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處華北平原,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降水量556.8 mm,年平均氣溫14.1 ℃,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2 228.8 h,小麥常年種植面積19.5萬hm2左右。為進一步促進安陽市小麥生產向優(yōu)質高產高效方向發(fā)展,引導農民正確選用良種,根據(jù)近幾年全市小麥品比試驗,結合小麥品種在高產創(chuàng)建和實際生產中的產量表現(xiàn),以及對凍害、干旱、病蟲害等災害的抗逆性表現(xiàn),筆者特提出小麥品種布局意見,以供參考。
近幾年,安陽市小麥品種搭配日趨合理,以周麥22、周麥16、矮抗58、豫麥49-198、眾麥1號、鄭麥366等品種為主導的小麥種植面積2015年已達到14.01萬hm2,占全市麥播總面積19.67萬hm2的71.2%。據(jù)全市各縣(市)統(tǒng)計,種植面積超過2萬hm2以上的品種共有3個,其中,周麥22種植面積為5.77萬hm2,周麥16、矮抗58種植面積分別為2.68萬hm2、2.53 萬 hm2。
該品種屬半冬性中熟品種,冬季抗寒性好,春季起身拔節(jié)遲,兩級分化快,抗病抗倒能力強,灌漿速度快,熟相好,對肥水要求較高,增產潛力大。因春季該品種對低溫較敏感,生產上要注意倒春寒的影響,同時,要防治赤霉病、紋枯病。2019年秋播面積將進一步增加。
該品種屬半冬性中熟品種,冬季抗寒性好,根系活力強,矮稈抗倒,成穗率高,后期耐高溫,豐產性和穩(wěn)產性好。生產上應注意防治赤霉病、紋枯病、葉銹病等病害。2019年秋播面積保持相對穩(wěn)定。
該品種屬半冬性大穗型中晚熟品種,苗期長勢壯,冬季抗寒性好,矮稈抗倒,穗大粒多,成熟落黃好,千粒質量高,增產潛力大,穩(wěn)產性好。應注意倒春寒的影響和紋枯病、赤霉病的防治。2019年秋播面積保持相對穩(wěn)定。
該品種屬半冬性品種,幼苗生長健壯,分蘗成穗率高,抗寒性好,根系活力強,耐旱,灌漿速度快,籽粒飽滿,在河南省西部種植面積大,在旱肥地有較好表現(xiàn)。注意防治白粉病、紋枯病等病害。
該品種屬半冬性中晚熟品種,冬季抗寒性好,春季發(fā)育穩(wěn)健,分蘗力強,結實性好,較抗倒伏,后期灌漿快,籽粒飽滿,豐產穩(wěn)產,成熟落黃好。生產上要注意防治白粉病、條繡病、紋枯病等病害。
該品種半冬性多穗型優(yōu)質強筋中熟品種,冬季抗寒性較好,春季起身快,抗倒性好,品質優(yōu)良;春季發(fā)育快,對春季低溫敏感。推廣種植中應注意做好良種良法配套,以訂單種植為主。2019年在全市整體表現(xiàn)較好。
該品種屬半冬性中熟品種,幼苗匍匐,抗寒性一般,分蘗成穗率高,起身拔節(jié)慢,抽穗晚。株高73 cm,較抗倒伏,株型略松散,葉片較大,穗層整齊,穗子大且均勻,成熟落黃好。
該品種屬半冬性中晚熟品種,幼苗半直立,長勢好,抗寒性一般,分蘗力一般,成穗率偏高。成株期莖稈、穗部蠟質厚,株型偏松散,穗層整齊。稈高,抗倒性中等,籽粒角質率高,飽滿,外觀商品性好。
該品種屬半冬性中熟品種,幼苗半匍匐,長勢健壯,分蘗力中等,成穗率較高。株高85 cm左右,株型緊湊,莖稈蠟質,成株期葉片上舉,葉色深綠,旗葉寬大,穗層整齊。大穗大粒,籽粒角質,飽滿度較好。莖稈粗壯,抗倒性較好,抗旱性中等,成熟落黃好。適合安陽市丘陵、旱地種植。
小麥秋播利用原則是依據(jù)自然條件和生態(tài)條件,因地制宜選擇品種,主導品種突出、搭配品種合理使用,良種良法相結合,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品種的增產潛力。指導思想以高產、穩(wěn)產、抗病品種為主導,積極發(fā)展優(yōu)質麥訂單農業(yè),加大新品種示范推廣力度,提高小麥生產的整體抗災能力,力爭實現(xiàn)高產、穩(wěn)產、優(yōu)質、高效的目的。
以周麥22、周麥16、矮抗58、鄭麥379、泛麥8號為主,搭配種植眾麥1號、西農979、良星66、金禾9123、天禾3號、汶農14、眾麥998、豫農035、百農207、華育198、周麥26等品種。
以鄭麥366為主,搭配種植新麥11等品種。
以豫麥49-198、豐舞981、洛麥21為主,搭配種植豫麥45、平安3號、國麥0319等品種。
以洛旱6號、豫麥49-198、洛麥21為主,示范推廣洛旱7號、8號等品種。