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子花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水利小學,貴州 荔波 558400)
農(nóng)村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相對而言較為困難,由于之前從未接觸過英語,對英語也沒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所以在學習英語的初級階段,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農(nóng)村學校對英語重視不夠。這就導致了學生在學習英語時會產(chǎn)生“不在乎”“沒必要”等心理,當這種心理在學生心中根深蒂固后,學生往往就會對英語課堂抱著應付了事的態(tài)度,從而導致學生的英語水平一日不如一日,這也是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出現(xiàn)貧困學生的主要原因。
學生的日常心理活動,它對學生的學習有重要影響,從當前的教學環(huán)境看,農(nóng)村學生的心理問題往往以自卑,厭學等情緒為主。大部分學生受自身所處環(huán)境的影響,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自卑心理,比如說在日常的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在朗讀課文時往往都帶有口語化,當這種缺點被放在閃光燈下時,學生往往就會為自己掛上“失敗者”“弱者”等標簽,從而主動地放棄英語,逃避英語,在學習英語時也會過多的關注自己的錯誤并且將其放大,從而漸漸遠離英語,走向英語學困生的隊列中。
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自身年齡的影響,往往自制能力差,接受能力不足,并且玩心較重。這些缺點在學生的英語學習中往往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小學生由于剛剛接觸到英語,所以必須要對其更為用心,而學生的不良習慣,導致其不能主動的對英語進行預習,背誦,學生的學習狀況,只停留在上課聽講的階段,更有甚者連課下作業(yè)也從不處理,這就導致就算課堂效果達到預期,但是學生們的成績依就難以提高甚至慢慢下降。
農(nóng)村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與家庭的教育也有著密不可分的因素,英語學困生出現(xiàn)的原因,一部分也受著家庭教育的影響。農(nóng)村家庭的家庭教育,一般沒有科學化教育這種說法,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家長第一時間不是和學生去探討原因,而是去責備甚至打罵,這容易使學生將自己的委屈轉(zhuǎn)換到英語中去,大多數(shù)家庭的父母都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也從不要求孩子能去掌握英語,這種殘缺性的教育方式,它也是造成學生困難的主要問題之一。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轉(zhuǎn)變學習困難學生的戰(zhàn)略的第一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日常英語的教學時,不要只注重于講解課本的內(nèi)容,多和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小學生在剛剛接觸英語時,往往都會存在一系列的問題以及障礙,此時,師生之間的交流尤為重要。教師在與學生交流時,可以通過課上和課下兩種方式混合進行,在日常的講課過程中,教師不要一味的去講,而不注重學生的感受,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小組討論和課堂問答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學生的回答,來分析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短板和缺陷,并且在授課階段,一定要注意提醒學生隨著自己的思路走,在課下時,教師要多于學生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不單單存在以師生的談話階段,比如說教師可以多帶領學生進行課外游戲等,作為一個朋友,為了得到學生們的認可,從而讓學生對自己“有的說”“敢于說”只有學生認可教師,接納教師,才能使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從而幫助學生,使學困生向著好的方面轉(zhuǎn)變。
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教師的授課方式還較為落后,多數(shù)學生在聽課時,都是牽著鼻子再走,能聽懂的就聽,聽不懂的就略過,而教師在教學時,也往往傾向于這種教學方式,從而導致學生基礎不牢,越聽越不會。農(nóng)村教師在授課時,一定要從實際出發(fā),多對學生的英語基礎和聽課情況做了解,在講課時,要轉(zhuǎn)變自己的內(nèi)心認知,將學生當做課堂主體,通過引導的方式來教學,使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解決問題而并非一味地由教師帶領去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方式,及可以使學生在探索中提升學習興趣,又可以鞏固學生們的英語基礎,使學生從被學轉(zhuǎn)變?yōu)闀W,愛學。
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少不了家長的支持,而教師在對學困生轉(zhuǎn)化過程中,要多于家長進行溝通,了解家長的態(tài)度,并對家長進行教育,比如說教師可以通過微信來建立家長微信群,在群眾向各位家長匯報學生的學習日常,為了讓父母知道他們孩子的學習狀況,并且在微信群中每天發(fā)一些英語歌曲以及英文錄音,讓家長敦促學生在家進行練習,這樣不僅可以改變家長對學生學英語的態(tài)度,更能使學生有一個擴展學習的機會,因此,努力學習的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了提高。
關于農(nóng)村小學英語學習困難的轉(zhuǎn)變,教師一定要做到用心,負責,通過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制定新的授課計劃,使學生改變對英語的認知,做的科學化的授課過程,使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提高。學生在困難環(huán)境中的轉(zhuǎn)變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也并非一個人就可以實現(xiàn),只有教師,學生,家長的多方面配合,才能使學生可以更出色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