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遼寧省沈陽市遼中區(qū)茨榆坨第二小學 六年五班 林嘉妮
那是一雙推動我兒時搖籃的手,那是一雙溫暖的手,同樣那也是一雙粗糙的手。我知道那是——母親的手。
有一次,我放學回家做作業(yè),遇到了一道不會做的題,弄得我眉頭緊鎖。這時從廚房里飄來一縷菜香,繩一樣飄蕩在房間里。我起身去廚房,跟媽媽撒嬌:“媽媽,我不想做題了,你教我做菜好不好?”說完又扯了扯媽媽的衣角。媽媽剛想說些什么,一不留神,被鍋里的油燙傷了。我急忙把鍋蓋蓋上,去給媽媽拿創(chuàng)口貼,貼上之后我發(fā)現(xiàn)媽媽的手上還有老舊的燙傷痕跡。
看完媽媽做菜,我躍躍欲試拿起鍋鏟,照媽媽的方式做了一遍,可效果截然不同,便問媽媽:“媽媽,你做飯的秘訣是什么呀?”
媽媽笑了笑說:“其實也沒什么秘訣,不過是手熟為能,熟能生巧罷了?!?/p>
熟能生巧,天長日久,難道媽媽在烹調(diào)時間嗎?
想到這兒,我馬上回到房間,伏在桌案上暗暗地想:做菜是堅持,熟能生巧,那學習,不也需要勤奮和堅持嗎?于是,我正襟端坐,舒展眉頭,思考起那一道道難題了。
金手指:
做飯炒菜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事情,小作者能從這生活細節(jié)著眼,領(lǐng)悟到學習乃至做其他任何事都是堅持、勤奮的結(jié)果,足見小作者的慧眼,選材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