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超
在小學課堂教學中,要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讓教育回歸自然,讓創(chuàng)新成為動力,讓個性得以舒展,讓生命綻放美麗。注重學生個性潛能的開發(fā),讓學生的才華得到展示,優(yōu)秀品質得到傳播,讓校園成為樂園是“童言講堂”的美好追求.
小學教學中,搭建“童言講堂”這一智慧平臺,是學生個性舒展的現(xiàn)實訴求,緩解教育的被動狀態(tài)。童言講堂的最終目的指向舒展學生的個性,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對問題的敏感性,激發(fā)興趣,從而產(chǎn)生對問題理性思考的信仰與依賴。素質教育是創(chuàng)造適合每個學生的教育,?是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教育向人自身的回歸。素質教育歸根結底是以尊重個性、發(fā)展個性為主的教育。
一、開放平臺?凸顯童真童意
雅思貝爾斯說教育本身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讓教育回歸自然,讓創(chuàng)新成為動力,讓個性得以舒展,讓生命綻放美麗。童言講堂的理念注重學生個性潛能的開發(fā),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處理、搜集信息的能力。著力于兒童思想品德、人文底蘊、科學精神的系統(tǒng)培養(yǎng);著力于兒童的自主發(fā)展,兒童的責任擔當、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整體提升。釋放兒童天性,讓學生的才華得到展示,優(yōu)秀品質得到傳播,讓校園成為樂園是“童言講堂”的美好追求。
1.全員參與?班級基礎海選
以全員育人為目標,向每位同學發(fā)放童言講堂的申請表,讓兒童根據(jù)自己的條件與情況,完成基礎申報,開通海選平臺。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海選,對兒童的品格、才藝、技能等多方面進行考量,每班優(yōu)選一個兒童參與到級部平臺的活動。從兒童在海選過程中促使自己更深層發(fā)展,進行層層選拔,并予以技能培訓,讓兒童能夠正視自己的不足,積極修正。
2.組合推優(yōu)??級部晉級通道
每一個班級推優(yōu)出來的兒童組合,以自己班級成員形成向上的親友團,參與到級部擂臺賽中,讓這些兒童同場競技,展示自己的才華與人格魅力,拿到童言講堂的入場券。
3.團隊展示?實況直播平臺
以三級平臺的方式層層遞進,以螺旋上升的狀態(tài)引領兒童個性的舒展。通過層層選拔的兒童,可稱為校園小講師,參與全校的童言講堂。童言講堂為每周一期,進行全校實況直播,這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孩子個性的舒展,同時也是為了讓更多的孩子感受到活動魅力,鼓勵兒童能夠學會團結協(xié)作、學會搜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能夠有著對場內外的掌控力。
二、主題選擇?啟迪童智童慧
拓寬學生知識面、開闊學生視野的考慮,讓學生以科技類、人文類、藝術類三大主題自主選題,自主申報參與活動主題。選擇的方式有三種,有自選內容和同題異構、主題套餐。
1.自選內容??班級海選基礎平臺,讓學生利用自選內容,通過才藝展示、科技發(fā)明、學習體驗等開闊知識視野。由于班內學生的學習訴求不同,除了技能展示、經(jīng)驗需要交流以外,有些學生可能還對某些知識、交流的內容等方面存在各種看法、認識、分歧等需要,可以采用“小紙條”的形式,將自己需要交流的訴求寫在紙上進行溝通。
2.同題異構?級部推優(yōu)晉級賽,各個級部根據(jù)必選套餐,利用同一主題開展活動,進行“同題異構”,讓兒童組合從不同兒童視角,選擇表達內容,讓兒童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問題。要鼓勵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在講堂構思、講堂風格、講堂策略、講堂個性等要潛心揣摩、形成特色。
3.主題套餐?利用童言講堂的開講時間,結合重大節(jié)日、重大活動而開展的主題教育活動。例如三月“雷鋒月”學習雷鋒精神主題活動,十月“國慶”愛國主義教育主題活動。
三、表現(xiàn)形式?關注童藝童韻
我們以演講、朗誦、小品、主題匯報、歌舞表演、器樂表演、模特走秀、小組競賽等生動的形式進行個性化講堂活動,同時倡導學生以生生合作、師生合作、親子合作等活潑的團隊形式,促進學生的合作意識,提升學生的團隊能力。目前,我們已經(jīng)圍繞人文類、科技類、體藝類三大維度,開展形式多樣的講堂活動。
充分利用兒童的資源,兒童之間也能達到充分的資源交流和共享,豐富講堂信息資源。學生還會充分利用自身積累的知識或通過網(wǎng)絡及同組同學的交流等途徑,獲取更多與課堂教學有關的信息、資料、案例故事。以個性展示策略、團隊合作策略、親子展示策略、媒介平臺策略為實施手段,促進生生、師生、親子、社會資源等形式的合作,關注個性舒展。
童言講堂,尊重與呵護了孩子們的個性發(fā)展,全方位地培養(yǎng)了孩子們綜合能力。尊重與呵護孩子的個性和特長,對孩子的學習、溝通、耐挫、合作、實踐、信息處理等品質與素養(yǎng)的提升達到全方位!在這樣一個相互溝通,團隊合作的平臺中彰顯出自己的個性,那么一定會滿足孩子未來成長需求的。
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寫道: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集。教育活動關注的是。人的潛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并加以實現(xiàn),以及人的內部靈性與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學校教育的使命是為了人的自我生長,內部生成。相信每一個兒童相信都有主動地、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天賦的潛力,使其“內部靈性與可能性”得到充分發(fā)展;通過童言講堂喚醒師生的意識,使人自由地生成,并啟迪和開發(fā)其自由無性和潛能。
【作者單位:連云港市解放路小學??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