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華
(黑龍江省富錦市創(chuàng)業(yè)農場學校,黑龍江 富錦 156321)
在批改學生作文時,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為了達到字數(shù)要求,而胡編亂造、濫竽充數(shù)的情況。學生在寫作時沒有靈活的思維,找不到寫作的靈感,就容易出現(xiàn)無話可說、無從下筆的情況。語文綜合性教學,不僅僅局限于書本教材內容,而是要讓學生放寬眼界,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讓學生有更多的寫作素材。例如,在語文綜合性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觀察力,留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寫作文時就不會出現(xiàn)空洞無物的情況了。
在學生的身邊,從來不缺乏美,只是很多學生不知道用筆和紙如何記錄、描述這些美好事物。小學高年級學生雖然積累了一定的語文知識,但是語言表達能力相對較弱,寫作時用詞不當、詞不達意的情況并不少見。語文綜合性學習可以提升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運用熟練度,從而讓作文語言更加生動、形象。
葉圣陶先生說“生活猶如泉水,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個不停。”因此,我們要改變作文高耗低效的現(xiàn)狀,就應該回歸生活,把作文課延伸到課堂之外,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積累素材,在真切感受中提煉作文的主題。我們從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角度來設計作文教學也是如此,不能僅僅是教學花樣的翻新,而應該讓學生回到生活中去,體驗生活、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創(chuàng)作生活。
作文是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它既需要多元、敏銳、持續(xù)的獲取信息的能力,即觀察與感悟能力,又需要存儲、整理、創(chuàng)新等加工信息的能力,即理解與構造能力。針對這一特點,我們要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就應該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運用整體發(fā)展的原則,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將所有因素串連起來,系統(tǒng)、全面地培養(yǎng)學生在寫作方面的多種能力與素質,建構一種與語文綜合素質相配套的導寫理論與方法,為學生提供較為有效而簡明扼要的導寫知識與操作指南。
在語文課堂上,模式化的教學讓學生的思維固化,小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被扼殺,寫出的作文自然毫無靈氣。語文教師必須要樹立求新求變的課堂教學意識,嘗試多種教學方法,營造活潑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釋放,這樣才能讓作文內容變得有感染力,字里行間充滿了真摯的思想情感。課堂教學中,通過綜合性教學,讓學生積累多種寫作技巧,例如掌握閱讀技巧后,可以自己摘抄一些優(yōu)美的語句;掌握口語技巧,提高了口語和書面表達能力。當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得到提升,學生對創(chuàng)作思維的駕馭能力也會進一步增強。
現(xiàn)階段學校在課程安排上,以課內教學為主,學生的閱讀時間、課外活動時間十分有限。而作文源于生活,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寫作的素材,如果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不足,寫作素材匱乏,就很難寫出高質量的作文。因此,我們還要對現(xiàn)行的課程進行調整與優(yōu)化,例如要將每周的閱讀課利用起來,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推薦給學生一些可讀性較強的課外書,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作文的內容;還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節(jié)日,組織學生參加課外實踐活動,例如在3?12這天帶領學生們去郊區(qū)植樹,在12?5這天讓學生做一名小志愿者。這些真實的生活體驗也可以作為寫作素材。
在作文課上,經(jīng)常會遇到學生不知如何下筆的情況,根本原因還是語文綜合能力不強。在語文學習中,聽、說、讀、寫、想,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在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才能讓學生在寫作時有更多自由創(chuàng)作的空間。例如,讓學生通過閱讀,借鑒優(yōu)秀作文的寫作模板,引用課外書籍上的一些優(yōu)美句子;讓學生通過口語交際、即興表達,鍛煉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提高寫作速度。通過語文綜合性學習,讓學生在寫作中更有底氣和自信。
以小學六年級《我的舞臺》為例,運用語文綜合性學習展開了以下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讓學生回憶自己參加的一次藝術欣賞活動,或是回想自己在學習藝術中的趣事,然后用真摯的情感、真實的文字記錄下來。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觀察生活和感悟生活的意識。
(2)教學準備。收集一些參加展覽會或是藝術學習時的照片,并與學習小組的成員分享照片中的故事;通過與父母的交談,進一步挖掘當時的一些細節(jié)內容,豐富寫作素材。
(3)教學過程。讓學生先擬定一個寫作提綱,把握整體寫作思路。然后再將生活中的細節(jié),運用優(yōu)美的語言加以描述,填充到作文框架之中。注意不要單純的敘事,還要抒發(fā)個人思想情感,例如在參加音樂會、參觀博物館中,有哪些感想,有哪些觸動心靈的事或物,都可以飽含真情實感的記錄下來。
(4)教學反饋。先讓小組內互評,每個學習小組推薦一篇優(yōu)秀作文,教師再從其中選出一篇范文向大家展示,并請作者談一談寫作的技巧。批改作文時,既要指出缺點,又要挖掘閃光點,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并讓學生的寫作水平不斷提高。
結語: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培養(yǎng)語文綜合素養(yǎng),則是提高寫作技巧的核心動力。語文教師要關注學生聽、說、讀、寫、想等多種能力的培養(yǎng),并在此基礎上,為學生提供閱讀空間,鼓勵學生進行口語表達,啟發(fā)學生進行聯(lián)想想象,幫助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經(jīng)過不斷的積累,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得以提升,在寫作時才能做到“下筆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