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輝
隨著素質(zhì)教育在小學教學領域深入開展,對小學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育要貼近生活和服務于生活,廣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要將課堂與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起來。筆者結合自身經(jīng)驗,對小學科學教學中的生活化教學的實施對策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新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生活素材在教學中的作用,要將生活中的素材內(nèi)容與小學科學課堂進行整合。小學科學作為小學教學內(nèi)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很多小學生來說一門十分奇妙的學科。它能夠讓學生在教學實踐中去體驗世界,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勇于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精神,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一定的基礎。
一、目前小學科學教學現(xiàn)狀
1、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在課堂上提不起學習的興趣。由于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部分教師在小學科學的教學課堂上基本上是以理論知識為主,很少會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實踐類型的活動,學生所學習到的知識往往也是脫離實際生活的,長此以往很多學生就會認為科學這門學科的知識非??菰铮瑹o法在課堂上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目前的小學科學教學課堂上,通常會看到教師在對課堂進行掌控的現(xiàn)象,教學的流程也是教師先給學生講解一些基礎的關于科學的知識,然后再給學生布置一些小任務,讓學生去完成。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教學的內(nèi)容也脫離了實際生活。
2、小學科學教學生活化往往流于形式。雖然說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科學學科在小學教學領域中已經(jīng)得到了一定的重視,很多小學在科學教學中開展了很多關于生活化教學的實踐活動,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很多教師往往會傾向于一種形式上的生活化教學,很少會將教學內(nèi)容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
就算在課堂上采用了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但是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加快教學的進度,使得科學生活化教學往往流于形式,從而導致小學科學課堂枯燥和乏味,阻礙了科學教師對小學生的有效教育。
二、小學科學教學中的生活化教學實施對策
1、建立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有效地運用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來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要使生活化教學在小學科學教學中能夠得到有效的運用,建立一個合適的教學情境是非常重要的,這一方面不僅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生活化教學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探索科學知識的能力,讓學生能夠運用自己現(xiàn)有的生活經(jīng)驗去思考問題,達到教學內(nèi)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教學目標,從而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生活化情境教學之中,提高小學科學的課堂教學效率。
比如在小學科學的教學實踐活動當中,教師就可以用學生生活當中的事物來舉例子、提出相關的問題,然后引導學生對此進行討論。例如教師在進行《陽光下的影子》這節(jié)課的教學前,就可以事先讓學生在幾個特定的時間里去記錄自己影子的長短和方向,然后再提出問題:“同學們知道為什么影子的長短、方向會發(fā)生變化嗎?”教師再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自己的記錄,讓學生明白同一時間陽光下物體的影子長短跟物體本身的長短有關。這樣的生活化教學情境就可以讓學生感覺到科學知識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從而讓學生愛上科學知識。
2、開展生活化的課外實踐活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小學科學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當中,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他們的知識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還能夠讓科學教學變得生動起來,讓學生對科學的學習更加有熱情。而且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實踐精神是目前小學科學的主要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科學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生活實踐活動的開展,從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思維能力。
比如說教師在對《動物》這一章節(jié)進行教學時,就可以帶領學生去戶外去觀察一些動物,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動物知識。以蝸牛為例。先讓學生仔細觀察蝸牛的生活環(huán)境和條件,對蝸牛的生活習性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教師在課后還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去喂養(yǎng)蝸牛,并且對蝸牛的生活特性、進食習慣進行記錄。通過這樣生活化的課外實踐活動,能夠使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對生活教學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3、布置一些生活化的課后作業(yè),提高科學教學的有效性。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課堂上的生活化教學,在課后也要給學生設置一些生活化的作業(yè),通過布置生活化的課后作業(yè)在幫助學生鞏固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點的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點運用于實際生活當中,從而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習和運用科學知識的能力,提高小學科學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
比如,當學生學習完《聲音的產(chǎn)生》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在課后去進行試驗,去尋找一些貼近我們實際生活的材料,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夠充分發(fā)揮他們在學習上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將生活化教學在小學科學中的教學效果發(fā)揮到最大化。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科學教學作為小學教學內(nèi)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探索能力非常重要,而小學科學教學生活化能夠使學生善于觀察、學習和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一些科學知識和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重視生活化教學在小學科學中的應用,提高小學科學的整體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徐州市銅山區(qū)漢王鎮(zhèn)虎腰小學??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