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倩 蘇丹
支氣管咽喉炎為兒科常見病、多發(fā)病, 該疾病好發(fā)高峰期為冬季。有文獻證實[1], 對于小兒支氣管咽喉炎患兒, 使用布地奈德混懸液進行治療, 能夠取得滿意效果。為了證實該理論的真實性, 本文分析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治療小兒支氣管咽喉炎的效果, 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小兒支氣管咽喉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經診斷以及相關檢查, 患兒均符合《喘息性支氣管炎診斷標準》相關標準。
依照就診順序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50例。對照組患兒男 29例 , 女 21例 ;年齡 1.25~9.36歲 , 平均年齡 (5.14±1.41)歲 ;病程 7.14~15.63 d, 平均病程 (11.24±2.14)d。觀察組患兒男 28例, 女22例;年齡1.64~9.21歲, 平均年齡(5.64±1.22)歲 ;病程 7.54~15.28 d, 平均病程 (11.31±2.28)d。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兒在入院后均接受常規(guī)治療, 保持患兒呼吸道暢通, 并及時開展補液、抗病毒、抗感染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使用沙丁胺醇(河南中孚藥業(yè)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41021424)進行治療, 方式為氧氣驅動、霧化吸入, 劑量為2.5 mg/次, 治療時間為10 min/次。觀察組使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澳大利亞 AstraZeneca Pty Ltd, 注冊證號H20090903)進行治療, 將劑量為2 ml滅菌注射液加入1.5 ml內含0.5~1.0 mg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內, 使用空氣壓縮泵開展霧化吸入治療, 2次/d, 10 min/次。兩組患兒均治療7 d。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兒臨床效果、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住院時間、抗生素使用時間以及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臨床療效參照衛(wèi)健委最新頒布的關于小兒支氣管咽喉炎臨床標準, 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個標準。顯效:經治療后, 患兒憋喘、咳嗽等癥狀全部消失, 氣促現象得以改善 , 心率 <120 次 /min, 呼吸頻率 >40 次 /min, 經肺部聽診結果證實濕啰音、哮鳴音全面消失;有效:經治療后, 患兒憋喘、咳嗽等臨床癥狀有改善跡象, 氣促得以緩解, 呼吸以及心率頻率明顯變慢, 經肺部聽診證實濕啰音、哮鳴音有減少跡象;無效:未達到上述治療標準??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臨床效果比較 對照組患兒顯效15例, 有效24例, 無效 11例, 總有效率為78.00%;觀察組患兒顯效32 例,有效 16例, 無效2 例, 總有效率為 96.00%。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患兒發(fā)生喉部刺激 2 例 , 精神障礙 1 例 , 遲發(fā)性變態(tài)反應 3 例 , 口咽部念球菌感染4 例,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0.00%;觀察組患兒發(fā)生喉部刺激2例, 口咽部念球菌感染1例,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00%。觀察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2.3 兩組患兒住院時間、抗生素使用時間以及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對照組患兒住院時間、抗生素使用時間以及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分別為(8.15±2.81)、(6.25±2.18)、(4.05±1.25)d;觀察組患兒住院時間、抗生素使用時間以及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分別為 (7.04±1.44)、(5.02±1.73)、(3.19±0.93)d。觀察組患兒住院時間、抗生素使用時間以及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小兒支氣管喉炎為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 該疾病多因病毒或細菌感染所引致, 其為一種咽喉部黏膜彌漫性炎癥。由于患兒年齡偏小, 機體器官尚未發(fā)育完善, 喉部體積也較小,軟骨組織軟, 在受到炎癥的影響下, 喉部黏膜極易發(fā)生充血現象[2]。另外, 患兒在患病期間內也容易咳嗽, 進而使患兒喉部分泌物排除困難, 引發(fā)喉梗阻, 情況嚴重還會引發(fā)窒息,嚴重威脅患兒的生命安全。該疾病有著發(fā)展迅速、起病急的特點, 若患兒未在第一時間得到合理治療, 將會對其呼吸造成影響[3]。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屬于糖皮質激素的一種, 其有著抗變態(tài)反應、抗炎、親酯性強的特點, 可以直接作用在患兒呼吸道中。并且藥物作用時間較長, 起效時間短, 經小劑量給藥能夠取得相當滿意的效果[4]。如果能夠適當增加給藥劑量, 則可促進氣道血管積極收縮。對患兒開展霧化吸入治療,能得到滿意效果。
藥物進入呼吸系統(tǒng)到達患兒肺臟組織細胞中, 內部脂肪酸以及處于游離狀態(tài)的藥物能夠完美結合, 進而形成濕活性布地奈德脂肪酸酯。如果藥物有效濃度下降, 布地奈德脂肪酸酯會受到此類酶的影響發(fā)生解離[5,6]。患兒喉部較為狹小,常規(guī)藥物很容易在咽喉部發(fā)生滯留, 利用霧化吸入法, 能夠在短時間內收縮患兒微小血管, 同時也能夠積極降低患兒血管的通透性, 減少了分泌液產生量, 有效抑制炎性反應, 同時還可緩解黏膜水腫程度, 使細胞膜系統(tǒng)穩(wěn)定性更強。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對照組患兒總有效率為78.00%, 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為96.00%, 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0.00%, 觀察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00%, 觀察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兒住院時間、抗生素使用時間以及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分別為 (8.15±2.81)、(6.25±2.18)、(4.05±1.25)d;觀察組患兒住院時間、抗生素使用時間以及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分別為 (7.04±1.44)、(5.02±1.73)、(3.19±0.93)d。觀察組患兒住院時間、抗生素使用時間以及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治療小兒支氣管咽喉炎效果顯著, 安全性強, 可縮短患兒抗生素使用時間以及臨床癥狀消失時間,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