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黎悅瓣 翻譯:黃一凱 美編:安宏宇
使用我們提供的光線畫筆插件,讓自己的照片更加驚艷。
Jon Adams
知名攝影師和后期師,有多年后期教學經驗。
很少有什么元素比得上透過窗戶或者樹林射進來的一束束光線更能烘托畫面氛圍。專業(yè)攝影師和電影燈光師們,經常會在開始拍攝前花上幾個小時使用煙機或者煙餅在環(huán)境中散布煙霧,然后精心布置燈光打出這樣的效果。但是,如果大家用上了我們提供的光線畫筆插件,只需要點幾次鼠標也能實現類似的光線效果。這里我們提供了不少于20種光線效果素材供大家使用,每一種都能根據實際情況做更進一步調整,得到更為真實的結果。
在使用這些素材的時候,確保光線背后區(qū)域以深色影調為主,這樣才能讓光線看上去更加明顯。繪制光線需要在一個獨立圖層上進行,只有這樣才能在我們需要調整光線大小、形狀、角度、強弱的時候更加靈活。對于大多數照片來說,這套畫筆都有著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具體使用方法吧!
專家提示: 光線筆刷插件
我們的畫筆插件適用于Photoshop CC等任何支持.abr格式畫筆的圖像處理軟件。你可以用它們來為任何類型的照片添加發(fā)散的光線效果。這些光線素材均為筆刷格式,可以根據需要任意調整它們的大小、顏色和不透明度。另外,將畫筆添加到新建的獨立圖層之后,還可以使用自由變換工具對光線做更近一步的調整。
1安裝畫筆
我們提供的畫筆插件適用于Photoshop等任何支持.abr格式畫筆文件的軟件。想要安裝畫筆,只需要將Light Ray Brush.zip文件下載到自己的電腦中,雙擊文件解壓,然后在Photoshop中執(zhí)行“窗口>畫筆”命令打開畫筆面板,單擊右上方的四條橫線按鈕打開面板設置菜單,執(zhí)行導入畫筆命令。接著從彈出的文件瀏覽器中找到解壓后的Light Ray Brush.abr文件,單擊打開按鈕,就能在面板中看到導入的光線畫筆。
2選擇畫筆
打開希望添加光線效果的素材圖片,或者使用我們提供的范例文件Cathedral.jpg。執(zhí)行“窗口>圖層”命令打開圖層面板,使用快捷鍵Ctrl+Shift+Alt+N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空白圖層,將混合模式設置為變亮。接著選擇畫筆工具,在上方選項欄中的第二個圖標上單擊打開畫筆預設選擇器,單擊選擇需要使用的畫筆。之后單擊左側工具欄下方的前景色色塊,將前景色設置為淡黃色,作為我們即將使用的光線顏色。
3添加光線
使用左右方括號鍵將畫筆設置為適當的大小,接著在合適位置上單擊鼠標為畫面添加光線效果。注意在單擊后不要像使用常規(guī)畫筆工具那樣長按并拖動鼠標。如果對效果強度感到不滿意,可以在原位多點擊幾次鼠標。接著,使用快捷鍵Ctrl+T進入自由變換模式,在調整框外拖動畫筆旋轉光線角度,或根據需要按住Ctrl鍵拖動調整框四角的調整手柄,創(chuàng)造出更為明顯的光線匯聚效果,讓光線看上去更加真實。
4調整光線
如果覺得光線效果還不夠強烈,可以使用快捷鍵Ctrl+J復制光線圖層更進一步強化效果。如果你喜歡更加自然的效果,也可以在圖層面板中降低光線圖層的不透明度。按住Alt鍵使用移動工具拖動該圖層可以直接復制該圖層,如果畫面中存在多個窗口之類的光源,使用這個方法能快速為它們添加相同的效果。同一場景中的陽光光束只可能來自同一方向,弄錯這一點可能會讓畫面看上去很假。
掌握Photoshop中最強大的修復工具,用這些工具去除我們不需要的畫面細節(jié)。
James Paterson
《攝影之友·影像視覺》英文版雜志編輯,了解影友最需要的技巧。
修復工具是Photoshop為我們提供的最強大的工具之一,我們可以用它來移除照片中從人物到傳感器污漬在內的任何類型的細小干擾元素,同時也可以用來修復面部斑點、皰疹、皺紋等瑕疵。
在這篇教程里,我們將向大家介紹3類修復工具,它們分別是污點修復畫筆工具、修復畫筆工具和修補工具。它們幾乎是Photoshop功能的代表,能幫助你掩蓋畫面中所有不完美的小瑕疵,讓每個人在看到照片之后都會產生這么一個想法:“這照片是不是PS過?”
