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守東
(遼寧省朝陽市第二醫(yī)院兒科,遼寧 朝陽122000)
目前臨床研究已經(jīng)證實[1-2]兒童期作為人生長發(fā)育的重要階段,小兒厭食癥不僅是兒童出現(xiàn)貧血、營養(yǎng)不良、佝僂病等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對于生長發(fā)育具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近年來,隨著小兒厭食癥發(fā)病率的升高,臨床對于小兒厭食癥治療的關注程度不斷加大,但是目前臨床關于小兒厭食癥尚無統(tǒng)一用藥方案。本實驗通過觀察兩種常用藥物方案治療小兒厭食癥的效果,旨在為臨床小兒厭食癥的治療提供參考依據(jù),現(xiàn)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選取我院兒內(nèi)科在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接受的124例厭食癥患兒作為實驗研究對象,病例入選和排除[3]如下:①符合中醫(yī)學和西醫(yī)學的厭食癥診斷標準[4];②年齡在1~12周歲;③未見器質(zhì)性消化系統(tǒng)疾病;④無心、肝、腦、腎等其他疾??;⑤7 d內(nèi)未接受抗感染、助消化等其他治療;⑥排除合并肝炎、代謝異常等其他疾病者;⑦排除精神刺激、感染等其他因素所致消化異常者;⑧排除對相關藥物過敏或存在其他不適合情況者;⑨患兒家屬知情同意,且自愿配合完成隨訪。入選的小兒厭食癥病例根據(jù)所接受藥物不同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中63例厭食癥患兒接受醒脾養(yǎng)兒顆粒聯(lián)合鋅硒寶治療,其中男患兒33例,女患兒30例,年齡1~11歲(6.21±2.57)歲,病程1.5~6.0個月(2.24±0.78)個月,體質(zhì)量8~21 kg(15.34±1.31)kg,對照組中61例厭食癥患兒接受媽咪愛聯(lián)合多潘立酮片治療,其中男患兒32例,女患兒29例,年齡1.5~12.0歲(6.37±2.62)歲,病程1.0~5.5個月(2.19±0.73)個月,體質(zhì)量8.5~21.5 kg(15.65±1.42)kg,兩組厭食癥患兒在年齡、男女比例、病程以及體質(zhì)量方面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組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資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用藥方案為媽咪愛聯(lián)合多潘立酮片,具體用藥模式為:①媽咪愛( Hanmi Pharm.Co.Ltd.生產(chǎn),國藥準字J20100161,生產(chǎn)批號131219、140322、140715、150106、150709、151128):根據(jù)年齡,2歲以下每次1 g,每日1次,2歲以上、12歲以下者每次1 g,每日2次;②多潘立酮(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10084,生產(chǎn)批號131206、140212、140617、150311、150914、151029):每次0.3 mg/kg,每日3次,餐前30 min口服。觀察組用藥方案為醒脾養(yǎng)兒顆粒聯(lián)合新硒寶治療,具體用藥模式為:①醒脾養(yǎng)兒顆粒(貴州健興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5415,生產(chǎn)批號20131112、20140208、20140921、20150324、20151015、20151204):2歲以下患兒2克/次,每日2次,2~6歲患兒4克/次,每日2次;6歲以上患兒6克/次,每日2次,溫開水沖服;②新硒寶(濟南體恒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chǎn),健字號為(1997)第737號,生產(chǎn)批號20131206、20140518、20141208、20150611):3歲以下0.25克/次,3~6歲0.5克/次,6歲以上每次0.75克/次,每日3次,口服。所有患者均連續(xù)用藥28 d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1.3.1 微量元素測定:在治療前、治療后分別抽取空腹下的靜脈血2 mL,應用無菌采血管收集后放置在冰箱中保存,并在采集血液后的2 h內(nèi)完成檢測,檢測儀器為原子吸收光譜儀(型號為AA320型,廠家為北京東西電子有限公司),檢測方法為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指標主要為血鋅和血鐵。
1.3.2 療效評價:4個療程后,依據(jù)文獻中[5]厭食癥療效評價標準對的治療情況進行評價,評價等級臨床治愈、顯效、有效和無效,其中臨床治愈標準為食欲、食量恢復至正常狀態(tài);顯效標準為食欲顯著提升,食量不低于原有3/4水平;有效標準為食欲有所提升,食量有所增加;無效標準為未見改善或持續(xù)惡化。
1.4 統(tǒng)計學分析:統(tǒng)計分析用SPSS.23.0軟件,計量性指標的分析用t檢驗,計數(shù)性指標的分析用卡方檢驗,P<0.05是數(shù)據(jù)有顯著性差異的評價標準。
2.1 兩組間血鋅和血鐵水平變化比較:本實驗中,全部患兒均成功完成了4個療程藥物規(guī)范治療,在治療前,觀察組患兒平均血鋅水平為(48.24±2.54)μmol/L,平均血鐵水平為6.45±1.26)μmol/L,對照組平均血鋅水平為(48.38±2.59)μmol/L,平均血鐵水平為(6.51±1.19)μmol/L,兩組間血鋅、血鐵水平未見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對照組平均血鋅水平為(50.03±1.25)μmol/L,平均血鐵水平為(6.62±1.35)μmol/L,血鋅、血鐵水平與治療前相比未見顯著性改變(P>0.05),觀察組血鋅、血鐵水平顯著高于治療前(P<0.05),治療后平均血鋅水平為(98.52±3.69)μmol/L,平均血鐵水平為(8.91±1.62)μmol/L,與對照組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2.2 兩組間治療效果比較:在服用藥物期間,本實驗中患兒均未見明顯的藥物相關不良反應,治療后,觀察組臨床治愈37例,顯效13例,有效9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3.65%,不良反應率為12.00%,對照組臨床治愈26例,顯效14例,有效6例,無效15例,總有效率為75.41%,兩組間治療效果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厭食癥在兒童階段較為常見,其能夠通過降低患兒的食欲和食量,而對黃偉榮的抵抗力、生長、發(fā)育、智力發(fā)育等造成負面影響,盡早恢復患兒的食欲、食量是目前臨床治療小兒厭食癥的主要目的。西醫(yī)學治療小兒厭食癥主要使用改善胃動力、促進消化類藥物,雖然起效時間短,但是難以從根本解決問題。近年來,中藥治療小兒厭食癥的報道屢見不鮮[6-7],但是目前對于中醫(yī)藥在小兒厭食癥的用藥情況仍無統(tǒng)一標準。本實驗結果顯示觀察組血鋅、血鈣和臨床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醒脾養(yǎng)兒顆粒聯(lián)合鋅硒寶治療小兒厭食癥的效果顯著由于西藥聯(lián)合治療,這可能與二者的作用機制有關。醒脾養(yǎng)兒顆粒的主要成為是一點紅、山梔茶、毛大丁草以及蜘蛛香,主要合用能夠醒脾開胃、固腸止瀉,對于脾胃功能具有調(diào)節(jié)作用,鋅硒寶富含鋅、硒、碘等微量元素保健藥物,能夠通過補充微量元素而對胃蛋白酶活性、機體免疫力、蛋白質(zhì)合成、維生素吸收等進行有益調(diào)節(jié),從而改善消化吸收功能。綜上所述,醒脾養(yǎng)兒顆粒聯(lián)合鋅硒寶治療小兒厭食癥效果理想,且對于患兒微量元素水平具有改善作用,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