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昊旻 美編|勞秋勤
有問就有答。食品博士、科普達人云無心在這里和您面對面,聊一聊我們共同關心的一些兒童食品方面的話題。
云無心
From媽媽
云無心老師:
您好!
看到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終于發(fā)聲呼吁全球5年內(nèi)徹底清除人造反式脂肪,您覺得有可能實現(xiàn)么?中國市場上的反式脂肪食品多嗎?日常生活中,給孩子選擇標注“反式脂肪0”的食物就安全嗎?
爽媽
From云無心
今年,WHO發(fā)布了一個名為“取代”(replace)的行動指南,指出反式脂肪每年導致50萬人死亡,號召各國政府實施這個行動指南,在5年內(nèi)徹底清除食品供應鏈中的工業(yè)反式脂肪。
其實,這個目標的實現(xiàn)是水到渠成的。不管有沒有這個呼吁,食品工業(yè)中的“人造反式脂肪”已經(jīng)越來越少了。
所謂的“人造反式脂肪”一般來源于氫化植物油。這項技術發(fā)明于1902年,當時的世界各國還沒有建立起食品監(jiān)管體系,一種新技術或者新產(chǎn)品不需要通過安全審核就可以生產(chǎn)銷售。氫化技術的出現(xiàn)解決了美國黃油短缺的問題,因而大受歡迎。到了1950年,因為“悠久的食用歷史”,美國FDA就給了它“普遍認為安全(GRAS)”的認可。
其實在1956年,醫(yī)學期刊《柳葉刀》就發(fā)表過一篇報道,宣稱氫化植物油會導致人體內(nèi)的膽固醇升高,進而可能導致冠心病。但這個說法只是猜測而沒有科學數(shù)據(jù)支持,也就一直未引起重視。
直到1990年,“反式脂肪”才引起人們的關注。反式脂肪是在植物油催化加氫的時候,一部分不飽和脂肪的空間構型從天然的“順式結構”轉變?yōu)椤胺词浇Y構”而得到的。因為空間構型不同,反式脂肪酸在人體內(nèi)的代謝途徑與順式也不同。1997年,《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發(fā)表了哈佛醫(yī)學院等機構的一項研究,結論是反式脂肪的攝入會增加冠心病的發(fā)生率。此后,類似的研究越來越多,“反式脂肪危害心血管健康”有了充分的證據(jù)。此外,還有許多研究探索反式脂肪對其他疾病的影響,不過迄今并沒有很令人信服的證據(jù)。
心血管疾病是人類健康的大敵,反式脂肪又是“工業(yè)加工”的產(chǎn)物,所以世界各國紛紛開始對反式脂肪的使用進行限制。
在國外,反式脂肪之所以成為一個巨大的健康問題,是因為它有著近百年的使用歷史,在各種食品中使用非常廣泛。如果直接停用,食品行業(yè)一時無法找到適當?shù)奶娲罚称饭湆㈦y以維持,所以只能逐步推進。比如美國,1999年開始要求標準含量,美國人的反式脂肪攝入量有了明顯下降(但依然不低)。到了2013年,F(xiàn)DA進一步取消了部分氫化植物油的GRAS資格,要預先批準才能使用,幾乎相當于“禁用”了。而經(jīng)過這十幾年的發(fā)展,食品行業(yè)也找到了許多代替氫化植物油的方案,從而使得“清除”成為了可能。反式脂肪在中國的現(xiàn)狀不足為慮
中國的情形有所不同。氫化植物油主要用于加工食品中,而加工食品在中國的發(fā)展歷史并不長。可以說,氫化植物油在中國還沒有廣泛進入到人們的生活就已經(jīng)警報聲四起,而逐漸走向了末路。
其實,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的反式脂肪攝入量都不足為慮。世衛(wèi)組織制定的控制標準是“每天來自反式脂肪的供能比不超過1%”(供能比是指某種食物提供的熱量占人體攝入總熱量的比值,1%的供能比大約相當于2.2g反式脂肪)。根據(jù)“中國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攝入水平及其風險評估”的結果,即便是在北上廣這些大都市,反式脂肪的平均供能比也只有0.26%,其他中小城市和農(nóng)村地區(qū)就更低。當然,這只是一個平均值,可能會有部分人對這個“平均”做了更大的“貢獻”。例如那些經(jīng)常食用威化餅干、奶油面包、派、夾心餅干、植脂末奶茶的人,就可能攝入了更多的反式脂肪,需要警惕!給孩子,更應該關注食物本身而不是反式脂肪
國家標準要求,如果預包裝食品的原料中含有氫化植物油,必須標注反式脂肪含量。這條法規(guī)的實施,加上消費者對反式脂肪的反感,目前中國市場上很難見到含有反式脂肪的食品。
對于家長來說,如果食品標簽中沒有標注反式脂肪,就意味著原料中沒有使用氫化植物油,也就不用擔心含有反式脂肪。如果有“氫化油”作為原料,那么通常也滿足“反式脂肪含量0.3g/100g”的標注閾值,所以標注為“0”。雖然不見得是真的“不含反式脂肪”,但偶爾吃一些,對健康的影響也微乎其微了。
相對于反式脂肪的影響,中國消費者更應該關注油的總量以及飽和脂肪的量。食用油攝入過多意味著熱量攝入過多,飽和脂肪攝入過多也同樣不利于心血管健康。而且,高脂肪食物往往伴隨著高鹽或者高糖,而“高油、高鹽、高糖”才是當今飲食中最大的3個風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