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娜,關春園,石 光
(牡丹江師范學院東方語言學院,黑龍江牡丹江 157011)
日語動詞“いく”和“くる”在《大辭林》中的解釋分別為:“人·動物·乗り物が話し手のいる場所から遠くへ移動する”、“話し手のいる方へ近づく”,即“いく”為:人、物、交通工具等向遠離說話人所在地點而移動;“くる”為:向靠近說話人所在的方向而移動。寺村秀夫認為“いく”和“くる”有屬于自己的“領域”。“「行ク」は、出発點が自分の領域、「來ル」は逆に到達點が自分の領域”,出發(fā)點為“いく”的自己領域,到達點為“くる”的自己領域。森田良行將移動的基點歸于發(fā)話人所在位置,并且認為發(fā)話人所在位置可以分為實際和意志兩類。三上章認為“くる”的移動方向是向著說話人移動的,而“いく”的移動方向是朝著聽話人移動的。以上學者都是從語義學的角度對“いく”和“くる”進行的研究。根據(jù)這樣的意義,“いってらっしゃい”看起來似乎是前后矛盾的。美國語言哲學家菲爾莫爾認為:語義學研究語法形式及其潛在的交際功能;語用學則涉及語言形式、語言形式產(chǎn)生的交際功能及產(chǎn)生交際功能的語境或情景。本文將從語用學的角度對移動動詞“いく”和“くる”進行分析。
回到上文提到的句子“いってらっしゃい”,這是日本人在送家人出門時的用語,出門的人要說“いってきます”。我們假設這是妻子送上班的丈夫出門時的對話,那么“いってらっしゃい”中的“いって”是妻子從自己的角度看丈夫離開的行為;“いらっしゃい”是朝妻子的位置移動的行為。丈夫的“いってきます”中的“いって”是丈夫從自己的基點離開的行為,“きます”是朝向丈夫的基點移動的行為。在說“いってらっしゃい”的妻子來看,丈夫走了希望他能早點返回“我們的家”(說話人的位置),而回答“いってきます”的丈夫來看,我離開了家,我還會回到“我的家”(說話人的基點)。丈夫回答的“くる”表明了回到以說話人為基點的“家”的意志。例如當雙方不在同一個場合時,給對方打電話說:あした、○○病院へ來てください。在這里說話人把“○○病院”作為了說話的基點。
我們來看以下例句:
(1)、昨日、高橋さんは私の家へ來ました。
(2)、昨日、高橋さんはあなたのところへ來ましたか(行きましたか)。
(3)、昨日、高橋さんは山田さんの所へきましたか(行きましたか)。
大江(1975)認為例(2)和例(3)的問句中的“いく”和“くる”都可以用,他認為這是說話人向聽話人視角的遷移不徹底,說話人保留了自己的視角。而小泉保(1990)認為“いく”和“くる”的這種交替不應該看做是說話人換到了聽話人的視角,而應該看成本來就是說話人的特權(quán)“指示原點(origo)”,也就是說把指示中心的資格轉(zhuǎn)讓給聽話人的一方。下面我們看一下指示中心在不同人稱角度的轉(zhuǎn)換。
“昨日、高橋さんはあなたのところへ行きましたか”該句因為是從說話人的一方看高橋的移動,所以指示中心在說話人一方?!白蛉?、高橋さんはあなたのところへ來ましたか”該句中的指示中心在聽話人一方?!白蛉?、高橋さんは山田さんの所へ行きましたか”該句子的指示中心在說話人一方?!白蛉铡⒏邩颏丹螭仙教铯丹螭嗡丐蓼筏郡痹摼渲幸驗榭梢愿兄凇吧教锾帯庇心呈录l(fā)生這一前提,所以就等于把指示中心給了詢問的對方即聽話人一方。
(4)あした、高橋さんあなたのところへきますか(いきますか)
在對過去發(fā)生的事情(已經(jīng)確立的事實)進行詢問時,提問者(說話人)是可以從自己的視角來看,所以“いく”和“くる”都可以使用,但是在例(4)中是關于將來發(fā)生的事情進行詢問,要求被提問者(聽話人)的期望或預測,所以將說話人的視角表明出來不恰當,用“くる”才合適。
總之,在過去的事件中,指示中心即可以在說話人的一方,也可以是聽話人一方;在將來的事件中,指示中心在聽話人這一方。
在間接引語中我們考察一下“いく”和“くる”在思考動詞“思う”和傳達動詞“言う”的句子中使用情況。
(5)王さんは高橋さんが明日、自分(王さん)の所へくる(*行く)と思っている。
(6)王さんは私が明日自分(王さん)の所へくる(いく)と思っている。
(7)王さんはあなたが明日自分(王さん)の所へくる(いく)と思っている。
(8)王さんは李さんが自分(王さん)の所へくる(*いく)と言っていた。
(9)王さんはあなたが自分(王さん)の所へくる(*いく)と言っていた。
例句(5)中的指示中心在“王さん”一方,例句(6)中當使用“くる”時指示中心在“王さん”一方,當使用“いく”時指示中心在說話人一方,例句(7)中當使用“くる”時指示中心在“王さん”一方,當使用“いく”時,指示中心在“あなた”。例句(8)中的指示中心在“王さん”一方。例句(9)中的指示中心在“王さん”,在思考動詞“思う”的句子中,“王さん”所思考的內(nèi)容是主觀的,說話人“我”和“你”可以有各自的立場,有用“いく”的可能性。但是在傳達動詞“言う”中,由于傳達的內(nèi)容具有客觀性,所以說話人和聽話人很難成為指示中心,這樣在例8和例9中的傳達詞就很難用“いく”。
把指示中心的轉(zhuǎn)移考慮在內(nèi),往來動詞“いく”和“くる”可以做如下規(guī)定:關于“いく”,從包含基點的指示中心的位置離開的移動行為,或看上去如此的行為,指示中心基本在說話人,獲得指示中心的順序為說話人、聽話人、他人。關于“くる”,向包含基點的指示中心的位置靠近的移動行為,或看上去如此的行為,指示中心基本上是在說話人,獲得指示中心的順序說話人、聽話人、他人。
移動動詞“いく”和“くる”除了可以做實義動詞使用外,還可以通過“ていく”和“てくる”的形式作為表示時間和空間的補助動詞使用。如:
(10)帰ってきた。
(11)帰っていった。
例句(10)是說話人站在動作發(fā)出者的移動者的落點角度,例句(11)是說話人站在說話人的起點角度。小泉保(1990)認為日語中的指示中心描寫事件事起著跟攝像機鏡頭相同的作用。這一特性可以通過下圖表示:
→くる--→時間性(指示中心)空間性--→いく→
(主觀性) (現(xiàn)實性)
“ていく”和“てくる”既可以用于表示客觀的空間也可以用于主觀性的時間。當以說話人為指示中心時,距離說話人越近,其主觀知覺和意識就越強,反之就越遠。因此指示中心就是“ていく”和“てくる”在時間和空間軸線上的原點。離指示中心越近,現(xiàn)實性就越強,主觀性越強,緊張氣氛就增加如“生まれてくる”、“このビデオを一人で見ていたらだんだん怖くなってきた”,離指示中心越遠,主觀性就減弱,現(xiàn)實性就逐漸消失,隨之觀察性就增強。如“星が消えていく”“クローンの研究はこれからも進んでいく”。
綜上所述,本文在“語言原點”指示中心的視角下,對移動動詞“いく”和“くる”進行了初步的探析,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使日語學習者能夠加深對移動動詞“いく”和“くる”的理解,從而掌握更自然的日語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