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在紅 (江蘇南通師范學校第一附屬小學)
體育課程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承擔著艱巨而特殊的任務,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對未來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和自身價值的實現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教學小學體育課程中,設立的教學目標需要和小學生的實際狀況結合起來,呈現在學生面前的教學形式是如此的豐富多彩。在對學生的精神素質培育中,并不需要對初衷改變,學習的形式上采用自主合作,學生感覺到枯燥無味的知識技能的學習就會生動起來,學生對學習過程的完成就會積極主動。
如在教學籃球過程中,學生控球技能的培育不能忽視,教師可在此基礎上對進行的教學活動設立立體的教學目標。要提高教學效果,不僅要掌握知識和技能,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團隊意識。認知目標可以設定為:明確易手、先運球的概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目的。其技術目標是:技術動作方面,掌握身體前易手帶球,提高對球的掌控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培育;情感目標方面,使學生對籃球學習加深熱愛,建立精神層面的思維技能和合作學習的集體主義精神。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目標相吻合,學生的自主合作意識方能被激活。
立體化的教學目標和活動形式的豐富多彩,可以使學生合作欲望變得十分強烈,在課堂中以主人面貌出現。
合作學習有兩種形式。其一,公平分組,即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群體成員的分布上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體能和綜合素質的混合,使群體具有相當的競爭實力。其二,組內分層。它是分層教學方法的分組,通過對學生的分析,將能力相近或相等的學生分成一組,根據不同的學習能力和學生的特點,安排培訓內容,從而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使每個學生的能力都能在自己的基礎上得到提高。
如在進行單腿跳和雙腿跳訓練時,教師的訓練方法常常是選擇一些學生易于模仿的動物跳躍讓學生模仿。在進行分組訓練時,可按照學生自有的特質,進行一些游戲活動,比如建造房屋、動物跳躍運動等,并讓學生以小組的名義進行練習,在練習中體現合作精神。這種合作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在開展活動時盡可能發(fā)揮其積極作用,也可以與小組學生合作,更好地完成任務。通過這樣的活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學習不只是學生自身的事,教師的作用不可或缺。體育教學活動中的自主合作學習,就需要教師對合作的時機和節(jié)點進行正確和恰到好處的把控。
如在教學“投擲鉛球”課時,教師讓學生分組進行活動后,學生獨立練習,在訓練中,教師對學生小組成績的狀況予以關注,對每個學生的訓練情況了然于胸。每個組的學生可以評估自己組中的情況,并在觀看其他組的情況后集成信息。這樣,在適當合作時機被掌握后,清晰的課堂結構會呈現在我們面前,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又有了明顯的提升。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投擲動作,教學目標很好地實現,有效提升了教學的效果。
目前,許多獨生子女自我意識十分強烈,缺乏合作意識,對進行的體育活動經常提不起興趣,缺乏參與熱情。教師可以組織一些小游戲,提高學生的合作和競爭意識,集體意識得到進一步增強。
如在足球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游戲,激發(fā)學生興趣。教師選擇有較強節(jié)奏感的音樂,在學生進行有節(jié)奏傳球訓練時進行播放,將音樂融入體育教學中,不僅使學生足球學習的興趣大為增強,而且又營造了輕松的課堂教學氣氛。此外,“傳球接力賽”等游戲能迎合小學生的競爭心理,足球訓練的課堂就會妙趣橫生,充滿競爭。這不僅使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得到了提高,而且提高了學生自身的運動技能,團隊意識也逐漸增強。
總之,通過體育教學來培養(yǎng)小學生的團隊精神,可以有效地促進小學生的角色和責任的成就體驗。這樣,小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就會通過長期的體育鍛煉得到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