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
(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第十二小學,江西 撫州 344200)
音樂作為一種從古至今流傳的藝術形式,不受到空間和時間的制約,被人們作為表達情感的重要內容,音樂的旋律和歌詞不僅僅是大自然所創(chuàng)造出來,優(yōu)美的旋律也使人們將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個人情感進行快速的融入。音樂教學是針對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音樂表現(xiàn)能力等綜合學科進行提升的一門學科,能夠更好地為學生們打開視覺體驗的大門。
挖掘學生對于藝術的鑒賞能力,是進行音樂教學的重要目標。但是,從目前的音樂教學現(xiàn)狀來看,由于音樂課程在教學過程當中并不作為應試科目而出現(xiàn),使得很多老師對音樂課程并不重視,學生們也通過自己的方式來不斷的搗亂音樂課堂的正常繼續(xù)。在這種的教學背景下,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熱情無從體現(xiàn),更別說發(fā)展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為了能夠進一步改善音樂課的教學現(xiàn)狀,新課程標準加強了音樂課程的設置。
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學生們常常會參加美術或者是音樂等培訓班,加上希望能夠在氣質上面表現(xiàn)出他們的與眾不同,正是因為學生們能夠長期的沉浸在藝術的氛圍當中,才能夠讓氣質從內到外得到改變,而這種現(xiàn)象和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可以運用到小學的音樂教學當中來,通過在音樂課堂上進行審美教育,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喜愛程度和內在氣質。例如:在《春天來了》的教學當中,老師通過設置小河、溪流、春天、鳥叫聲等聲音讓學生們通過多媒體來進行傾聽,從而在內心深處找到一種平靜感,然后,再配合著孟浩然的《春曉》來對這一首歌曲進行朗誦和記憶,讓學生能夠感受音樂所傳達出來的春天美好境界,加深自己的視覺體驗。
在蒙蒙細雨中,在潺潺的鳥叫聲中,學生們在音樂的氛圍當中不斷的進行著冥想,長此以往,學生的審美能力將可以進行逐步的提高,使得音樂課堂的氛圍得到良好的改善。[1]
在音樂課堂當中,需要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雖然音樂作為一種輕松的課程,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但是在小學的教學過程當中,如果想讓學生能夠對音樂課堂得到長久的關注,還需要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進一步的開拓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進行音樂教學,在課堂上播放一些音樂題材的影片,讓學生們充分的感受到不同國家所帶來的音樂的魅力,從而增強學生們對音樂課堂的關注程度。
例如,老師可以利用音樂教室的配備器材,通過演奏《雪絨花》的主題曲,以一種音樂形式進行展示,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到自己的音樂素養(yǎng),并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為了能夠進一步的讓學生們對《雪絨花》這首歌進行歌頌,老師從基礎的音樂進行教起,讓學生們對不同節(jié)奏的音樂知識進行初步了解,并且能夠運用自己的節(jié)拍進行音樂歌唱。在樂理教學過程當中,老師可以把音符的聲音長短運用形象的方式展示出來,通過手腳并用將音樂節(jié)拍與學生們的歌唱融合在一起。[2]
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方法,將可以進一步的讓學生們提高對音樂基礎知識的了解,音樂老師也要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學資源,來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學生對于音樂靈感的創(chuàng)作主要來源于成就感,如果老師可以以鼓勵的形式讓學生們充分的感受到自己在音樂課堂上的天分,將可以讓他們對音樂知識進行更加深刻的了解,并且以自己的學習方式對音樂學習進行深化和總結。老師要想盡辦法給學生們展示自我的機會,通過舉辦音樂比賽,團體大合唱的形式,進一步的加強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例如,老師通過開設音樂小課堂,讓學生們進行伴奏的設計,將學生們自己所學的樂器全部的發(fā)揮出來,指導學生們以小組的形式對所學的內容進行編排,并將一些會舞蹈的學生與音樂進行融合,以唱跳的形式展現(xiàn)給大家,豐富音樂課堂教學氛圍。除此之外,老師也可以利用學校開展的藝術節(jié)等活動,鼓勵更多的孩子將自己的藝術作品和音樂才能展現(xiàn)出來,增強他們對音樂學習的信心。
雖然音樂課堂并不是小學的考試科目,但是卻可以在繁重的學習當中給予學生們情感上的安慰,讓他們在繁忙當中感受到一絲音樂情感的樂趣,培養(yǎng)自身學習能力不斷的提升。【3】
要想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進一步的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能力鑒賞能力,老師就需要通過開設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不斷的吸引學生們的課堂興趣,讓他們對音樂旋律產(chǎn)生更多的探究好奇心理。希望每一位音樂老師都可以秉著最大的職業(yè)道德,帶領學生們在音樂課堂當中且行且歌,不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