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芳
(河北省博野縣博野鎮(zhèn)中學,河北 博野 071300)
“學源思,思起于疑“,在課堂教學當中,由于有些初中物理規(guī)律比較抽象,所以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因此在進行課堂教學前教師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只有教師提問提的好,學生才會集中精力去思考問題,提出問題后,要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時間,還要鼓勵學生提出疑問,找出教師的不足之處,并且讓學生親自去嘗試去體驗,也可以鼓勵他們用逆向思維去思考問題,這樣不僅可以開發(fā)學生的大腦智力,而且還可以加深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印象。
物理知識屬于自然科學,對初中生來說,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諸多的抽象性,理論知識的理解程度增加。現(xiàn)階段的教學中,很多教師要么采取純理論教學的方式,要么采取理論教學幾節(jié)課后再帶領學生參與實驗課程,這種教學對于學生來說,很難講所學與實驗很好地結合起來。一方面對于那些較難理解的理論知識,學生會產(chǎn)生上課的厭煩感,深入理解更是難上加難,另一方面,對于那些學生容易理解的知識,等到實驗課程開展時,已經(jīng)忘掉很多了,知識和實驗的結合不緊密。因而,教師應采取實驗與理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邊教學邊實驗,讓學生根據(jù)課本、教師的講解,自主進行實驗,提高實驗的靈活性,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地動手機會,有效將所學知識與實驗操作結合起來,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自然科學尤其強調(diào)嚴謹性,作為初中物理教師,責任尤其重大。在教學中,教師要以科學的方法,教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掌握對實驗器材的使用,了解實驗步驟和要求,把握實驗應注意事項,保持實驗過程的嚴謹性。在實驗中,教師作為輔導者,設立特定的實驗內(nèi)容,讓學生自行組成小團隊,對實驗相關的流程、步驟、器材選擇等進行設計,在小組協(xié)作中,進行探究式地實驗,并對實驗相關過程進行協(xié)作、探討,以此逐步提高學生的探究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
初中物理實驗往往較為簡單,容易操作,有一部分還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對于學生來說比較容易操作。因此,教師在開展一些物理實驗時,要充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實驗過程中來,有意識地培養(yǎng)他們的探索能力和動手能力,鼓勵他們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現(xiàn)有知識解決實驗中面臨的種種問題。 講解過程當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所帶的物品分別說明。比如,近視鏡與老花鏡的區(qū)別,放大鏡如何聚焦,凸透鏡如何成像等,實驗之前請同學們猜測可能會出現(xiàn)的種種現(xiàn)象,并通過實驗來印證,看哪組學生表現(xiàn)得最好。最終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自己總結實驗過程、實驗結果,并得出結論,大家相互討論,交流實驗方法,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都得到提高。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還有一個途徑就是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提前作出設想,而后通過實驗印證自己的觀點。其次,再讓學生思考同等體積的棉花和金屬哪個更重,依然讓其獨立完成實驗。這時,學生們就會對物體的密度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教師在這時就可以借助實驗給學生詳細講解物體密度的相關知識。這種方式既加深了對知識的識記,又能夠培養(yǎng)他們獨立完成實驗的習慣和能力,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的重要一環(huán)。
實驗教學在中學物理中的意義重大,能有效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動手能力,是理論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作為初中物理教師,我們應該積極樹立實驗教學的思想,提高對實驗教學的重視態(tài)度,帶領學生正確認識、理解實驗教學,并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加強實驗在理論教學中的運用,以積極的教育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實驗,并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全方位地提升綜合能力,實現(xiàn)新課改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