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善芳,袁紅建,鄧銀芬,潘懷富
(泰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血液科,江蘇 泰州 225500)
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是臨床白血病中極為常見類型,是一種髓系造血干細胞惡性疾病。多數(shù)患者病情危急,預后兇險,治療不及時,將嚴重危及生命。AML誘導緩解后治療的有效手段是干細胞移植,而對于無干細胞條件的AML患者來說,中大劑量的阿糖胞苷是最常用的鞏固治療方案[1]。但研究顯示[2],僅采用化療的方式有70%的AML患者無法獲得長期生存期,因此,如何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是一個急需要解決的問題。氟達拉濱聯(lián)合中劑量阿糖胞苷是常用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方案,將這個方案用于化療達CR后的AML患者,相關文獻報道目前還不是很多[3]。本研究將此方案用于經(jīng)過1~2療程誘導緩解達CR后鞏固化療患者,觀察患者化療后的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0年9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36例AML患者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jīng)細胞遺傳學、免疫學、形態(tài)學等確診,符合《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將所有患者根據(jù)治療方案不同分為觀察組18例與對照組18例,觀察組給予FA方案治療,對照組給予ID-Arac方案治療。觀察組男10例,女8例;年齡21~65歲,平均年齡(44.2±8.2)歲;根據(jù)法國、美國和英國急性白血病的分型(FAB):1例M1,5例M2,5例M4,7例M5;根據(jù)危險度分層:4例低危,13例中危,1例高危。對照組男11例,女7例;年齡22~65歲,平均年齡(45.2±7.2)歲;FAB分型:1例M1,5例M2,6例M4,6例M5;根據(jù)危險度分層:5例低危,12例中危,1例高危。納入標準:①符合AML診斷標準者;②患者及其家屬知情研究并簽署同意書者;③無其他第2原發(fā)惡性腫瘤者。排除標準:①嚴重內(nèi)科疾病者;②心、肝、腎功能嚴重不足者。兩組患者臨床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1~2療程的誘導緩解化療方案:①MA:第1~3天米托蒽醌(浙江瑞新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60120,規(guī)格型號:5 mg),8~10 mg/(m2·d);第1~7天阿糖胞苷(阿特維斯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JX20040073,規(guī)格型號:0.1 g),100 mg/(m2·d);②DA:第1~3天柔紅霉素(正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0925,規(guī)格型號:20mg),45mg/(m2·d);第1~7天阿糖胞苷100 mg/(m2·d);③AA:第1~3天去甲氧柔紅霉素(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582,規(guī)格型號:5mg),第1~7天阿糖胞苷100 mg/(m2·d)。緩解方案后,觀察組采用FA或FLAG方案鞏固。FA方案:第1~5天氟達拉濱(海正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4378,規(guī)格型號:50mg),25~30mg/(m2·d),輸注 30 min;輸注氟達拉濱4 h后繼續(xù)滴注阿糖胞苷,每天2 g,持續(xù)4 h。FLAG方案:氟達拉濱(Flu)每天50mg,5~6d;阿糖胞苷(Ara-C)每天0.5~2.0 g,5~6 d。對照組再行中劑量阿糖胞苷單藥鞏固化療,第1~5天滴注阿糖胞苷每天2 g。然后兩組均采用標準方案維持化療(包括MA,TA,HA)。對兩組患者隨訪1年。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化療后骨髓抑制情況,參考WHO抗癌藥物急性及亞急性毒性反應分度標準,見表1。②兩組化療增效效果比較,以兩組完全緩解持續(xù)時間,中位生存時間等指標進行評價。③隨訪1年,統(tǒng)計兩組患者復發(fā)率。
表1 骨髓抑制的分度Table 1 Division of myelosuppression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選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化療治療效果 觀察組患者DOR和中位OS分別為12個月和24個月,對照組分別為6個月、16個月,觀察組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骨髓抑制及復發(fā)率比較 隨訪1年后發(fā)現(xiàn),觀察組復發(fā)率(44.44%)、死亡率(27.78%)顯著低于對照組復發(fā)率(61.11%)、死亡率(44.44%),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觀察組有16例(88.89%)患者4度骨髓抑制,對照組有10例(55.56%)患者出4度骨髓抑制,兩組患4度骨髓抑制發(fā)生率對比有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7.688 5,P<0.05)。
表2 隨訪1年兩組患者治療療效對比[n(%)]Table 2 Follow up 1 years,two groups of patients curative effect contrast[n(%)]
AML是常見的血液惡性腫瘤,雖然通過誘導化療CR率高達50%~80%,年齡<60歲的患者CR率高達70%~80%,3年總生產(chǎn)率為50%,但是最終會有50%~70%患者會復發(fā)[4]。雖然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能治愈50%~60%患者,但由于可以開展移植的基層醫(yī)院并不多,所以絕大多數(shù)CR患者還是需要通過化學治療來延長生存期[5]。緩解后治療的目的是爭取在腫瘤細胞產(chǎn)生耐藥性之前,將體內(nèi)剩余的白血病細胞消滅,延長生存,減少復發(fā)[6-7]。研究顯示[8],如果不行鞏固治療,AML中位緩解時間只有4個月,因此緩解后治療重要性大于誘導緩解,化療劑量更大。
根據(jù)成人急性髓系白血?。ǚ茿PL)中國診療指南(2017年版),年齡≥60歲;此前有MDS或MPN病史;治療相關性/繼發(fā)性AML;高白細胞計數(shù)(WBC≥100×109/L);合并CNSL;伴有預后差的染色體核型或分子遺傳學標志;誘導化療2個療程未達完全緩解[9]。以上治療方式為理想治療模式,但基礎醫(yī)院卻沒有臨床試驗參加和條件,所以需要一種強烈的鞏固強的化療方案。
氟達拉濱是一種核苷抑制物,其在血液中可迅速脫去磷酸,由載體介導進入細胞,然后通過脫氧胞苷激酶磷酸化轉為活性F-Ara-ATP,可有效抑制DNA、蛋白質合成和RNA轉錄,所以可運用于rrAML治療[10]。本院于2010年9月開始對18例經(jīng)蒽環(huán)類加標準量的阿糖胞苷1~2個療程CR的患者,用FA方案治療1~2個療程,對比中劑量Ara-C18例患者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4度骨髓抑制的發(fā)生率高于對照組,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0.5×109/L和血小板<20×109/L持續(xù)時間長,但DOR和OS延長,所以作者認為無條件開展移植的基層醫(yī)院可以嘗試本方案。
綜上所述,采用氟達拉濱聯(lián)合中劑量阿糖胞苷方案治療經(jīng)誘導緩解化療方案誘導完全緩解的AML患者,可以明顯降低患者復發(fā)率、死亡率,盡管骨髓抑制明顯,且不會提高感染率,具有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