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春雯
(江西省玉山縣端明小學,江西 上饒 334700)
對于小學生而言,與語文學習相比,英語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再加上教師使用的教學方法枯燥單一,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無法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不但會影響學生日后的發(fā)展,還會降低教學質量與有效性。面對這種教學現(xiàn)狀,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將能夠吸引他們注意力的故事教學法進行運用與實施,借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簡化其學習過程,促進學習效率的有效提升。
眾所周知,故事對智力水平與思維能力處于發(fā)展初級的小學生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將其應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具有如下優(yōu)勢:首先,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課堂參與意識;其次,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使教學內容得到拓展和延伸;再次,活躍課堂氛圍,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最后,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實現(xiàn)英語學科在小學教育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诠适陆虒W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諸多優(yōu)勢,教師要予以重視,緊密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運用與實施[1]。
字母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其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在小學英語字母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運用故事教學法將相關知識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更好、更快地掌握字母[2]。由于英語字母有大小寫之分,為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區(qū)分,教師可以將《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滲透其中,“大寫”字母代表“青蛙媽媽”,“小寫”字母代表“小蝌蚪”,并將所有單詞寫在的黑板上,選擇幾名學生幫助“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媽媽”。在這種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在享受故事的同時,還能夠體會到游戲的樂趣,在激發(fā)他們學習熱情和積極性的同時,還可以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
如果說字母是學生的學習英語的基礎,那么詞匯就是幫助學生通往英語王國的鑰匙,對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以及英語素養(yǎng)的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為提高詞匯教學質量與有效性,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教師應注重故事教學法的應用。例如,在“Welcome back to school!”教學中,當學生在學習boy、girl、UK、USA、Canada等詞匯時,教師應改變生搬硬套的教學模式,在故事教學法的作用下,引導學生自己編故事。如果他們在編故事時遇到困難,或是出現(xiàn)無從下手的情況,教師要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或是讓學生模仿教材中的相關內容,通過所編的故事感知、掌握和理解詞匯,在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英語素養(yǎng),促進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字母及詞匯的學習,是幫助學生進入英語王國的“敲門磚”,而句型的學習,是學生在英語王國中前進的“康莊大道”。所以,在句型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教學活動的開展,還要注重教學方法的運用,通過故事的方式將現(xiàn)實中的情景與英語句子進行聯(lián)系,在吸引他們注意力的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和掌握句子,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3]。例如,在“We love animals”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Act like a duck.Quack,quack,quack.Act like a panda.Beng,beng,beng.”等句型,編出不同的故事,或是以教材中提及的動物為中心,結合“What’s this?”“It’s …”“Cool! I like it.”等重點句型編出各種各樣的故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加他們對重點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對編出的故事進行演繹,通過表演的方式增加對所學內容的認知,促進學習效率的有效提升。
綜上所述,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對學生學習能力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充分認識到故事教學法的重要價值,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能力,進行合理運用,借此提高教學質量,實現(xiàn)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