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p>
我們都說是,母親也點點頭。
父親接下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p>
我說:“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p>
父親說:“對。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p>
品讀
這幾段話運用了借物喻人的寫法,借用花生的特點來比喻怎樣做人。所謂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點,來比喻人的某種品格。父親引導(dǎo)孩子談花生,目的是為了論人生;他贊美花生的品格,也是為了說明做人應(yīng)該做怎樣的人?!拔摇睆母赣H的話中體會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個認(rèn)識得到了父親的肯定。這就像畫龍點睛一樣,很自然地表達(dá)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寫文章時運用借物喻人的寫法,能使物與人兩者相融相匯,從而使文章耐人尋味,發(fā)人深思。需要注意的是,運用借物喻人的寫法,如同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一樣,必須注意本體與喻體的相似點。
(配合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落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