這三種工具的工作原理有些類似,都能自動對畫面其余部分取樣矯正選定區(qū)域的畫面。換句話說,它們是基于對當前畫面像素進行分析來產生全新的細節(jié)。主要區(qū)別在于污點修復畫筆工具能自動對畫面進行修復,而剩下兩種工具則需要我們手動指定需要修復的區(qū)域。細節(jié)上的使用差異決定了它們各有其最擅長的修復領域。
總而言之,作為3款功效顯著且易于使用的工具,它們是我們在Photoshop中離不開的好幫手。
專家技巧:內容識別填充
內容識別是迅速修正畫面中較大區(qū)域內容的最佳命令。我們可以使用任意選擇工具選擇畫面中需要修復的區(qū)域,執(zhí)行“編輯>填充”命令,然后將使用下拉菜單設置為“內容識別”。最近,在為該選項提供了專門的對話框之后,這個功能得到了更進一步的強化。我們可以在對話框中控制和調整內容識別的取樣區(qū)域,這樣一來程序就能排除那些不需要的細節(jié)。例如說,如果我們將畫面主體排除在識別區(qū)域之外,那么得到的填充結果就只有來自畫面背景的細節(jié)。這個變化讓這個原本就格外好用的功能變得更為強大。
了解如何使用飽和度及相關設置豐富作品的視覺沖擊力。
Sean McCormack
《Lightroom完全手冊》作者,本刊的特約作者,對這款軟件有獨到的認識。
我們經常在表述事物的時候用到飽和這個詞,例如說數據達到了飽和、市場供給達到飽和等等。另外在討論健康問題的時候,我們還會談到控制飽和脂肪的攝入量。
在討論攝影的時候也經常會和飽和打交道。顏色可以劃分為色相、亮度、飽和度三大屬性。色相決定基本色彩分類,亮度決定明暗,飽和度則決定色彩的濃淡強度。除了單獨每種顏色的飽和度之外,我們也會經常遇到需要調整照片整體飽和度的問題。飽和度較低的照片看上去灰蒙蒙一片,而高飽和度的照片則看上去更有活力一些。日落與霧天是最常見的兩類高、低飽和度場景。
在Lightroom中,我們經常會用到兩種工具來控制畫面的飽和度。飽和度滑塊控制畫面的整體飽和度強弱,而自然飽和度則主要針對較低飽和度的顏色進行處理,同時對膚色有較好的保護。
專家提示: 對比度與飽和度
對比度也會對畫面飽和度造成影響,無論使用對比度滑塊還是色調曲線命令提高畫面的對比度設置,都會導致畫面飽和度的提升。大家有時候甚至會發(fā)現,在提高畫面對比度之后,畫面飽和度就已經達到了可以接受的程度,無需再去額外調整飽和度滑塊。使用畫筆工具對畫面局部的明暗進行調整也可能影響畫面的色彩,一般來說明度變化越大,色彩變化也就相應越大。
1整體評價
讓我們從基本面板開始,這張照片已經做了一些基礎的曝光調整,矯正畫面影調。但顯然,在調整曝光之后畫面的色彩依舊很弱。就一幅風光片來說,這個色彩是遠遠不足的。照片的配置文件是影響畫面色彩的關鍵因素之一,它決定了Lightroom如何詮釋相機提供的RAW信息。選擇合適的配置文件,也就為之后的飽和度調整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配置文件
單擊配置文件瀏覽器瀏覽所有配置文件,默認狀態(tài)下所有新導入的圖片都會使用Adobe顏色作為使用的配置文件,早期版本則使用飽和度更低的Adobe標準作為配置文件。對于風光照片來說,我們有兩個更好的選擇,一個是Adobe風景,另一個則是相機匹配中的風景或者鮮艷。將鼠標移動到任意配置文件上,都可以在主窗口中預覽配置的色彩效果。
