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靖
第一次見到賈志敏老師,是在1996年“西湖之春全國小語研討會”上,賈老師受邀上公開課。會議間隙,我約請賈老師為《小學生學習報》撰寫稿件。聽說我來自河南教育報刊社,賈老師高興起來?!榜T(春河)老師好嗎?李國慶總編好嗎?”他用略帶上??谝舻暮幽锨桓覀冋f話,讓我頗感親切,也很放松,“俺也是河南的,俺的祖籍是洛陽。”他的目光深邃而專注,流露出心地的善良。閑談時,賈老師說了他與河南教育報刊社編輯們之間多年往來的故事,坦率又親切。一瞬間,我覺得自己似乎早就認識他了。
很快,賈老師就把第一批稿件傳真到了報社。隨后幾年,他陸續(xù)在我們的報紙上開設專欄發(fā)表系列作文輔導文章。寫稿、薦稿,寒來暑往,除了聊稿子,我們也聊工作和生活瑣事。賈老師真誠地關心著我,對報紙的版面提出了許多有益的建議。在人生志向、生活情趣和對教育熱點等的討論上,如果有疑惑,編輯部的同事們都愿意給他發(fā)郵件,聽聽他的觀點。他以淵博的知識和寬厚的性情吸引著我們。
“越是小文章,越要用減法,字斟句酌,”他說,“因為這是份孩子們愛讀的報紙,影響力大,要準確?!彼奈恼鲁尸F(xiàn)著簡約美,他使用核心詞的教學方法,把寫作文比作“拉拉面”,教孩子們先寫出中心句、主題句,隨后在這個基礎上,豐富想象,練習表達。小學生在剛開始學習寫作時,易仿詞寫句,賈老師認為,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即便樸素得如同一杯白開水,也最可貴。他強調(diào)的“習文訓練”的思想,我十分認可,這樣,除了編輯與作者的情誼,我也成為他新的文友。相互郵件往來,討論文學作品,拉近了我們的距離。賈老師是“高效朗讀”的大力推進者,他欣賞有節(jié)奏起伏的韻律美,呼吁幫學生改掉“拿腔捏調(diào)”的習慣。更令人驚奇的,賈老師還是一位出色的朗誦家。即便在患病期間,2017年秋來鄭州上公開課時,他仍能成段地背誦《開國大典》《月光曲》等課文,他臉上的表情那么富有情味。
賈老師每次給我們寫稿子都特別認真。他總是先把原稿工整地抄在稿紙上,再傳真發(fā)到報社來。報紙開設的《賈老師教作文》,成為讀者最愛看的欄目之一。報紙上刊發(fā)的、由他推薦的小學生作文《拿晚報》,入選上海版小學語文教材。
作為責任編輯,我最難忘的是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同志去世的那天我和賈老師的溝通過程。噩耗傳來,全國人民沉浸在悲痛中。忽然想起報紙需要做些什么,我們應該馬上組織文章,讓孩子們了解鄧爺爺?shù)呢S功偉績。悲傷中的賈老師,哽咽著答應為報紙寫稿。當晚,報社便收到賈老師傳來的紀念文章。文章里,感情的激流一路奔淌。文章告訴小讀者們:鄧爺爺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做出了巨大貢獻。鄧爺爺擁有不畏艱難、勇于開拓的偉大品格,帶領中國人民走向更偉大的時代。賈老師說自己是新中國培養(yǎng)的人民教師,因為改革開放,“我才能登上三尺講臺”。近幾年上海的巨變,讓賈老師備感驕傲?!俺运煌诰恕?,賈老師勉勵小讀者們深切緬懷鄧爺爺,化悲痛為力量,熱愛祖國,將來為祖國多做貢獻。短短千余字,充滿時代氣息,樸素優(yōu)美,飽含著一位教育工作者對國家的熱愛之情。
由于語文教育的特殊性,賈老師的教學方法在一段時期內(nèi)引起一些爭議。一次研討會上,有人認為這樣的教學模式束縛了學生想象力的發(fā)展。坐在臺下的我暗暗為賈老師鳴不平。在公開提問的環(huán)節(jié),賈老師淡然回答:“我是一線的小學教師,我關注的是學生在小學階段能否打好基礎,學習并且能熟練運用優(yōu)美的漢語,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苯又Z老師又大聲強調(diào),“小學是基礎教育。小學語文是基礎語文,不是培養(yǎng)作家、評論家、記者的。小學語文要打扎實學生聽、說、讀、寫的基礎?!甭牨娎坐Q般的掌聲送給了臺上略感疲憊的賈老師。
不僅十足地愛學生,賈老師對年輕教師也格外關心。有年暑假,我們?nèi)ド虾i_會,幾個人約好參觀上海浦師附小。賈老師當時擔任該校校長。那天下起大雨,我們站在學校二樓過道間,正感無措,忽地,雨霧中從校門方向移過來一個黑點兒。近了,從自行車上跳下來一個穿雨衣的大個兒。他撩開雨衣的帽子,原來是臉頰上還掛著雨水的賈老師。他笑呵呵地向我們走來。假期里的校園沒有了平日的喧鬧,賈老師和值守的阿姨一起陪我們四處走走即算參觀。在剛剛啟用的食堂就餐時,賈校長邊吃飯,邊用上海話和幾位施工的工人談工作。晚上,賈老師安排我們留宿學校。真是難忘的一晚,我和同事一起在校園里散步,看雨后滿天的繁星。那晚在浦師附小新學期準備迎接新生的宿舍樓里,我倆美美地伏枕沉眠。第二天醒來,才知道賈老師比我們更早地來到學校,正在工地上巡視。吃早餐時,擔心我們迷路,賈老師隨手用鋼筆畫了張簡易地圖,告訴我們?nèi)ラ_會的地方如何坐公交、在哪里轉(zhuǎn)車。20世紀90年代的上海浦東,是一番火熱的建設場景。雖然這張地圖后來被雨打濕,但20多年后的今天,它和那位把我們當作孩子的賈老師一起,還在溫暖著我們。
賈老師擁有一種罕見的精神品質(zhì)和意志,像被鋼鐵鍛造過一般,直至生命的最后。他幾乎沒有娛樂時間,學生和課堂就是他一生的摯愛。他的課堂,沒有消閑的話題,沒有多余的句子,每分每秒他都不愿意浪費。他要把自己的所學所悟都播撒出來。現(xiàn)在,雖然賈老師已離開了我們,但他開拓的教育事業(yè)和他自己傳奇般的人生故事,必定吸引更多的后人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和挖掘。今天,對他最好的致敬和懷念,就是秉承他的勇敢精神繼續(xù)前行,發(fā)揚和完善他的教育思想及理念。
2019年大年初三,春節(jié)的氣氛正濃。早晨,剛把飯菜擺在小茶幾上,東方衛(wèi)視播出了賈志敏老師去世的新聞??粗聊簧夏菑堄H切的面容,我淚流不止。賈老師用特殊的方式,對深深敬愛著他的我們,道了永別。我失去了一位尊重的師長,失去了一位人生的導師,失去了一位可愛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