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悅?cè)?/p>
天氣漸暖,大地回春。歷經(jīng)冬日寒氣進(jìn)益,水土浸淫,薈集了自然雨露的精華、霜雪的靈氣,春筍破土而出。
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就有開始吃竹筍的記錄,“其籟伊何,惟筍及蒲”“加豆之實,筍菹魚醢”,這是《詩經(jīng)》中描寫竹筍的句子。
大抵如古人所說:“論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潔,曰芳馥,曰松脆而已矣。不知其至美所在,能居肉食之上者,忝在一字之鮮?!惫湃讼彩持窆S,關(guān)鍵便是由于其鮮美罷。
《詩經(jīng)》里,人們記錄了春天采集竹筍進(jìn)獻(xiàn)給神靈祖先的故事;《周禮》記載了貴族們?nèi)绻麤]能及時吃到鮮筍,就會去吃“筍葅(音 租)”——一種腌筍??梢娢覈嗣癯怨S的時間之久遠(yuǎn)。春筍雨后驟發(fā),味美爽口,“嘗鮮無不道春筍”,唐太宗極愛食筍,每逢春筍上市就要召集群臣開“筍宴”。
向來,生于自然的春菜都帶著一股粗獷的野氣,但春筍不同,自古便進(jìn)入詩書備受文人墨客的喜愛。貌似春筍與文人雅士總有扯不斷的私情:以春筍作詩彰高潔,以春筍入詞顯文采,以春筍抒懷言己志……
在詩詞歌賦盛行的年代里,清香鮮嫩的春筍更是充滿了無窮吸引力。蘇東坡有幾句著名的寫竹詩:“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焙髞碛小岸巫邮帧痹诤竺嫣砹藘删洹叭粢凰子植皇?,餐餐筍煮肉”。清代的美食大神李漁就評價筍為“至鮮至美之物,蔬食中第一品”。
春筍乃是一種草本植物,是最佳天然綠色食品,立春后采挖的筍,以其筍體肥大、潔白如玉、肉質(zhì)鮮嫩、美味爽口被譽為“菜王”,又被稱為“山八珍”之一。不單中國,在日本、加拿大和韓國更是被認(rèn)為“餐餐必備,天天必食”的蔬菜。
春筍之所以受人喜愛,是因為它具有蓬勃生機(jī),生長迅速,且脆嫩爽口,十分鮮美。在冬天,它已在土里默默地吸吮充分的營養(yǎng),靜候春天的到來,待到春風(fēng)化雨,便展現(xiàn)出無限的活力。
每年驚雷一響,春筍便從土里冒出尖來,再經(jīng)春雨潤澤,就成了水靈靈脆生生的仙物。此時我們必然是要抓緊時機(jī),好好吃上幾頓筍的。
竹筍種類非常多。沒有哪個人能準(zhǔn)確地說出到底有多少種竹子的竹筍被中國人采食,有的說八十種,有的說百余種。最保守估計,三四十種肯定是有的。
很多人分不清冬筍和春筍,其實它們并不是兩個種類。冬筍是“孕育期”的筍,而春筍則是“瘋長期”的筍。
就拿超市里最常見的真空包裝竹筍來說,最常見的就是冬筍和春筍。雖然它們都已經(jīng)是剝了皮、煮熟了的封裝產(chǎn)品,可區(qū)別也一下就能看出來:冬筍很粗很短,顏色通常是白色或者牙黃色,捏起來很軟,甚至一捏就碎掉了。冬筍軟糯醇厚,有肉的口感,像北方的名菜“燒二冬”就一定要用冬菇冬筍。春筍細(xì)長,比冬筍個頭兒小了很多。而且春筍比較韌,吃起來更脆爽鮮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