3自然飽和度
這里我們使用了鮮艷作為這幅照片的配置文件,盡管色彩已經看起來不錯,但適當的調整還能讓它更上一層樓。有一點我必須要強調,給照片添加飽和度就像往菜里面加鹽,少了味道不夠,太多了則毀掉一盤好菜。在關閉配置文件瀏覽器之后,讓我們向右移動鮮艷度滑塊,注意隨著滑塊向右移動,海水顏色變得越來越鮮艷,但是與膚色近似的晚霞顏色則被保護起來。
4飽和度
這時候就輪到飽和度大顯身手了。飽和度滑塊能一視同仁地提高所有色彩的飽和度表現,也包括那些被自然飽和度處理過的顏色。我們需要在兩個滑塊之間找到合適的平衡,才能取得最理想的結果。單獨調整飽和度,藍色會顯得有些不足。單獨調整自然飽和度,晚霞表現乏力。對于這張照片來說,將兩個滑塊均設置在30-35之間能得到最理想的結果。
使用這里介紹的四種技巧讓那些拍攝于森林的照片瞬間變得與眾不同。
James Abbott
James是專業(yè)攝影師和職業(yè)記者,他的Photoshop技巧非常成熟,也很愿意分享自己的后期技巧給讀者。
如果你拍攝的森林照片總是缺乏新意,那么或許是因為你的后期調整手法太過于老套,這時你需要尋找一些新的創(chuàng)意手法來讓作品大不一樣。
除了開始的最基礎編輯調整之外,接下來我們在這里介紹的4種后期處理技巧都只需要簡單地點擊幾次鼠標,就能讓你的森林作品實現效果上的飛躍。
從選擇性色彩控制到高級黑白轉換,以及一些創(chuàng)意性模糊處理,我們將告訴大家如何使用一些簡單的技巧創(chuàng)造出讓人瞠目結舌的作品。無論你是Photoshop新手還是經驗豐富的愛好者,都會同樣覺得我們這里的技巧簡單易學、好記好用。
所以,趕緊行動起來,在這個萬物一片欣欣向榮的炎炎夏日里,出發(fā)拍攝更加豐富的綠色森林,并且使用這里介紹的4種技巧讓畫面變得更加精彩吧!
1 選擇性飽和度調整
我們可以針對單一顏色進行飽和度調整,得到更為完美的色彩搭配。單擊圖層面板下方的新建調整圖層按鈕,從彈出菜單中選擇色相/飽和度調整圖層。在彈出的屬性對話框中將全圖下拉菜單更改為藍色,然后將飽和度設置為+30。接著將青色設置為+10,黃色設置為+15。
2夢幻模糊
奧頓效果是近年來最為流行的一種風光模糊效果,能給作品帶來夢幻一般的畫面感覺。使用快捷鍵Ctrl+J復制背景圖層,執(zhí)行“濾鏡>模糊>高斯模糊”命令,將模糊半徑設置為30像素,接著將圖層不透明度降低到30%,就能得到柔和且充滿畫意情調的奧頓效果。
3偽紅外黑白
因為這幅照片中原本的色彩就非常分明,所以很適合添加偽紅外效果。單擊新建調整圖層按鈕,從彈出菜單中選擇黑白命令,在彈出對話框中將黃色設置為+170,綠色設置為+100提亮植被,接著將青色調整為+210大幅度提亮藍鈴花,最后將藍色設置為+80提亮花的暗部。
4超現實模糊
選擇背景圖層,使用快捷鍵Ctrl+J復制背景圖層,接著執(zhí)行“濾鏡>模糊>動感模糊”命令。在彈出對話框中將角度設置為90°,距離設置為800像素,單擊確定按鈕。接著,為模糊圖層添加圖層蒙版,使用大尺寸黑色柔邊畫筆在蒙版的下半部分涂抹,還原清晰的地面部分。
專業(yè)級圖像管理編輯軟件
一張照片,兩種風格
每個月,我們都會邀請兩位Photoshop專家按照自己的意愿來調整同一張RAW文件。在接下來的幾頁中,他們將向大家詳細介紹自己的思路和調整參數。
