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中學高二 夏 釩
墻上的掛鐘日夜不息地行走著,長長的鐘擺搖曳著悠悠的歲月。
這掛鐘已經(jīng)有些年頭了,奶奶說還是爺爺轉(zhuǎn)業(yè)那年買的。它的外殼是木制的,上面沒有浮華的雕龍畫鳳,甚至連外面那層油漆的光澤也被歲月剝蝕,裸露出淡淡的木紋。不過這種滄桑的外表跟鐘這種物件倒是很般配——能讓你一眼看出時間的殘酷,讓你意識到只要稍不留意,歲月便會讓你韶華流逝凋盡朱顏,而且不可逆轉(zhuǎn)。
不過這樣的恐怖對童年的孩子來說是不存在的,家里的掛鐘在年幼的我的眼睛里和花瓶一樣,不過就是一種擺設(shè)。在我的小宇宙里完全沒有“時間”這一概念。
所以,我每天都是“乘興而起,興盡而眠”,我每一天都會從醒來開始與小伙伴們玩到天昏地黑,我每一天都是從午后開始……這樣無節(jié)制的童年生活自然難以讓爺爺奶奶等人滿意。終于有一天,爺爺把我叫到了那座掛鐘前。
“丫頭,知道這是什么嗎?”“鐘?!?/p>
“鐘是干嗎的?”“看時間?!?/p>
“看時間又為了什么?”我無言以對。
爺爺告訴我:“你看鐘上的點點格格,表示分分秒秒時時刻刻;那三根指針不停走動,就是時間在運行;那滴滴答答的聲音,就是時間的腳步聲……鐘上的指針會一圈一圈循環(huán)往復,可時間過去就不會再回來!”
“爺爺,時間跟我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
“它會讓你慢慢長大,然后像我一樣變老……”
我驀然覺出時間的神奇和可怕,趕緊問爺爺:“那有什么辦法讓它走慢一點?我可不想它走得太快!”
“當你不在意它的時候,它就會走得很快;當你留意它的時候,它就會乖乖地聽你的使喚。比如,你平時多看看鐘點,知道什么時候起床,什么時候休息,什么時候吃飯,什么時候看書……時間就會變成聽從你擺布的東西了。”
雖然我不能完全明白爺爺?shù)脑?,但是從此以后,我做每件事時都會抬頭看一看鐘點——看看起床后是幾點,看看與小朋友玩了多長時間,看看什么時候電視里有動畫片,看看是不是到了該睡覺的時候……果然像爺爺說的那樣:我可以“擺布”時間了!
后來上了學,我就愈加體悟到“擺布時間”的意義。我慢慢知道,我們的祖先原本沒有時鐘,他們就依著日出日落安排作息,所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因為日月穿梭,光陰荏苒,他們發(fā)明了日晷;因為時光如水,逝者如斯,他們制作出更漏,以此來把握和利用時間。他們把每天每夜細分到了時和刻,并用一句句語重心長的箴言勉勵自己和后人要珍惜時光——“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薄叭赵潞銎洳谎唾?,春與秋其代序?!薄凹皶r當勉勵,歲月不待人?!薄耙淮绻怅幰淮缃穑缃痣y買寸光陰。”……因為他們知道,組成生命的要素是時間,而時間是任何金錢都買不到的,所以延長時間的唯一途徑便是——珍惜!
每次放學回家,我都會停下腳步看一眼墻上的掛鐘,那旋轉(zhuǎn)的指針、悠悠的鐘擺、滴答的聲音是對我溫柔的提醒,也是對我威嚴的敦促。
當然,最能感覺到時間壓力的還是我上了高中以后——因為披著星星出發(fā)、踩著月光返回已成了我們的生活常態(tài)。
為了能從我可憐的睡眠時間里擠出更多的時光讀書,為了不讓黑甜的夢鄉(xiāng)壓縮了我的大好前程,媽媽買了一只精致的小鬧鐘作為給我的16歲生日禮物。從此,它那別人聽來曼妙無比的鈴聲成了攪碎我一個個美夢的凄厲的噪音。
雖然這小家伙能讓我最大限度地利用時間,使我一次次免于遲到的困窘,讓我不會因一時的沉迷而錯過某個重要的時間點……但我還是覺得它并不是我生活中的最佳伙伴。因為鬧鐘的價值在于對那些沒有時間觀念的人發(fā)出警醒,而這對一個時間觀念很強以至于擁有自己生命節(jié)律的人來說是毫無意義的,他們需要的是掛鐘——他只要看一看鐘擺悠悠,聽一聽秒針滴答,就會感知時間的運行,生命的流逝,從而規(guī)劃好自己的人生。
漸漸地,我已不再需要鬧鐘來提醒和催促自己。我習慣在掛鐘的沉穩(wěn)而有節(jié)奏的滴答聲中游刃有余地安排學習和生活,我已知道什么時候需要憩息,什么時候必須清醒。
墻上的掛鐘日夜不息地行走著,滴答的聲音陪伴著我悠悠的歲月。
【點 評】
這篇習作以“掛鐘”為線索,展現(xiàn)了一位長成中的少年對“時間”的認識和感悟。對于時間的認知,童年時代完全是一片混沌,少年時期則偏于感性,而讀高中后才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這些,在文章中表現(xiàn)得真切自然,具體可感。尤其是結(jié)尾處對鬧鐘與掛鐘的對比分析,堪稱文章的華彩段。寥寥數(shù)語,揭示出掛鐘與鬧鐘的巨大差異:一個是促使你做時間的主人,去“擺布時間”;一個是將你養(yǎng)成時間的奴隸,被“時間擺布”。通過比對,彰顯了作者的“時間觀”。文章層層遞進,敘議結(jié)合,蘊蓄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