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子建
一個司空見慣、平淡無奇的夜晚,我枕著一片蘆葦見到了周瑜,那個縱馬馳騁、英氣逼人的三國時的周瑜。
因為月亮很好,又是在曠野上,空氣的透明度很高,所以即使是夜晚,我還是一眼認出了他。當時我穿著一件白色的睡袍,烏發(fā)披垂,赤著并不秀氣的雙足,正漫無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涼而濕的水汽朝我襲來,我不知怎的聞到了一股燒艾草的氣息,接著是鼓角相聞,我便離開河岸,尋著艾草的味兒和凜凜的鼓角聲而去。結果我見到了一片荒涼的曠野,那里的帳篷像蘑菇一樣四處皆是,帳篷前篝火點點,軍馬安閑地垂頭吃著夜草,隱隱的鼾聲在大地上沉浮。就在這一時刻,我見到了獨自立在曠野上的周瑜。
我沒有小喬的美貌,周瑜能注意到我,完全是因為在這曠野上,只有兩個人睜著眼睛,而其他人都在沉睡。那在月光下互相打量的兩個人,一個是我,一個就是周瑜了。
因為見到我最想見到的一個男性,所以那一瞬間我說不出話來,我見到親密的人往往都是這樣。
周瑜身披鎧甲,劍眉如飛,雙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氣令我顫抖不已。
“戰(zhàn)事還未起來,你為何而發(fā)抖?”周瑜說。
我想告訴他,他的英氣令我發(fā)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發(fā)抖,可我說不出話來。
周瑜并沒有在意我的發(fā)抖,而是將一把艾草丟進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兒的由來??墒窍惹八劦墓慕锹暷??
周瑜轉(zhuǎn)身走向帳篷時,我見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號角則掛在帳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揚頓挫地敲了起來,然后又吹起了號角。他陶醉著,為這戰(zhàn)爭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鎧甲閃閃發(fā)光。
我說:“這鼓角聲令我心煩?!?/p>
周瑜笑了起來,他的笑聲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鼓槌和號角,朝我走來。他說:“什么聲音不令你心煩?”
我說:“流水聲、鳥聲、孩子的吵鬧聲、女人的洗衣聲、男人的飲酒聲?!?/p>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來。我見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齒。
我說:“我還不喜歡你身披的鎧甲,你穿布衣會更英俊?!?/p>
周瑜說:“我不披鎧甲,怎有英雄氣概?”
我說:“你不披鎧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月亮緩緩西行,篝火微明,艾草味兒由濃而淡,晚風將帳篷前的軍旗刮得飄揚起來。我坐在曠野上,周瑜也盤腿而坐。我們相對著。
他說:“你來自何方?為何在我出征前出現(xiàn)?”
我說:“我是一個村婦,我收割完蘆葦后到河岸散步,聞到艾草的氣息,才來到這里,沒想到與你相遇?!?/p>
“你不希望與我相遇?”
“與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蔽艺f。
“難道你不愿意與諸葛孔明相遇?”
“不?!蔽艺f,“諸葛孔明是神,我不與神交往,我只與人交往。”
“你說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嘲笑我英雄氣短。”周瑜激動了。
“英雄氣短有何不好?”我說,“我喜歡氣短的英雄,我不喜歡永遠不倒的神。英雄就該倒下?!?/p>
周瑜不再發(fā)笑了,他又將一把艾草丟進篝火里。我見月亮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澤使曠野顯得格外柔和安詳。
我說:“我該回去了,天快明了,該回去奶孩子了,豬和雞也需要喂食了。”
周瑜動也不動,他看著我。
我站了起來,重復了一遍剛才說過的話,然后慢慢轉(zhuǎn)身,戀戀不舍地離開周瑜。走前我打著哆嗦,我在離開親密的人時會有這種舉動。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頭,我怕再看見月光下周瑜的影子??熳叩胶影兜臅r候,卻忍不住還是回了一下頭,我突然發(fā)現(xiàn)周瑜不再身披鎧甲,他穿著一件白粗布的長袍,他將一把寒光閃爍的刀插在曠野上,刀刃上跳躍著銀白的月光。軍馬仍然安閑地吃著夜草,不再有鼓角聲,只有淡淡的艾草味兒飄來。一個存活了無數(shù)世紀的最令我傾心的人的影子,就這樣烙印在我的記憶深處。
我伸出雙手,想抓住他的手,無奈那距離太遙遠了,我抓到的只是曠野上拂動的風。
一個司空見慣、平淡無奇的夜晚,我枕著一片蘆葦見到了周瑜。那片蘆葦已被我的淚水打濕。
(選自《中國當代小小說精品庫》)
解讀
在小說《與周瑜相遇》中,“我”是一個村婦,做了一個夢,夢見了周瑜?!拔摇迸c他相遇在一片曠野,艾草的香氣四散,鼓角聲響,其他人都睡了。周瑜身披鎧甲,外表俊美,性情開朗,氣度不凡。與周瑜相遇使“我”的內(nèi)心產(chǎn)生了極大的震動,“我”初見周瑜時“發(fā)抖”,與周瑜分離時“打著哆嗦”,告別后流下了難以抑制的淚水。這是一次浪漫而傷感的相遇,“我”希望周瑜這樣的英雄變作常人,過普通人的生活?!拔摇辈幌矚g像諸葛孔明一樣的神,“我”向往平凡的人生,追求和平寧靜?!拔摇币粋€平凡的村婦無法改變一個英雄的決定,周瑜仍是那個完美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