攝影師
Lauren Scott
這張照片拍攝于加拿大賈斯珀國家公園,當天風平浪靜,水面為巍峨的高山提供了完美的反光。對后期專家來說,這次的任務是如何為這幅作品錦上添花。照片使用尼康D800拍攝,鏡頭焦距24mm,曝光參數f/8、1/1000秒、ISO 250。
原始圖片
James Abbott
James是一位專業(yè)攝影師和職業(yè)記者,他的Photoshop技巧非常成熟。
1號選手:希望創(chuàng)作一幅完美對稱的畫面
Jon Adams
Jon是一位知名攝影師和后期專家,擁有多年后期教學經驗。
2號選手:希望創(chuàng)作
一幅充滿視覺沖擊力的作品
1號選手James Abbott風光攝影中最有氣勢,同時也是最難拍攝的場景之一,就是類似于這種完美的倒影。大多數時候,我們能遇到的水面都是波光粼粼的,想要靠拍攝得到清晰的倒影基本沒有可能,但這張照片顯然是天公作美的結果。所以對這幅照片來說,所需要的后期處理只不過是加強畫面的對稱性以及強化一下畫面細節(jié)。
1 調整構圖
我喜歡將倒影的照片處理成完全對稱,所以打開這張照片之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選擇裁切工具,將模式設置為正常并勾選限制為與圖像相關選項,裁切畫面得到我期望的結果。如果想要保持照片的原始畫面比例,可以先使用裁切工具選擇整個畫面,然后按住Shift鍵拖動任意一角的調整點,對調整結果感到滿意后單擊回車應用裁切。
2 還原細節(jié)
感覺天空有些偏藍,我用漸變?yōu)V鏡從上往下創(chuàng)建了一條漸變線,然后將曝光設置為+0.35,陰影+30。接著使用同樣的設置從下往上創(chuàng)建一條新的漸變線用來提亮水面的倒影。在使用漸變?yōu)V鏡的時候,勾選下方的顯示蒙版選項能讓我們更加清晰地判斷濾鏡調整范圍,但是在添加濾鏡之后最好關閉蒙版以便觀察調整效果。
3 基本調整
在色調曲線面板中打開點曲線子面板,然后從彈出菜單中選擇中對比度預設。接著,回到基本面板,將色溫設置為5200,然后將高光設置為-60,陰影設置為+75,白色與黑色分別設置為+12和-12還原因為高光陰影調整而丟失的畫面整體反差。緊接著,將清晰度設置為+10,增強中間調對比,讓畫面細節(jié)變得更加突出。
4 飽和度控制
最后是飽和度控制。我在HSL面板中打開飽和度子面板,首先將黃色與綠色的飽和度設置為+30增強植被的色彩,接著將藍色設置為+10強化天空。進入明度子面板,將藍色設置為+15。最后,我使用徑向濾鏡添加了一個覆蓋整個畫面的橢圓形調整選區(qū),使用曝光-0.75、陰影+20的設置給畫面添加暗角,突出畫面的中心部分。
最終效果
2號選手Jon Adams
這是一張氣勢恢宏的風光攝影作品。優(yōu)美的倒影和分明的細節(jié)將我們的注意力一路吸引到畫面后方的雪山上,最終與天空連成一片。
優(yōu)秀的前期拍攝為后期處理提供了無數種可能。雖然說面對這樣的倒影作品,對半分的構圖方式是一種絕對自然的選擇,但是我不太喜歡這種用地平線將畫面一分兩半的感覺,所以我決定在這個方面做一些調整。
另外,我希望讓畫面看起來溫暖一點,抵消雪山寒冷的感覺,同時增強畫面的對比度,讓畫面整體看上去視覺沖擊力更強。
