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山東 青島 266000)
新聞攝影主要以瞬間形象揭示新聞事實、傳播新聞信息。一張新聞照片濃縮的信息越多,畫面語言就越豐富,視覺沖擊力就越強,讀者的印象就越深刻。一幅成功的新聞攝影作品既要有較強的新聞價值,又要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成功的新聞作品是離不開攝影技巧與藝術表現(xiàn)手法的雙重作用,既要運用藝術表現(xiàn)手法定格精彩瞬間,又要有較強的思想性和感染力。
新聞攝影是新聞報道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對新聞事件及信息的可視性傳播,提升觀
新聞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具備正在發(fā)生、已經發(fā)生等即時性特征。觀眾借助新聞攝影畫面,可從多角度了解到新聞事件整體面貌,從而加深對新聞事件的印象,因此,新聞攝影作為新聞中的重要傳播手段,更需體現(xiàn)出新聞的特征及立意。
新聞攝影以視覺形象作為支撐,進而對客觀存在的事物真實地反饋出來。新聞攝影的真實性是決定新聞真實性的重要基礎,也是新聞的生命線。如果對新聞攝影的真實性進行細分,又可分為事實層面的真實性、生活層面的真實性、歷史層面的真實性以及藝術層面的真實性等。
新聞攝影必須要具備時效性,其所呈現(xiàn)的內容應當是正在發(fā)生或剛剛發(fā)生的新聞事件。在過去,新聞圖片的發(fā)行往往會受到編輯、出版時間等因素的影響,新聞攝影記者所拍攝的新聞照片要通過很多復雜的流程才可以最終刊出,其時效性無法真正得以體現(xiàn)。而新媒體的發(fā)展和互聯(lián)網(wǎng)、移動終端設備的進一步普及,要求新聞攝影記者能夠及時把新聞現(xiàn)場拍攝到的照片傳回單位,第一時間對新聞照片進行編輯整理,確保新聞照片能夠第一時間刊出。
新聞攝影不同于文字新聞,其可以圖片的形式對現(xiàn)場活動進行生動化地記錄,使受眾能通過圖片清晰地看到當時的新聞場景,而不是靠單一的文字新聞來激發(fā)其想象。而且相較于文字而言,新聞攝影更具有客觀性。文字記者在以通篇文字對新聞事件進行報道時,可能會夾雜著個人感情以及價值取向。但是新聞攝影是從新聞事實中截取圖片,其所展現(xiàn)的事實因素是無從作假的,因而也更加具有真實客觀性。另外,并不是所有的新聞攝影都具有價值,其價值大小會根據(jù)新聞事件的大小以及新聞形象而定。通常而言,在名人效應的引導下,大人物活動的新聞價值更高,于是其新聞攝影所存留的照片也會因為時間流逝而具愈發(fā)具有生命力,歷史價值也會越來越高。例如,毛澤東與蔣介石在廬山的會晤照片價值遠高于普通人在廬山的交談照片,畢竟其歷史價值是難以言估的。此外,任何新聞事件的發(fā)生都是不可知的,甚至帶有鮮明的突發(fā)性。突發(fā)性的新聞最精彩也最具能引發(fā)社會輿論關注,但是其攝影報道卻是較為艱難的,新聞攝影記者難以對新聞進行及時有效地選擇,也難以全面地把握新聞活動的細枝末節(jié)。但是,正因為其突發(fā)性不可預料,新聞攝影所拍攝的照片才更加真實可信,大眾可以通過照片對新聞事件進行還原構想。
攝影的構圖應充分反映作品中新聞照片的構圖要求,并嘗試突出主題與圖像的關系。為了保證攝影圖片的整潔與重點突出,使用大光圈虛化雜亂背景,使照片的主題更加清晰。同時,確保圖片的生動性和趣味性,令讀者能夠一目了然地了解新聞事件的情況。在主題方面,新聞照片的拍攝應盡量保證一個屏幕顯示同一個視覺中心的原則,使新聞照片更具表現(xiàn)力。如果在拍攝新聞照片時同一張照片中有多個視覺中心出現(xiàn)問題,可以使用拍攝對象的距離變化或鏡頭的變焦來實現(xiàn)屏幕的效果,從而進一步突出主題圖片。在拍攝作品的過程中,藝術技巧和攝影技術應該有效地整合,以增加新聞攝影照片的吸引力,突出新聞工作的藝術價值和新聞價值。此外,攝影記者還可以通過不同的拍攝調整角度組合新聞事件,攝影藝術等,以展示新聞攝影的最佳效果。
在新聞攝影中,新聞拍攝角度對新聞內容的傳達具有重要影響。通過拍攝角度的變換可更好地調整拍攝畫面。舉例而言,在同一新聞場景中,分別以仰角、平角及俯角拍攝三張照片,可發(fā)現(xiàn)拍攝畫面及內容發(fā)生了明顯的改變。其中,使用仰角拍攝法,將相機低于拍攝物體,能夠讓景物變得更加高大,因此,在拍攝建筑物時就可使用仰角營造出建筑物直插云霄的既視感;利用俯角拍攝,將攝像機高于被拍攝物體可以使視野更加遼闊,因此多用于拍攝交通路線、水面等;使用平視角度拍攝,使拍攝設備與拍攝畫面持平,以更好地接近人眼習慣,但不容易拍攝出具有震撼力的攝影作品。
攝影技術的發(fā)展使得攝影者可以從不同角度來重復拍攝,但是在某些突發(fā)事件中,精彩的瞬間很是珍貴,這就要求攝影者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構圖,在保證照片藝術感的同時確保照片的新聞價值。另外,合理的利用拍攝技巧與藝術手法,能夠豐富照片的內涵。只有具備良好構圖能力并且合理選擇閃光燈的攝影者,才能從容地應對拍攝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新聞攝影作品以圖像的形式,為人們展現(xiàn)著新聞事件與新聞信息等,在新聞照片中,其傳播的信息具有豐富性與濃縮性,該信息主要是通過畫面語言進行傳遞的,不僅給人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還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了提高新聞攝影作品的價值與魅力,使其具有較強的新聞性與欣賞性,因此,將攝影技巧與藝術手法進行了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