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煜燁
(南陽幼兒師范學校,河南 南陽 473000)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英語成了除了漢語之外每個中國人都應該學習的課程,很多的幼兒園都開設有雙語課程,這是和國際社會接軌的表現(xiàn),以后我們就是“地球村”了。對英語的學習應該從娃娃抓起,但是現(xiàn)在的中職幼師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因為自己的英語基礎薄弱、教材滯后等特點,面臨著不能很好的就業(yè)的問題。我們結合學生存在的實際問題,提出了開設適合學生就業(yè)的“雙語教學”校本課程?!半p語教學”校本課程是學生就業(yè)的需要,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培養(yǎng)現(xiàn)代化合格接班人的需要,當然“雙語教學”也契合了家長的期許,因為家長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雙語教學”校本課程的設置首先就是根據(jù)雙語幼兒園幼兒的特點設置適合幼兒學習的“雙語教學”的教材。這個教材的設置按照幼兒的班級設置為三個教材版本,分別對應幼兒的小班、中班、大班三個不同的等級。其實,現(xiàn)在就有很多幼兒英語學習的教材就比較的好,比如說外研社的《GO GO》就非常的好。但是我們知道每個地方的孩子的特點和性格是不一樣的,我們還要結合幼兒的實際安排教材。對這些好的英語的教材內容還可以細化,這樣學生也可以學習消化的較好。因為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完全可以自己給幼兒進行教材的編寫安排,根據(jù)很多有特點的英語教材的特點進行比較、簡化,然后組成我們自己的校本教材內容。當然,對于幼兒的教材我們不是為了追求數(shù)量或者是難度的提升,我們重點還是要放在幼兒興趣的培養(yǎng)和孩子習慣的養(yǎng)成方面。我們在校本教材的制定方面,一定要切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要制定出直觀形象的適合幼兒的教材課程。同時,針對我們制定的校本教材課程,我們還是有配套的口語訓練。這個開始的入門課程,我們一定不要急于求成,要求幼兒在剛開始都能夠熟練的掌握英語的讀的方法,剛開始的時候一定要教會幼兒感悟英語的語音語調、感受英語的獨特的語感,感受口語的美感,等到孩子對幼兒英語有了簡單的了解后,我們才可以讓幼兒進行英語的開口練習。這樣一來,幼兒的英語練習就不會出錯了。
除了幼師英語校本課程的設置之外,我們要能夠結合學生的職業(yè)對他們進行專門的教學訓練。這個訓練的過程是比較全面的,我們要教會他們的還有很多英語教學方面的東西。我們以前主要是教會幼師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方面的專業(yè)知識,我們還需要教會這些幼師學生教學的本領。首先是教案的設計,我們要教會他們“備教材”、“備課堂”、“備學情”,這是進行教學的前提條件。很多的幼師學生沒有進行這一步的準備,等站到講桌前的時候,突然就會覺得不知道說些什么好。心里有了藍圖,我們進行課堂設計就不是漫無目的,而是有目的、有內容、有結果的好課堂。進行課件制作的時候,我們要結合幼兒的特點,學會動畫的制作,學會各種色彩的大膽配置。我們要教會幼師英語學生各種電腦信息技術技能。我們的幼師學生在這個方面可能會產生畏難情緒,這個時候,我們要告訴他們學習電腦技術的重要性,就是為我們的職業(yè)服務。我們要教會幼師生熟練的進行課件制作的方法,在進行課件制作的方面,因為幼兒的特點,我們不單單是要注重課件知識層面的制作,還要注重課件的藝術方面的創(chuàng)造。在教會幼師學生課堂講授教學內容的時候,我們可以讓他們借鑒很多優(yōu)秀教師的課堂教學的視頻和軟件,在進行學習之后,讓我們幼師英語專業(yè)的學生進行模仿,模仿不是目的,我們還要學生對我們學習的課程進行評價和完善,這都是要結合我們進行幼兒教學的實際完成的。
完善學校各種硬件設施,能夠最大限度的完成校本教育。我們的學校領導在了解我們的想法和做法以后,完善了學校的各種硬件設施。我們的電腦都進行了系統(tǒng)的升級,在班級中安裝了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可以在教室里完成投影、課件講述、手寫電子屏幕等多種先進功能。為了學生優(yōu)秀課堂實例的展示,學校耗費巨資為我們的學生和教師配備了錄課教室。錄課教室的配備使我們可以觀摩自己在課堂方面表現(xiàn)的不足,針對我們課堂教學的短板,我們可以及時的做出糾正和改進。這是學校下大力量為我們的英語校本教育做出的巨大舉措,這個舉措必將極大的促進我們教職工和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進行幼兒英語雙語教育的路上精益求精的要求自己,在進行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更好的完善自我。
我們學校的領導非常的支持我們的校本教育的想法,在軟件方面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多的支持。我們學校成立了專門的教科研指導機構,用來規(guī)范英語教師集體備課制度,提升教師的教學智慧。我們英語教研組以備課組為單位,針對教學目標的制定、教材的處理、導學案的設計、學情分析評價的標準等進行討論,及時討論“個人教學反思”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相互促進,適時總結;利用各種網(wǎng)絡工具進行資源共享,包括教學設計、電子課件、課文錄音、作業(yè)設計和教學后記等;開發(fā)校本課程資源,如針對本校學情,對作業(yè)、測試內容和假期作業(yè)等分層。
同時,我們還借助專家科研引領,提升校本教研。我們請專家進行專題系列的學術講座,對本校英語教學情況進行調研、分析,找到核心問題并輔助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等。每個年級每學期推出至少一節(jié)的英語公開課,按照上文所述的課例研究的方式邀請專家同行聽課、評課、收集信息和意見,會后在專家同行指導的基礎上,教研組進行歸納、反思和總結。在進行專家引領的同時,我們還開展“課題研究”。通過課題研究可以促進教師深入研究課程改革,主動學習教育理論,切實解決實際問題,對于提升學校的教研力量也能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課題要結合教師個人或集體反思中發(fā)現(xiàn)的重大問題,以解決本校英語教育教學實際困難為出發(fā)點,不能為研究而研究。在專家指導的基礎上,找出符合本校實際情況的課題研究,教師學習團隊深入課堂,收集信息,進行探究。這樣,不僅切實解決了一些教學中的實際問題,而且也達到了培養(yǎng)和提升教師的研究意識和研究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