1 色溫與反差
在Adobe Camera Raw中,首先勾選鏡頭矯正面板中的刪除色差和啟用配置文件校正兩個選項修復畫面可能存在的色差與畸變問題,接著使用裁切工具調整構圖,將地平線放在下三等分線左右的位置上。接著打開基本面板,將色溫提高到6400暖化畫面,接著將高光設置為-100,陰影設置為+75還原細節(jié)。然后將白色設置為+26,黑色設置為-35增強整體反差,清晰度設置為+23提升中間調反差,最后將去除薄霧設置為+28給畫面添加一些額外的反差。
2天空與樹林
選擇漸變?yōu)V鏡工具,單擊右側選項欄中的曝光選項左側的減號按鈕將曝光設置為-0.50,并復位其余所有選項,接著從上往下拖動鼠標創(chuàng)建一條壓暗天空的漸變線。拉動時,按住Shift鍵可以保證漸變線的垂直。接著選擇徑向濾鏡工具,將曝光設置為+0.25,色溫設置為+10,然后沿著樹林的傾斜角度繪制一個橢圓形的調整選區(qū)。之后,別忘了在下方的倒影上重復這個步驟。
3瑕疵與暗角
畫面中存在幾處傳感器污漬,我選擇污點去除工具,在右側選項欄中將工具模式設置為修復,在污點上單擊鼠標將其移除。進行這一步操作的時候,可以勾選右側的使位置可見選項讓污點在畫面中顯示得更為突出。
最后,在效果面板的裁切后暈影部分,我將數量設置為-17給畫面添加了稍許的暗角,這個自然的漸暈處理能更有效地將觀眾注意力吸引到畫面當中。
最終效果
Jon Adams教你如何將白天處理為夜色。
盡管使用三腳架和低速快門完全有可能在夜晚拍攝出無比精彩的攝影作品,不過對于攝影愛好者來說其實沒幾個人真正這么干過。對于大多數攝影師來說,夜景還是在自己家附近拍點兒燈光、明月更舒服一些。其實有些拍攝于白天的照片,經過一定的后期處理之后調整為夜景也別有一番氛圍,尤其當我們在天上加一個假月亮之后。整個處理過程非常簡單,如果你沒有合適的月亮素材,我們也為大家準備了一個。
在Photoshop CC中打開你想要使用的白天素材,或者打開我們提供的范例文件Nighttime.nef,照片將會在Camera Raw中打開。在鏡頭矯正面板中勾選刪除色差和啟用配置文件矯正兩個選項,接著在基本面板中對畫面色彩和影調進行調整。首先將色溫降至3400或者更低,接著將對比度提高到+65,高光設置為-100,去除薄霧設置為+25左右。從上到下創(chuàng)建一條漸變?yōu)V鏡,然后將天空曝光壓低至-1.5左右,飽和度設置為-25。1
單擊打開圖像進入Photoshop,接著打開你自己的月亮素材文件或我們提供的moon.jpg。在月亮文件中,一次使用快捷鍵Ctrl+A、Ctrl+C、Ctrl+W復制并關閉畫面,接著回到主文件中執(zhí)行Ctrl+V命令將月亮粘貼至其中,并使用移動工具將其移動到合適的位置上。接著,在圖層面板中,將月亮圖層的混合模式更改為濾色,月亮周圍的黑色背景將會消失。接著,使用快捷鍵Ctrl+J復制月亮圖層,執(zhí)行“濾鏡>模糊>高斯模糊”命令,半徑設置為50像素左右,為月亮增加發(fā)光的效果。接著,再拷貝一次原本的月亮圖層,將其拖動到下方的水面上,將圖層不透明度調整為70%左右,執(zhí)行“濾鏡>扭曲>波浪”命令為月亮添加漣漪的效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