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萍
摘 要:要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一方面教師要嚴于律己,對自己加強要求,另一方面就是對青少年學生要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文明禮儀反映了一個學生的個人思想道德的素養(yǎng)高低,也反映了中華文化禮儀傳承在當今社會的具體表現(xiàn)。一個高素質(zhì)的人,一定是個有著良好文明禮儀習慣的人。
關(guān)鍵詞:文明禮儀;熱愛勞動;遵紀守法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03-016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3.109
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對他們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是時代賦予的艱巨任務(wù),是一個家庭中父母的厚望,是一所學校中教師的期望,更是全社會的愿望。對青少年學生要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樹立崇高的理想,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而刻苦努力學習。一個愛祖國、愛人民、愛學習的優(yōu)秀學生,猶如一株茁壯成長的樹苗,充滿生機。
一、少年兒童文明禮儀教育就是要讓他們做一個文明的人
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是新時代新思想下少年兒童文明禮儀教育的基本途徑之一。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因此,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學生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學生在未成年之前,他們的性格心理都沒有成型,極具模仿能力。因此,教師的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就是文明禮儀教學的標桿。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首先要讓學生學會做一個文明的人。實際生活當中,有些學生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會把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帶進校園來。有的學生罵人的臟話,層出不窮。究其原因,就是走出校門從社會人那里聽來的。有的學生很喜歡做一些惡作劇,做一些不文明不雅觀的行為動作等,這些不文明的言語行為,教師需要時時糾正,讓其回歸到正確的軌道上來。我在教學當中的經(jīng)驗是以教師的正氣壓住學生的邪氣,不能讓學生的歪門邪道抬起頭來,橫行霸道,肆意妄為。記得幾年前班里轉(zhuǎn)來了一位女生,在接下來的學習生活中經(jīng)常有一些不文明的舉止。于是,我和她約法三章:在語言、行為、做事上,她必須要向我學習。我怎么做怎么說,她也必須怎么做怎么說。不論是課堂里還是課堂外,我都做到言談舉止符合文明禮儀的標準。課間活動的時候,有的學生不小心碰到教師,我都微笑地說“沒關(guān)系”;有的學生幫助我拿了東西,我都很客氣地說“謝謝”;遇見學生跟我打招呼,我非常禮貌地跟他們打招呼;如果不留神給學生帶來了麻煩,我總是說“對不起”。經(jīng)過一學期的努力,這名學生在文明禮儀方面,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她不再任性而為,她變得穩(wěn)重禮貌了。做人是教育的首要任務(wù),我們要在教學當中,時時刻刻把做人放在教學的第一位,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接班人。
二、文明禮儀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做一個守公德的人
凡是有大眾的地方就有公德,有集體的地方就有公德?,F(xiàn)在很多學生由于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在公共場所經(jīng)常忘乎所以,忘記自己是一名學生,在社會上造成十分不好的影響。鑒于此,在日常教學時教師就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社會公德。有的學生以損壞班級財產(chǎn)為能事,炫耀自己的存在感,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有的學生故意亂扔垃圾,與大眾心理背道而馳,相悖而行;有的學生喜歡在墻壁上亂涂亂畫,表達一下情緒,甚至于在墻壁上寫上教師的名字,發(fā)泄一下被管教的報復心理;有的學生故意踐踏校園里的花草樹木。這些行為都有違公德要求,有違人之常情,有違核心價值觀,都是負能量的具體表現(xiàn)。那么,在日常教學中如何貫穿執(zhí)行公德要求,就成了一個課題,需要好好研究。我在教學中,還是采取以德育人的方法,說服他們,感化他們,讓他們明白遵守社會公德的偉大意義。在工作生活中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通過學習和實踐,形成高尚的品質(zhì)、完美的人格、高雅的氣質(zhì)、健康的人格和高超的能力。要讓學從內(nèi)心深處明白,一個人具備了社會公德,會有哪些好處長處益處,這樣才能打消他們的逆反心理,讓他們沿著康莊大道奮勇前進,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學生。
三、文明禮儀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做一個遵紀守法的人
法律法規(guī)從小的方面講,有《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和班級公約等;大的方面講有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這是有形的看得見的規(guī)章制度。無形的看不見的是約定俗成的道德底線,民俗風情等。做人不能沒有底線,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胡作非為,任性而為。作為一個學生,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反映在實際生活當中,作為一個學生就要做到不遲到不曠課,遵守班級公約,遵守學校制度,做一個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人。
四、文明禮儀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做一個熱愛勞動的人
熱愛勞動,也是一個學生品質(zhì)方面的重要內(nèi)容,我們不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人要靠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財富,那樣的人才是一個健全的人合格的人完美的人。在學校里,很多學生厭惡勞動,怕吃苦,怕累,怕臟,遇到學校集體勞動,大多數(shù)學生都抱著觀望的態(tài)度。究其原因,也許是家長在家里的時候只重視了學生的學習,而忽視了學生的勞動教育。熱愛勞動也是衡量一個學生的重要指標,家長在日常的勞動中,可以安排學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活,既培養(yǎng)了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也增長了生活技能。我們要培養(yǎng)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合格人才,這樣的人才,才能適應(yīng)社會的發(fā)展與時代的需求,才能擔當起建設(shè)祖國的重任。
總之,小學生品德教育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在教學中具體靈活的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培養(yǎng)他們在文明禮儀方面,做一個時代的標兵,力爭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新時代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姚晨霞.淺談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J].課外閱讀旬刊,2012(12).
[2] 馬琴.淺談對小學生禮儀教育的途徑[J].新課程:小學版,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