘月色》一課制作《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修辭手法之通感》的微課,在《南州六月荔枝丹》一課制作《談說明順序》的微課;為了鞏固知識,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課制作《蘇軾詞的豪放風格》;為了突破朗讀問題,在《雨巷》《將進酒》等詩歌一課制定了誦讀指導的微課,等。
(二)課中注意提高學生積極性,加強互動
1.提高學生積極性
“微課導學”能夠集中學生課堂上的注意力,但是老師在講解課文時要降低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
比如在講授《師說》一文時,首先在課前制作一個寫作背景的微課視頻,課前放在班群供學生下載,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文言文理解對學生很有難度,因為文言文篇目較長,學生比較缺乏耐心,理解不了其中的含義。課中,采用任務驅(qū)動法。讓同學們先將不懂的字詞找出來,通過小組討論得出組內(nèi)結(jié)論。接著讓發(fā)言代表上臺總結(jié)。老師根據(jù)各組發(fā)言情況,將給予平時分獎勵,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同學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2.加強互動
“微課導學”教學模式在利用微課視頻的基礎上,加強了老師與學生的交流溝通。以《致橡樹》微課導學為例,愛情是人類一個永恒的話題,但是中職學段的學生思想、心智還不成熟,對愛情懵懵懂懂,有著美好的向往,所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非常重要。為了突破教學難點,首先課前組織同學們寫一寫自己心中的另一半。然后老師加以引導進行一次簡短的訪談,做成微課的形式,將自己內(nèi)心對另一半的向往表達出來,課堂上進行播放。
3.概括知識點
在中職學段學生接觸到的經(jīng)典文章較少,所以必須在每一種題材講完后給學生總結(jié),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以《念奴嬌·赤壁懷古》微課導學為例,一個精簡的微課,比如宋詞的簡介、蘇軾的生平簡介,可以幫助學生快速完成預習作業(yè)。另外,有利于推進課程進度。因為學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可以直觀地理解知識。課后將《蘇軾詞的豪放風格》的微課上傳到班級微信群,讓同學們有更深的理解。在課堂上的知識拓展要給同學們對比總結(jié)懷古詩詞的特點。
(三)課后學生反饋,布置相關作業(yè)
比如在《荷塘月色》中,其中一個教學目標是讓同學們理解通感的修辭手法。在觀看《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修辭手法之通感》的微課,并聽完老師講解關于通感的分析描寫之后,完成作業(yè):①分析詞語:搖曳的音調(diào)、表情冷漠、一彎寒月、歌聲甜美。②學以致用,比如請同學們?yōu)槟骋簧唐穼戇\用到通感的廣告詞。以德芙巧克力為例,它的廣告詞是“牛奶香濃,絲滑感受”,此處就使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
三、微課導學模式實施后的問卷調(diào)查
在使用微課導學后一段時間再次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教師版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老師都有在用微課輔助教學,制作的微課都有獨特的功用,或?qū)胄抡n,或輔助講解知識點,或拓展知識,或預習、復習,時長大概是3~5分鐘,或者5~8分鐘,較短小精悍。(圖2)
在教學效果上,微課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解決了教學重難點,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但有30%的老師認為制作微課增加了教學負擔。(圖3、圖4)
另外,70%的老師覺得在微課制作時遇到的最大困難是電腦技術(shù)還不夠好。(圖5)
再次分析學生的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在使用微課導學后,81%的同學都喜歡微課課堂,普遍期待下一節(jié)語文課。60%的同學表示較大程度地提高了學習興趣。微課有效地提高了上課的注意力(82%)與學習效率(77%),同時學生表示還有地方可以改進,比如說微課的質(zhì)量、內(nèi)容等。(圖6)
四、對微課發(fā)展提出的新要求
通過前后的數(shù)據(jù)對比可知,“微課導學”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有助于讓學生在預習的時候抓住關鍵,明白自己的不足之處。在上課時能集中注意力聽講核心知識點,微課視頻能夠更加直觀地講解知識點,同時,微課能隨時隨地播放,突破了時空的限制。課后的作業(yè)多元化,更能發(fā)揮學生的特長,達到多元化評價的目的。
[本文系廣東省教育教育技術(shù)中心“十三五”教育技術(shù)專項課題《微課導學教學模式在中職語文的應用研究》(立項編號:gdjyzy2017212)中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陳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