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雪
(錦州市康寧醫(yī)院,遼寧 錦州 121013)
胎兒心臟畸形又稱為胎兒先心病,預后效果不理想,胎兒心臟畸形產前診斷,對妊娠結果有著較大影響。二維超聲心動圖是檢測胎兒心臟畸形常用方式,但是該檢測準確率較低,易出現(xiàn)漏診,不利于及時進行臨床治療[1]。實時動態(tài)四維時間-空間關聯(lián)成像技術是新型檢測技術,靈敏度與特異度均相對較高,可顯著提高準確度[2]。本文對實時四維超聲STIC技術在胎兒心臟畸形輔助診斷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將其與二維超聲進行對比,分析二者之間的差異,為產前篩查提供更加準確數(shù)據支持,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60例經過二維超聲篩查出胎兒先天性心臟病可疑孕婦。納入標準:產檢孕周20~29周,在我院進行二維超聲、實時四維超聲STIC技術檢測;患兒家屬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孕婦均在我院進行分娩或終止妊娠,胎兒隨訪結果明確。孕婦年齡23~37歲,平均(29.14±0.13)歲,產檢孕周20~29周,平均(24.63±0.33)周。
1.2 方法
1.2.1 檢測儀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生產廠家:美國GE公司,型號:Voluson E8),頻率4~8 MHz,使用RAB4-8L凸陣容積探頭,基本條件設置為:Fetal Cardio。對每位孕婦分別使用二維顯象模式與STIC顯像模式進行檢查。使用美國CE公司4D view成像軟件,對容積數(shù)據進行脫機分析。
1.2.2 二維超聲檢查:孕婦檢查前,均先進行二維超聲檢查,叮囑孕婦屏住呼吸,在胎兒身體靜止時,在二維模式下,將胎兒心臟檢查所需常用標準切面顯著出來,以四腔心作為采集初始平面,獲取容積。采集角度25°~30°,掃描時間10~12 s,對檢查結果,由2位具有產前診斷資質醫(yī)師進行會診,達成統(tǒng)一意見,出具報告。
1.2.3 STIC數(shù)據采集:二維超聲檢查出可疑病例,由另外2位醫(yī)師使用STIC技術對數(shù)據進行采集,去最佳圖像質量。使用美國GE公司4D view成像軟件,選取最佳圖像,開啟多切面成像模式、斷層超聲成像模式,顯示四腔心、三血管平面、主動脈長軸平面、左心室流出道、右心室流出道,判斷胎兒心臟畸形狀況。
1.3 評價標準:將STIC脫機數(shù)據圖像與二維超聲圖像進行對比,標準為:分值0~4分,0~1分為不能顯示標準圖像;2分為圖像質量模糊,不能獲得準確診斷信息;3分為圖像顯示較好,能提供部分診斷信息;4分為圖像清晰,可提供完整診斷信息,圖像評分<3分,判斷為不合格。
對分娩出活產胎兒進行超聲診斷,明確心臟畸形類型;死亡胎兒進行尸體解剖,明確心臟畸形類型,對比同一病例使用STIC與二維超聲診斷時間、診斷情況。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選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每例檢測時間對比:STIC技術每例樣本檢測時間(7.03±1.24)s;二維超聲每例樣本檢測時間(9.64±2.33)s,數(shù)據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7.660,P=0.000)。STIC技術每幅圖像獲取時間(0.77±0.29)s;二維超聲每幅圖像獲取時間(1.05±0.69),數(shù)據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898,P=0.002)
2.2 診斷情況對比:STIC技術檢出率98.33%(59/60);二維超聲檢出率88.33%(53/60),數(shù)據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821,P=0.028)。STIC技術漏診率1.67%(1/60);二維超聲漏診率11.67%(7/60),數(shù)據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821,P=0.028)。漏診率兩組數(shù)據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胎兒心臟結構復雜,受體位、母體以及羊水等影響,易出現(xiàn)胎兒心臟畸形,對新生兒存活造成較大影響,通過孕期胎兒檢查,能及時對其采取干預措施。隨著產檢技術水平提高,胎兒心臟畸形檢出率有了較大提高,臨床常用二維超聲檢測胎兒心臟畸形,該檢測方式在進行胎兒心搏出量估算時,可靠性以及重復性較差,胎兒心臟畸形時,會發(fā)生明顯變化,利用二維超聲很難對心功能進行估算,同時二維超聲對胎兒大動脈轉位檢出率相對較低,易出現(xiàn)漏診[3]。
STIC是一種新型檢測技術,具有多種成像模式,可全面顯示出胎兒心臟立體超聲影像,彌補二維超聲無法展示切面,獲得詳細胎兒心臟病理信息[4]。STIC技術可細微顯示出室間隔縱剖面,可直觀立體的展示出缺損大小、面積以及形態(tài),監(jiān)測出小范圍的過隔血流,提高心臟畸形檢測率[5-6]。本次研究結果顯示,STIC技術每例檢測時間顯著短于二維超聲檢測時間,數(shù)據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STIC技術具有良好的應用潛力,通過實時顯示胎兒心臟立體影像,減少孕婦檢測時間,縮短圖形獲取時間,提高檢測工作效率。研究結果中STIC技術檢出率、漏診率與二維超聲診斷對比,數(shù)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STIC技術檢測效果優(yōu)于二維超聲,彌補二維超聲檢測的局現(xiàn)性,降低檢測難度,減少漏診率,提高準確率,為產前篩查提供更多可靠信息。
綜上所述,實時動態(tài)四維時間-空間關聯(lián)成像技術在胎兒心臟畸形輔助診斷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具有較高準確率,檢測時間較短,有著較高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