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國棟
(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qū)實驗中學,山東 淄博 255000)
《禮記·大學》:“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蘇格拉底說,知識即美德。杜威強調,離開了參與社會生活,學校就沒有道德的目的,也沒有什么目的。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明確提出堅持德育為先,立德樹人,必須加強全社會的思想道德建設,激發(fā)人們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養(yǎng)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責任,提高道德實踐能力尤其是自覺踐行能力。這為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正確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
結合當前的教育形勢和發(fā)展趨勢,堅定我走德育建班的工作思路,選取“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作為的班級核心理念,把所帶六班命名為“善小六班”,善:激發(fā)人性中最本質的善,德育為先,人性至尚。?。宏P注班級個人能力素養(yǎng),細節(jié)管理,精益求精,號召學生大力弘揚善小精神,做優(yōu)秀實驗學子。明確善小精神的內涵:服務奉獻的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優(yōu)秀卓越的精神。善小六班的班訓:善小成大,精品六班。目標:打造全國德育建設品牌班級。
善小六班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德育觀念、德育目標、德育方法、德育內容,讓德育更有活力,更具藝術,更加和諧。正是經(jīng)過全體師生的不懈努力,善小六班被淄博市團委與志愿者協(xié)會評為“淄博市志愿服務先進集體”。
德育是通過一系列有厚度、內容實的特色德育活動,在班級營造服務奉獻的氛圍,搭建愛心互助的舞臺,使德育真正成為體驗的德育、生活的德育,大力弘揚真善美愛,不斷傳播正能量。
班級應該營造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道德氛圍,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作用影響,逐步形成德育強磁場,讓學生獲得寶貴的道德體驗。善小六班注重班級文化建設,注重把這種“善小”精神,深入到班級的每個細節(jié),例如教室個人承包項目明示牌,設計制作了特有的班級文化胸牌,走廊宣傳海報都印有班級LOGO,從而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
無數(shù)成功的德育證明,沒有活動便沒有教育。活動是德育的載體,惟有震撼心靈的精品活動,才能陶冶學生情操,觸動學生靈魂,讓學生終身難忘。為此,善小六班先后組織淄博市福利院愛心捐助活動、淄博市植物園綠色公益活動,成立了善小六班愛心超市、淄博市植物園愛心園地等,在這些活動的基礎上不斷去豐富完善,使其成為獨具魅力、震撼心靈的品牌活動。例如:淄博市福利院愛心捐助活動,原本是走過場重形式一項內容,經(jīng)過不斷的豐富,現(xiàn)已成為包含愛心公益宣誓儀式、服務奉獻主題班會、張貼愛心公益宣誓感言錄等“六大環(huán)節(jié)”的德育活動。另外,除了這些群體活動,班級還陸續(xù)開展了一些讓學生展示個性的活動,如十大善小之星、十大自律之星評選等活動,使每一名同學都有機會成為“榜樣”、成為“先進”、成為“明星”,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升華,激發(fā)了無限的擔當夢想。
德育是一項觸及學生心靈的事業(yè),需要運用教育的藝術,以一種和諧、平等、有效的方式走進學生的心靈,進行精神的洗禮,道德的熏陶,品格的陶冶,達到以德育人的目的。
德育的一切細節(jié),都應具有育人的力量。德育生活多是由許多看似不經(jīng)意的小事構成的,難得有轟轟烈烈的大事。真正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往往從關注小事入手,從做細小節(jié)開始。善小六班及時抓住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作為教育契機,例如,為情緒波動的學生寫一封交心的信、給取得進步的后進生一個熱情的擁抱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善小六班還充分發(fā)揮每一項活動教育的最大效能,努力放大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力求讓每個細節(jié)都成為一項新的活動。比如,淄博市植物園綠色公益活動中,在垃圾清理,拔除雜草公益活動開始前上室外活動課。在淄博綠絲帶公益組織的指導協(xié)助下,把參與活動的學生分成三個小組,對植物園分園區(qū)游覽的同時,進行植物栽培養(yǎng)育等方面的知識學習。像這樣一個個小細節(jié)的安排,往往會使整個活動環(huán)環(huán)相扣,更好地觸動了學生的情感綠洲,開啟了學生的心靈世界,德育獲得了更大的成功。
把德育過程還給學生,把德育舞臺交給學生。要實現(xiàn)預定的德育目標,就必須從學生的自身實際出發(fā),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他們的主動性,讓他們自主去體驗,自覺去內化,從而提高人格修養(yǎng),提升道德境界。例如,我們班還成立了善小六班愛心超市,其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去自主感悟,從而提升交際溝通和社會實踐能力,培養(yǎng)商業(yè)意識和奉獻精神。運營活動中,每天一個運營小組輪流運營,從設備的租賃使用,商品的選擇采購,廣告的營銷策劃,財務的過程管理,都是學生自己完成。更可貴的是,所有的銷售利潤成立善小愛心基金,用于資助需要幫助的學生。這種讓學生親身參與和體驗的德育活動真正把責任、智慧、奉獻植入了學生心靈,讓學生獲得深入骨髓的浸潤和觸動靈魂的體悟。
德育工作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讓德育走向和諧,以和諧的德育培養(yǎng)和諧發(fā)展的人。
班級順應社會發(fā)展形勢,最大限度挖掘各種德育活動在立德樹人中的重要作用。善小六班針對每學期每月的大型公益活動進行組織策劃,使班級活動更具系統(tǒng)性。善小六班愛心團隊,在每周一下午第四節(jié)都會給全校所有辦公室清掃衛(wèi)生,確保德育活動常態(tài)化。善小六班還創(chuàng)立了學校第一份《善小之聲》的班級刊物,開設《善小之家》,要求每位學生每周必須做一件好事,登冊在案。
在家校合作方面,善小六班顯著的特點有兩個:一是班級活動多。二是意識超前。班級成立了家長委員會,各位家長委員很好的充當了家長的聯(lián)絡員、班級的監(jiān)督員、老師的助理員和學生的指導員。特別邀請部分家長擔任學生的德育導師,開展了家長進課堂活動,請家長結合自己的奮斗歷程、人生感悟等,對孩子們進行理想、誠信、勤奮等方面的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相信,只要我們把德育作為一項永恒追求的事業(yè),用心、用愛、用情去研究、去創(chuàng)新、去落實,我們的德育工作將會更有生機和活力,會更好地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讓學生的人生更加陽光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