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 遼寧省營口市口腔醫(yī)院口腔內科 (遼寧 營口 115002)
內容提要: 目的:探究急性牙髓炎應用一次性根管治療的效果。方法:選取本院口腔科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8例(患牙108顆)急性牙髓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均分成實驗組、對照組兩組,每組各54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根管治療術,給予實驗組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療術。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疼痛情況,治療1年后的患者滿意度及治療2周及1年時兩組患者的近、遠期治療效果。結果: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水平差異不明顯,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1年后,實驗組患者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2周時,實驗組患者近期顯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患者近期總有效率、遠期成功率、遠期總有效率相比,差異不明顯,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在治療急性牙髓炎上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療術效果顯著,能夠降低患者復診次數(shù)。
急性牙髓炎為臨床常見病,以根管治療術為首選治療方法,根管治療術能夠治療根尖周病變,使牙齒形態(tài)及功能得以恢復[1]。本文筆者通過對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8例急性牙髓炎患者分組行一次性根管及常規(guī)根管治療的研究,效果顯著,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口腔科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8例(患牙108顆)急性牙髓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為初次就診的單牙病變,且經(jīng)檢查確診為急性牙髓炎,患牙牙根發(fā)育完全,并已排除嚴重心肝腎及內分泌疾病者,合并嚴重牙周疾病患者,合并顯著根尖病灶及瘺管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均分成實驗組、對照組兩組,每組各54例。其中,實驗組有20例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年齡22~71歲,平均(38.9±10.2)歲,5顆前牙,12顆雙尖牙,37顆磨牙;13例牙齒隱裂,12例繼發(fā)齲,14例嚴重牙齒磨損,15例深齲,無其他口腔疾病者38例。對照組有21例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年齡23~70歲,平均(41.6±10.5)歲,6顆前牙,13顆雙尖牙,35顆磨牙;12例牙齒隱裂,13例繼發(fā)齲,15例嚴重牙齒磨損,14例深齲,無其他口腔疾病者4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體重等基礎資料上相比,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已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研究對象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1 實驗組。根據(jù)患者病情及自覺癥狀,在對患者進行X射線檢查后,給予患牙麻醉后行開髓治療,將全髓室頂揭開后,去除冠髓、根髓,測量工作長度。按照《牙體牙髓病學》預備好根管,沖洗根管后隔濕棉卷,以無菌吸潮紙吸干根管內液體,探查根尖部滲出情況。采用潤滑劑EDTA對細小彎曲根管進行處理,至成形干燥后,放入主腳尖,經(jīng)X射線復查充盈,填充根管,封閉冠部即可[2]。
1.2.2 對照組。患者入院后,初診開髓,再診制作入口洞型,三診拔髓,同期或再診預備根管,三診填充根管,期間將消毒藥封入根管即可。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疼痛情況,治療1年后的患者滿意度及治療2周及1年時兩組患者的近、遠期治療效果。患者術后疼痛分四級[3],即:完全無痛為1級,輕微疼痛且咬合、咀嚼未受影響為2級,疼痛處于中度,咬合受到影響為3級,重度疼痛,且無法咬合,出現(xiàn)腫脹情況為4級。以本院自制問卷來調查患者滿意度,滿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滿意度越高?;颊?周時近期療效分三個標準,即:(1)顯效:患者自覺疼痛、牙髓炎癥狀徹底消除;(2)有效:患者自覺疼痛及牙髓炎癥狀有所緩解;(3)無效:患者疼痛及牙髓炎癥狀無任何改善甚至加重。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患者1年后遠期療效分三個標準,即:(1)成功:X射線牙片顯示根充完整,根尖周組織有少量暗影,患牙咀嚼功能正常;(2)有效:X射線牙片顯示根充完整,根尖周組織無顯著暗影,患牙咀嚼功能正常;(3)失敗:X射線牙片顯示牙根吸收或根尖周組織有面積較大暗影,患牙無法正常咀嚼,患牙疼痛劇烈。治療總有效率=(成功率+有效率)。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所有數(shù)據(jù),用±s來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比較計量資料,采用χ2檢驗比較組間率,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術后,實驗組患者中1級疼痛者33例(61.11%),2級疼痛者18例(33.33%),3級疼痛者3例(5.56%);對照組患者中1級疼痛者34例(62.96%),2級疼痛者20例(37.04%)。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水平差異不明顯,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1年后,實驗組患者滿意度得分為(89.14±15.23)分,對照組患者滿意度得分為(71.66±13.55)分。兩組對比,實驗組患者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術后2周時,實驗組患者中47例顯效(87.04%),6例有效(11.11%),1例無效(1.85%),近期總有效率為98.15%;對照組患者中30例顯效(55.56%),24例有效(44.44%),0例無效,近期總有效率為100.0%。治療1年時,實驗組患者中50例成功,3例有效,1例失敗,治療總有效率為98.15%;對照組患者中51例成功,2例有效,2例失敗,治療總有效率為96.30%。治療2周時,實驗組患者近期顯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患者近期總有效率、遠期成功率、遠期總有效率相比,差異不明顯,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根管治療作為一種理論體及操作步驟十分完善的保留患牙的操作方法,目前已成為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首選方法。常規(guī)根管治療由根管預備、根管消毒、根管充填三大基本步驟組成,而一次性根管治療因設備材料的快速進步,已經(jīng)將根管清理、成形、消毒三合為一,通過根管機械成形與化學沖洗充分去除根管內感染物質,并利用牙膠嚴密充填,杜絕再感染[4]。因此,在治療急性牙髓炎上,一次性根管治療具有降低根管再感染率,縮短就診次數(shù),提高患者治療滿意度的優(yōu)勢。但應注意的是,一次根管治療對于醫(yī)師經(jīng)驗、操作及設備的要求更高,只有不斷豐富醫(yī)生操作經(jīng)驗,不斷精進設備,才有利于一次性根管治療術在臨床的廣泛應用[5] 。
綜上所述,在治療急性牙髓炎上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療術效果顯著,能夠降低患者復診次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