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豐洪
中秋佳節(jié),我們班以“月到中秋分外圓”為主題,開了個微班會。
“提起中秋,你會想到什么?”我問。
“中秋是傳統(tǒng)節(jié)日。”“吃月餅。”“團圓的日子。”“放假!”同學們七嘴八舌地回答。
“你們說得很好!我們先進行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趣味競答?!蔽掖蜷_課件,投影上出現(xiàn)了第一題——月餅最初的用途:A.祭奉月神的祭品;B.饋贈親友的禮物;C.節(jié)日食品;D.地方小吃。
“我選A,祭奉月神?!?思源迅速回答。
“回答正確。”我給了好評,同學們也紛紛點頭。第二題是有關中秋的神話傳說,第三題是月圓和月缺一般形容什么,第四題是有關中秋的詩句,同學們都很快給出了答案。
“古人留下了許多關于中秋節(jié)的詩詞佳句。今天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看圖說詩。”我迅速進入了下一環(huán)節(jié)。
屏幕上展示了第一張圖片:明月下,詩人倚床眺望明月。哲琪立刻搶答:“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蓖瑢W們點頭稱是,我給予肯定。
接著,我展示了第二張圖片:大海上,明月升起。思源立刻回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第三張圖片一打開,大家就爭先恐后地回答:“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痹瓉磉@是月光下,詩人在對月舉杯。
兩輪競賽結束,同學們興致高漲,我高興地說:“同學們回答得很好。常言道,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中秋作為團圓的節(jié)日,這份思念更強烈,文人墨客常常會用詩詞來表達情感。那么,我們試著以‘月字為題,全班分成兩大組,來一場飛花令?!?/p>
同學們歡呼起來,個個摩拳擦掌。對決開始了,只聽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薄懊髟聨讜r有,把酒問青天?!薄懊髟滤砷g照,清泉石上流?!薄霸鲁鲶@山鳥,時鳴春澗中。”“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薄盁熁\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大家你來我往,互不相讓,一口氣接了20句。雖然大家對戰(zhàn)猶酣,但考慮到時間關系,我及時叫停。我告訴同學們:“我們的比賽很精彩,但是,山外有山,請大家觀看一場更精彩的對決?!?/p>
我播放了《中國詩詞大會》中有關“月”的飛花令對抗片段。美妙的詩句在選手的口中吟誦,兩位選手精彩的對決讓同學們贊嘆不已。我趁勢說道:“看了這個視頻,請分享你的感受?!?/p>
“他們的積累量很大,我們要學習?!毙‖幷f。
“他們不僅說得多,有的還是我們不知道的,不是課本上的?!毙☆=又f。我笑著點評:“對,學習不僅僅在課內(nèi),課外的積累也很重要?!?/p>
“他們很有自信,不慌不忙?!币灾Z贊道。
“是啊,想想我們,雖然很熱鬧,但少了淡定,少了從容。古人的詩詞佳作要自信地、有情感地大聲朗誦出來,這才是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最好的學習。”
看同學們?nèi)粲兴?,我總結:“同學們,今天短短的10分鐘,我們交流了中秋的習俗,感受了中秋詩詞的魅力,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希望大家更好地學習中華傳統(tǒng)文化,感受詩詞帶給我們的美好意境?!?/p>
(作者單位:上海市奉賢區(qū)古華中學)
點評:
上海市奉賢區(qū)古華中學提出了打造班會課校本課程的主張,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課例,形成了合理的序列。本刊今年第4期刊載了該校楊蓓蕾老師的《讓我們一起走進春天》詩詞微班會,本期則推出了《月到中秋分外圓》微班會。兩節(jié)課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都有看圖說詩和飛花令,這是學生很喜歡的形式。但《月到中秋分外圓》比《讓我們一起走進春天》難度稍有增加,這種循序漸進、螺旋式上升的做法值得借鑒。(丁如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