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qū)實驗小學 梁 偉
在小學階段,體育課常常被小學生當做可以進行玩樂的課程,因此很多小學生對體育知識的學習不夠感興趣,而且許多體育老師也沒有重視德育教學內(nèi)容的滲透,影響到小學生在體育課程當中的道德培養(yǎng)效果。本文進行探究小學體育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的情況,提出主動性的措施,使德育得以順利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當中開展,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
在我國許多的小學教學中,通常每個星期開設三節(jié)體育課,而體育教學通常是一些技能型的課程,如跑步、排球等肢體方面的運動,充分展示出體育教學在內(nèi)容方面還有較大的不足,主要是因為體育老師未在教學的時候試著滲透德育知識,更加不會為學生講述德育故事。在許多體育老師心中,體育課只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即可,德育教育應該由思想品德老師完成,沒有認清體育與德育教學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也沒有意識到兩者之間相互促進的作用。就算部分小學在體育教學當中實施德育,并且滲透德育故事,但是沒有進行關(guān)注教育是否可以達到既定的效果。體育老師需要進行體育教學的時候,逐漸加入德育故事,而不是進行灌輸理論知識,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這樣是無法在體育教學當中順利滲透德育的。另一方面,學校也沒有進行合理監(jiān)督體育是否開展德育,也沒有進行關(guān)注體育當中開展德育的效果,并且也沒有完善的監(jiān)督系統(tǒng)進行全面監(jiān)察體育教學當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情況。使得出現(xiàn)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體育老師內(nèi)心認為體育課主要作用是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而沒有進行關(guān)注進行品德教育。另外,一些體育老師沒有合理選擇教學措施,導致在體育教學當中沒有很好地進行德育教育,也就無法進行有效滲透德育故事。
1.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德育教育的滲透認識不足。體育老師心中認為,體育課的作用在于進行訓練學生的體能,使學生可以緩解學習壓力,以健康的體魄參與學習生活。因此許多體育老師沒有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更加不會將體育教育和德育聯(lián)系起來,使得體育教學當中無法有效開展德育教育,也無法有效滲透德育故事,使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得到有效培養(yǎng)。即使一些體育老師在教育當中加入德育故事,但是沒有清楚地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導致其只是無規(guī)律進行德育,無法有效完成德育的要求。
2.學校不重視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許多學校對學生文化科目有著較大的關(guān)注,也就是比較關(guān)注學生知識的汲取,而對體育教育沒有較高的關(guān)注度,使得體育教育的效果不夠理想。一些學校還會以保障學生安全為名,減少體育運動的項目,甚至部分學校將體育課安排成自習課給學生復習功課,更遑論在體育教育中滲透德育故事了,最終導致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故事無法完成。
1.教師需要加強言傳身教,做好道德引導。老師的言行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老師如果時常出現(xiàn)遲到早退的行為,或者是教學懈怠等行為,會使學生的態(tài)度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所以老師需要合理約束自身的言行。如在教學期間,可能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出現(xiàn)了一些錯誤,在學生指出這一錯誤之后,老師如果可以及時承認錯誤,不但可以表現(xiàn)自身勇敢承認錯誤的勇氣,也可以維持師生之間的良好聯(lián)系,成為學生學習榜樣。在體育教學當中,老師所遵循的行為準則也是引導學生形成較高道德的重要教育方式。因此小學體育老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德育修養(yǎng),就需要真正意識到自身行為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從而謹言慎行,以良好的行為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例如在體育課堂上,老師在組織學生開展“搶救傷員”的游戲的時候,老師可以提前為學生講述抗戰(zhàn)時期白求恩大夫救死扶傷、敢于奉獻的故事。在積極調(diào)動學生的感情,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之后,可以提出讓學生在游戲中向白求恩大夫?qū)W習,保持自身嚴謹?shù)膽B(tài)度,關(guān)愛他人,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
2.在游戲中加強德育滲透,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愛玩屬于小學生的天性。在進行小學體育教學的時候,老師如果只是進行傳授教材當中的知識,容易使學生感覺到枯燥,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果學生沒有興趣接受老師傳授的內(nèi)容,不但會影響到教學活動的實施,也無法很好地傳遞德育思想。所以在實際教學當中,體育教師需要加入一些小游戲,營造比較和諧的學習氛圍。在游戲上,許多學生常常會表現(xiàn)出爭強好勝的特性,特別是許多學生屬于獨生子女,爭強好勝的特點比較明顯。在上體育課的時候,學生對具有競爭特點的游戲比較偏好,因此在開展競爭游戲之前,老師可以提前講述“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故事,讓學生在游戲當中除了要贏得勝利之外,還需要樹立團結(jié)的精神。
例如在開展“迎面接力”游戲期間,常常選擇的是男女混合比賽,在比賽的時候一些女孩子跑的速度比較慢,一些同學在實施交接時候,不小心將接力棒掉地上,導致接力比賽的速度明顯下降等,以致最終比賽輸了。在結(jié)束比賽之后,一些學生可能會進行埋怨跑得慢的同學或交接棒出現(xiàn)失誤的同學,面對這種情況老師需要及時進行制止和修正。特別是對于出現(xiàn)失誤的學生需要進行鼓勵,而對于其他學生則需要進行教導團結(jié)的重要性,使學生可以在比賽當中形成良好集體主義精神,有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
3.在教學活動中進行德育教育,提高學生道德水平。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實時開展德育教育,對提高德育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在許多體育運動當中,假如沒有道德和競賽規(guī)則進行約束,游戲也無法順利進行。因此在開展小學體育運動的時候,需要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特別是在集體運動當中,需要保持團隊的集體精神。老師需要加強引導,使學生可以在游戲當中養(yǎng)成良好的集體主義精神。同時,興趣是吸引學生參與游戲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在選擇游戲的時候,需要聯(lián)系學生的需求,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趣味教學活動,可以使體育教學當中的德育知識得以順利傳授。在小學體育教學的時候,可以采用體育游戲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愛國主義情懷。
比如,老師在組織學生開展田徑運動的時候,為了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愛國主義情懷,老師可以向進行講述110m跨欄冠軍劉翔的故事,使學生了解其如何辛苦訓練和為國爭取榮譽。采用此種教學方式,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可以得到有效激發(fā),有助于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教學當中滲透德育故事,不但可以促進教學任務的完成,也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道德品質(zhì)。因此,在開展體育活動的時候,需要加入相關(guān)的德育故事,針對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在這種情況下,體育老師需要合理利用目前的資源,合理選擇德育故事,完成德育滲透的任務,促進教學效果的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