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番禺區(qū)北師大南奧實驗幼兒園 李業(yè)淳
對每一個人來說,3~6歲的幼兒期都是一個相對特殊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內(nèi),幼兒一般天性好動,對身邊環(huán)境的好奇處于頂峰狀態(tài),面對任何陌生的事物都會產(chǎn)生親自接觸的想法。而這正是幼兒容易受到傷害的原因。一方面,幼兒本身的身體素質(zhì)相對較差,抵抗能力、免疫能力都很弱,力量強度不夠,跑跳的能力也不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進行體育鍛煉活動時,很容易就會磕傷碰傷,對身體造成傷害。另一方面,對于危險的認識和感知能力的缺乏也是幼兒容易在日常生活和體育鍛煉中受傷的主要原因。因為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少,所以在這一階段很難對危險和傷害有一個立體的感知,再加上幼兒園以及家長對幼兒安全教育的缺失,使得幼兒在進行體育鍛煉時,對于那些可能會對自己造成傷害的項目和行為的警覺性不高。
要培養(yǎng)、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就要讓幼兒自身對相關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意識到體育活動中的危險會對自己身體造成的嚴重后果,讓幼兒能夠提高警覺性,主動對這些危險行為做出避讓,并且學會自我保護。幼兒園有必要開設安全知識的課堂,讓幼兒從小學會自我保護。但是考慮到幼兒自身的理解能力的限制,幼兒園在開設安全知識課的過程中也要注意教學方式。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小游戲,創(chuàng)設一些簡單的場景,讓幼兒在產(chǎn)生興趣的前提下,參與安全知識課堂。同時這些小游戲還要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參考幼兒在體育鍛煉活動中的真實情景,例如,教師可以提出在做操的時候摔倒該怎么辦,在跑步時因為擁擠而摔倒該怎么辦等常見的例子,通過教師的親身演示,讓幼兒學會如何應對這些危險,并且讓他們知道摔倒之后可能造成的后果,讓幼兒在進行體育鍛煉時能夠提高警覺,同時還要教會幼兒一些應對傷害的方法,以便出現(xiàn)意外情況時幼兒能夠及時進行自救,避免更嚴重的后果。
要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除了要通過安全知識的講座,讓幼兒了解相應的自我保護知識以外,還應通過各種活動該讓幼兒增強對自我保護意識的重視以及相應方法措施的熟悉感。教師可以組織的活動包括安全標志的認知和辨識競賽、評選安全小衛(wèi)士等,通過在班級內(nèi)比賽的方式,讓幼兒能夠認識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安全標志,在看到安全標志的時候,能夠下意識地知道自己應該怎樣應對,遠離危險的同時也能夠增強幼兒應對危險的能力,在真正面對危險情況時也能夠盡量避免自己身體受到傷害,學會在危險中保護自己,安全成長。
除此之外,在對幼兒進行安全知識教育,培養(yǎng)幼兒的自護意識的過程中,后果教育法也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育手段。因為年齡較小,所以大多數(shù)幼兒在理解能力上有所不足,這就造成了幼兒在面對教師的安全知識教育時,不能理解教師話語中的意義,以至于對安全自護知識的了解不透徹,不能真正掌握自我保護的知識,提高幼兒自我保護的能力。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必須給予幼兒一個直觀的展示,告訴他們生活中可能會存在的危險以及這些危險會對他們本身造成的傷害。通過這樣的方式加深幼兒對于安全自護知識的重視。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播放視頻等方式來告訴幼兒生活中一些事物對于他們自身的危險,同時還可以通過對洋娃娃等仿真的人形進行實際操作,讓幼兒能夠深刻理解生活中存在的危險以及它們會造成的嚴重后果,讓幼兒能夠樹立防范意識,主動遠離生活中的危險源。當然,教師要通過生動直觀的方式為幼兒介紹自我保護的方法,讓幼兒能夠更容易地記憶這些方法,提高自己的自護能力。不過,教師要注意把握度,教學中所選取和采用的視頻,畫面都要卡通化,不能給幼兒的心理造成影響,避免幼兒在后果教育的過程中被受傷的后果嚇倒,影響到正常生活。
當然,在加強幼兒本身的安全意識的前提下,幼兒園還應該為幼兒的體育鍛煉提供一個足夠安全的環(huán)境。在組織幼兒進行體育鍛煉時,幼兒園不僅要確保場地的安全性,同時也要安排專門的教師對幼兒進行監(jiān)護。這樣才能盡量減少幼兒在體育鍛煉活動中可能遭遇的危險因素,確保幼兒的安全。
教師可以通過符合幼兒特色的安全知識課堂來豐富幼兒的安全和自我保護知識,通過在課堂上組織相應的活動來增強幼兒的安全自護能力,通過后果教育法來提高幼兒對于危險的警惕,同時在為幼兒進行體育鍛煉提供安全的環(huán)境的情況下,逐步培養(yǎng)幼兒自身的自我保護意識,盡可能地避免幼兒在體育鍛煉活動中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