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雁汶, 林 瑤, 許東雯, 馬慧麗, 劉瑞來, 胡 堯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檢驗科,上海 200040)
糖尿病如果控制不力,很容易發(fā)生腎損傷。腎損傷早期非常隱匿,無明顯癥狀,但是一旦發(fā)生,發(fā)展速度較快且不可逆轉(zhuǎn),最終發(fā)展為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因此,腎損傷的早期發(fā)現(xiàn)和控制非常重要[1]。目前,診斷腎損傷最準確的方法是腎組織活檢,但該方法操作難度大,風險高,所以一般不使用。臨床常用的診斷腎損傷的指標是尿白蛋白(albumin,Alb)。為了避免尿液濃縮和稀釋帶來的干擾,常使用隨機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ACR)作為腎損傷的初篩指標。但有研究表明,尿Alb診斷對早期腎損傷的敏感性不高[2]。有研究結(jié)果顯示,α1酸性糖蛋白[又稱類黏蛋白(orosomucoid,ORM)]可作為DN早期診斷的指標[3-4]。為此,本研究通過分析尿ORM與腎損傷的關系,判斷其在腎損傷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選取2015年4月—2017年7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確診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211例,其中男146例、女65例,年齡(63.27±13.44)歲,均符合2010年美國糖尿病學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的診斷標準:糖化血紅蛋白≥6.5%,空腹血糖≥?7.0 mmol/L(126 mg/dL),口服糖耐量試驗2 h血糖≥11.1 mmol/L(200 mg/dL)[5]。所有患者均排除腫瘤、懷孕、心臟病、泌尿系統(tǒng)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內(nèi)分泌疾病、肝臟疾病等。選取同期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骨科住院患者60例作為應激對照組,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齡(51.72±11.81)歲。選取同期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體檢健康者68名作為正常對照組,其中男36名、女32名,年齡(48.66±14.05)歲。應激對照組和正常對照組均排除糖尿病及糖耐量受損等情況。3 組之間性別、年齡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留取所有對象禁食12 h后的晨尿10 mL,檢測尿Alb、肌酐(creatinine,Cr)和ORM。為了避免尿液濃縮和稀釋帶來的干擾,用α1酸性糖蛋白/肌肝比值(orosomucoid to creatinine ratio,OCR)表示尿ORM水平。計算尿ACR,按尿ACR結(jié)果將T2DM患者分為正常尿ACR(normal 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NACR)組(117例,ACR<30 mg/g)、低尿ACR(low 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LACR)組(62例,ACR 30~300 mg/g);高尿ACR(high 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HACR)組(32例,ACR>300 mg/g)。
尿Alb采用BNⅡ特定蛋白分析儀(德國西門子公司)及配套試劑(速率散射比濁法)檢測。尿Cr采用酶法測定,檢測儀器為日立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日立公司),試劑由日本和光純藥工業(yè)株式會社生產(chǎn)。尿ORM采用膠乳增強免疫透射比濁法測定,檢測儀器為日立717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日立公司),試劑由美國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
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呈偏態(tài)分布的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中位數(shù)(M)[四分位數(shù)(P25~P75)]表示,組間比較采用Mann-Whitney檢驗。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評價尿OCR與尿ACR的相關性。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評價尿OCR與腎損傷的關系。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T2DM組尿OCR水平明顯高于應激對照組和正常對照組(P<0.05),而應激對照組與正常對照組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應激對照組、T2DM組、正常對照組之間尿ACR水平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T2DM組、應激對照組和正常對照組尿ACR和尿OCR的比較 [mg/g,M(P25~P75)]
NACR組、LACR組和HACR組尿OCR依次增高,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ACR水平各組尿ACR和尿OCR水平的比較[mg/g,M(P25~P75)]
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尿OCR與尿ACR呈正相關(r=0.894,P<0.01)。見圖1。
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評價尿OCR與腎損傷的相關性,所有線性回歸模型均進行年齡、性別調(diào)整。結(jié)果顯示在T2DM組中,尿OCR是LACR患者和HACR患者腎損傷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以NACR組為參照,LACR組:比值比(odds ratio,OR)=1.140,95%可信區(qū)間(confidence interval,CI) 1.061~3.347,P<0.01;HACR組:OR=2.869,95%CI 1.123~7.333,P<0.01]。
圖1 尿OCR與尿ACR的相關性
ORM是人類血清中含糖量最多、酸性最強的糖蛋白,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41 000~43 000,主要由肝巨噬細胞和粒細胞合成[6-7]。ORM一般情況下處于結(jié)合狀態(tài),在健康人體內(nèi)尿ORM水平非常低,并不會表現(xiàn)出明顯的生物學活性。由于ORM和腎小球的通透性緊密相關,所以糖尿病患者發(fā)生早期腎損傷時腎小球濾過率不斷增高,導致尿ORM水平升高[8]。JIANG等[9]的研究結(jié)果顯示,DN患者尿ORM水平與血清C反應蛋白呈正相關(r=0.360,P<0.05)。這說明ORM作為一種低炎癥的標志物,DN的炎癥反應也會造成尿ORM水平的升高。同時,正常人腎小球上皮細胞能夠分泌ORM[10],但DN患者的腎小球上皮細胞是否能大量分泌ORM還未得到證實。
目前,糖尿病患者腎損傷的早期無創(chuàng)診斷主要依靠尿Alb,但有些糖尿病患者在尿Alb還處于正常水平時,腎小球濾過率已經(jīng)開始下降,患者已經(jīng)發(fā)生了腎損傷[11-12]。雖然尿ORM和尿Alb均能反映腎小球的濾過功能,但是由于ORM分子的半徑更小,所以在腎功能發(fā)生改變時,尿ORM的濾過率和清除率會遠遠高于Alb,是Alb的5~10倍[13-14]。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T2DM組尿OCR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和應激對照組(P<0.05),而且NACR組的尿OCR水平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表明在尿Alb處于正常水平時,尿ORM水平已經(jīng)升高。由此可見,對于早期腎功能損傷的評估,尿ORM比尿Alb有更好的敏感性;NACR組、LACR組和HACR組尿ORM水平依次增高,表明尿ORM隨著腎損傷的進展而逐步升高,其對腎損傷的診斷和嚴重程度分級均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
另外,Alb分泌的影響因素較多,人體在劇烈運動、重體力勞動、情緒激動、過冷、過熱及應激狀態(tài)時,尿Alb的排出量均可增多,產(chǎn)生一過性蛋白尿。本研究應激對照組病例多為骨折患者,排除了其他腎臟疾病、腫瘤、懷孕、心臟病、泌尿系統(tǒng)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內(nèi)分泌疾病、肝臟疾病等。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正常對照組、應激對照組與T2DM組之間尿ACR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正常對照組與應激對照組尿OCR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尿ORM在機體應激狀態(tài)下不會發(fā)生變化,對于腎損傷的早期診斷有更好的特異性。
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尿OCR與尿ACR呈明顯正相關(r=0.894,P<0.01),這與譚婷婷等[4]和JIANG等[9]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尿OCR是LACR患者和HACR患者腎損傷的獨立危險因素,提示定期監(jiān)測尿OCR有助于早期發(fā)現(xiàn)DN。
綜上所述,由于正常人尿ORM水平非常低,不容易被檢測到,因此尿ORM對提示T2DM患者已發(fā)生早期腎損傷較尿Alb更具判定價值。尿OCR與傳統(tǒng)的尿ACR相比,敏感性和特異性更高,可用于早期輔助診斷腎損傷,對腎損傷嚴重程度的分級也有一定的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